•  首 页 

  • 组织机构

  • 区情概览

  • 时政要闻

  • 工作动态

  • 宣传教育

  • 学术研究

  • 数字史志

  • 内蒙古印象

  • 地名溯源

  • 影像记录

内蒙古区情网  /  内蒙古印象  /  风景名胜

内蒙古革命纪念(碑)地

发布时间:2016-09-09 【字体: 小 中 大】
  • 20世纪20年代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浴血奋战,产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涌现出了一批革命先驱和英烈,发生过一系列影响全国的重大事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满洲里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共运交往的主要陆路通道。1924年,多松年、李裕智、赵诚、奎壁、吉雅泰、吴子征(吴文献)、纪松龄等蒙古族青年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标志着蒙古族第一代共产党人的诞生。

    1927年10月,组建了中共绥远特别支部;1928年2月,中共内蒙古特别支部成立,1929年发展成为中共内蒙古特别委员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内蒙古“命名的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

    193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绥远成立了 “反帝大同盟”,察哈尔成立了 “蒙汉抗日同盟会”、“牧民抗日会”,抗日烈火燃遍内蒙古大地。

    1935年10月,党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党中央先后派大批干部到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地区开展工作,在乌审旗建立了旗委和苏维埃政府。

    1936年2月,乌滂守备队官兵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思想的影响下,举行了著名的“百灵庙暴动”,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及蒙奸的“自治”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三边特别委员会”。杨植霖、高凤英、刘洪雄在大青山组织了第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

    1938年9月,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组成大青山支队,由晋西北挺进大青山,在武川县德胜沟建立了 “大青山抗日游击队司令部”,开辟了大青山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大青山抗日斗争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战,一大批志士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5年8月11日,伪满洲国陆军兴安军官学校爱国师生在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乌兰浩特市东30公里)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

    1945年10月,八路军晋察冀、晋绥两军5万兵力在聂荣臻、贺龙司令员指挥下,在平绥铁路沿线组织了察绥战役,解放了绥东南大片地区。同年11 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各族各界统一战线胜利结成。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宣布成立。是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为中华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们,自治区各地相继建设了革命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将发生重大事件的地方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区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2处,其中国家级2处。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革命纪念地分布表

    表1-2-13

    名 称

    位 置

    时 间

    乌兰夫故居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赛乡塔布赛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乌兰夫同志出生地

    乌兰夫纪念馆

    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植物园内

    纪念乌兰夫同志兴建于1992年上一篇:

    两湖—湿地旅游景区
    下一篇:
    呼伦贝尔市旅游风光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互动交流 蒙古文网站 无障碍浏览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区情概览

    • 时政要闻

    • 工作动态

    • 宣传教育

    • 学术研究

    • 数字史志

    • 内蒙古印象

    • 地名溯源

    • 影像记录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内蒙古印象  /  风景名胜

    内蒙古革命纪念(碑)地

    发布时间:2016-09-09 来源: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旅游志        【字体: 小 中 大】
    • 20世纪20年代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浴血奋战,产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涌现出了一批革命先驱和英烈,发生过一系列影响全国的重大事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满洲里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共运交往的主要陆路通道。1924年,多松年、李裕智、赵诚、奎壁、吉雅泰、吴子征(吴文献)、纪松龄等蒙古族青年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标志着蒙古族第一代共产党人的诞生。

      1927年10月,组建了中共绥远特别支部;1928年2月,中共内蒙古特别支部成立,1929年发展成为中共内蒙古特别委员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内蒙古“命名的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

      193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绥远成立了 “反帝大同盟”,察哈尔成立了 “蒙汉抗日同盟会”、“牧民抗日会”,抗日烈火燃遍内蒙古大地。

      1935年10月,党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党中央先后派大批干部到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地区开展工作,在乌审旗建立了旗委和苏维埃政府。

      1936年2月,乌滂守备队官兵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思想的影响下,举行了著名的“百灵庙暴动”,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及蒙奸的“自治”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三边特别委员会”。杨植霖、高凤英、刘洪雄在大青山组织了第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

      1938年9月,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组成大青山支队,由晋西北挺进大青山,在武川县德胜沟建立了 “大青山抗日游击队司令部”,开辟了大青山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大青山抗日斗争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战,一大批志士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5年8月11日,伪满洲国陆军兴安军官学校爱国师生在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乌兰浩特市东30公里)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

      1945年10月,八路军晋察冀、晋绥两军5万兵力在聂荣臻、贺龙司令员指挥下,在平绥铁路沿线组织了察绥战役,解放了绥东南大片地区。同年11 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各族各界统一战线胜利结成。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宣布成立。是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为中华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们,自治区各地相继建设了革命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将发生重大事件的地方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区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2处,其中国家级2处。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革命纪念地分布表

      表1-2-13

      名 称

      位 置

      时 间

      乌兰夫故居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赛乡塔布赛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乌兰夫同志出生地

      乌兰夫纪念馆

      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植物园内

      纪念乌兰夫同志兴建于1992年上一篇:

      两湖—湿地旅游景区
      下一篇:
      呼伦贝尔市旅游风光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智能导读
      • 内蒙古革命纪念(碑)地
      网站导航:
      • 共产党员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 中国方志网
      • 中国国情网
      • 中国地情网
      • 中共中央网站集群
        中国政府网
        共产党员网
        党建网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国情网
        中国地情网
        中国方志网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 自治党政网站集群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政府网
        北疆先锋网
        内蒙古党校
        内蒙古长安网
        内蒙古统一战线
        内蒙古共青团
        内蒙古新闻网
        内蒙古文明网
      • 省(区)党史网站集群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京网
        天津档案方志网
        河北档案方志网
        山西党史网
        内蒙古党史网
        辽宁党史网
        黑龙江史志网
        上海通
        江苏党史
        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安徽党史方志网
        福建党史方志网
        江西党史网
        山东党党史史志网
        河南党史方志网
        湖北党史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广东党史网
        广西党史网
        海南史志网
        重庆党史网
        四川党史文献网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云南党史
        陕西党史网
        甘肃党史网
        青海党史网
      • 省(区)情网站集群
        京网
        天津档案方志网
        河北档案方志网
        山西党史网
        内蒙古区情网
        吉林省地方志
        黑龙江史志网
        上海通
        江苏省情网
        浙江方志网
        安徽党史方志网
        福建党史方志网
        江西省地方志研究院
        山东党史史志网
        河南党史方志网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院
        广东省情网
        广西地情网
        海南史志网
        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四川省情网
        贵州档案方志信息网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甘肃地方史志网
        青海省地方志
        香港地方志中心
      • 盟市网站集群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呼伦贝尔市
        兴安盟
        通辽市
        赤峰市
        锡林郭勒盟
        乌兰察布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阿拉善盟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