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基督教信奉主耶稣基督,基督的译文为救世主,因此基督教奉耶稣为救世主。其要义是,在天上的父神为拯救世界上的罪人,将他的独生子耶稣于公元1年(公元与耶稣的降生年有4~6年的误差)降生在犹太地的伯利恒(道成肉身),在世界上传扬上帝的存在和救赎世人的计划。
耶稣在世33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用他的血替世人赎罪,3天后复活升天,并将再次降临世界,以拯救信他之人的灵魂,所以基督教又称耶稣教。耶稣被钉死后由他的门徒创立了教会。基督教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始祖违神禁令就犯了罪,“罪的代价乃是死”,不能进神的国度,只有信仰上帝并接受其儿子耶稣基督的救恩,才能获救,并死后灵魂上天堂。基督教以《圣经》为经典,是信仰的主要依据,认为《圣经》是在上帝的默示下由使徒写成的。圣经分为《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认为圣经是上帝与世人立的约。全书共66卷,基督教的教义、教规、教礼、宗教道德、信条、教训,都记在里边。
初期基督教徒大都是平民和奴隶,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残酷的迫害,后因主张顺服君王和主人,罗马帝国对之改变态度,并于4世纪初定为国教。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公元1054年,基督教分化为东西两派,东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称为“正教”,即东正教;西教派以罗马为中心,自称为公教,即天主教。公元1517年,西教派又发生反对教皇封建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由马丁路德分化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宗教,称之为新教。在中国通常把新教专指为基督教。因为基督教信奉耶稣为基督,所以基督教亦称为耶穌教。
基督教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发展演变,是同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相关联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反抗西方侵略的暴动,把基督教也卷了进去,并触动了基督教的传教事业。所以义和团运动以前,是基督教在内蒙古的传入和发展初期,运动之后是基督教在全区迅速恢复和扩展的时期。日军侵华期间,各教会组织普遍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全面爆发了内战,教会经历了复兴、应变、撤退三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基督教开办的教办事业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救婴、教育、医疗、戒毒、赈灾等。特别是民国17年(1928年)前后,绥远省遭大旱灾。教会与华洋义赈会成立平粜局,设立粥场放饭。通过上述活动,不仅引进了西方文化,而且也扩大了基督教的影响,从而使基督教的传播工作也得到了较迅速的发展。
相对全国其他地区而言,基督教传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时间比较晚。基督教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建起宣教师驻地的年代分别是:“归化厅在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包头镇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丰镇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萨拉齐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扒子补隆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赤峰在民国元年(1912年)。”
最早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国传教士戴迪生到包头镇沙尔沁村传教,教点设在村西街侯记院内。清光绪八年(1882年),瑞典传教师鄂必格夫妇到萨拉齐镇(今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的沙尔沁传教;凊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内地会宣教师华国祥来归化厅(今呼和浩特市)建立了驻扎地耶稣堂,租赁水渠巷永宁号院内的房子开设教堂,后又在东顺城街租房设立医院。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宣教师在包头镇(今包头市)建立了驻扎地。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瑞典国教士鄂礼顺到归化城接办教会,创立美国宣道会,与耶稣堂并存,与此同时瑞典协同会牧师喜理•雅格逊奉归化城美国宣道会之命,在德胜堡设堂传教,后迁入丰镇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欧洲一些国家的传教士60余人先后来到归化城传教,因而传教范围逐渐扩大,推及到四邻旗县、乡镇,如托克托县、和林格尔、清水河、卓子山、凉城等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美籍瑞典人费安河(又称费尔灵顿)在原五原县的大佘太、扒子补隆传教(今乌拉特前旗的新安镇),并建立了教堂。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瓜分、经济掠夺和教会势力的扩张,造成了中华民族的信仰、民族、生存三大危机。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日趋激烈,终于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在内蒙古的义和团运动,主要矛头对准了外国传入的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所以出现了焚教堂、杀外国人和残害信徒。如义和团1000余人在大佘太攻击焚烧教堂。与费安河同在大佘太、扒子补隆传教的4名牧师:沙立、曾脱、安得生、卡拉辣都被杀害,只有费安河只身逃往俄国,一些教徒也遭杀害。其余各地的教会,如托克托县、归化厅、萨拉齐、包头等地的教会也遭到了同样的厄运,传教士除少数被杀外,大部分逃匿外地或回国。所以,义和团运动给基督教的传播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慈禧为首的清政府仓皇西逃。同时下诏全国剿灭义和团,保护教堂,“保护教士,安辑教民,痛惩拳匪”,这样不仅使基督教在北方内地的传播合法化,而且还得到了清政府的保护。
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外国传教士纷纷返回并依靠外国势力,要求清政府赔偿损失(当时叫“办教案”)。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将原五原县东达拉特旗的425顷土地,赔给了费安河牧师,这样不仅解决了传教的经费,也使基督教的传播更加合法化。致使当时在扒子补隆的教会成为全区较大的教会,并向包头、临河、陕坝等地迅速延伸扩展。与此同时,瑞典国的牧师鄂毕格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返回萨拉齐(今土默特右旗),也大兴土木兴建教堂、救婴院等附属建筑和设置附属机构。同时在办教案过程中,教会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赔偿和抚恤。在此背景下,唯一没有对中国出兵和输入鸦片的瑞典国(而且后期教会还建立了戒毒所),也取得了英国和美国的同意,迅速涌进了内蒙古的地域,除迅猛地扩展了传教范围外,还逐步地取代了英国等西欧国家的传教权。所以内蒙古的内地会,最后是以瑞典的内地会为主,多数外国人的教会都隶属于瑞典国的内地会。
所以叫“内地会”,是因为清政府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播,同时因为瑞典的内地会取得了英国内地会的同意,协同英国在内地传教,所以内地会也叫“协同会”。瑞典的内地会总部设在瑞典,又由于是受瑞典国内地会的差遣传教,所以内地会又称“西差会”。
瑞典国是一个不具侵略性质的国家,它不仅没有参加八国联军,而且360余年前就与中国海运通商,至今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并于2006年8月用其仿造360年前的商船“哥德堡号”访问中国。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从1993年开始,瑞典的基督教总会曾先后多次派团来内蒙古参观访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前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传入初期。同年义和团运动之后,至民国24年(1935年),是在全区迅猛发展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内蒙古地区后,除未占领区外,多数基督教教会是萧条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是内地会基督教堂的撤退衰败阶段。例如赤峰市的基督教会是民国36年(1947年)被没收教产,解散教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运动会的兴起,各地基督教教会先后脱离了外国教会的控制。
“文化大革命”时期,基督教被定为非法组织,所以教会活动处于停顿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基督教组织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各盟(市)、旗(县)先后建立了自传、自养、自治的“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在两会的组织领导下,自治区的基督教有序地进行着宗教活动。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基督教信奉主耶稣基督,基督的译文为救世主,因此基督教奉耶稣为救世主。其要义是,在天上的父神为拯救世界上的罪人,将他的独生子耶稣于公元1年(公元与耶稣的降生年有4~6年的误差)降生在犹太地的伯利恒(道成肉身),在世界上传扬上帝的存在和救赎世人的计划。
耶稣在世33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用他的血替世人赎罪,3天后复活升天,并将再次降临世界,以拯救信他之人的灵魂,所以基督教又称耶稣教。耶稣被钉死后由他的门徒创立了教会。基督教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始祖违神禁令就犯了罪,“罪的代价乃是死”,不能进神的国度,只有信仰上帝并接受其儿子耶稣基督的救恩,才能获救,并死后灵魂上天堂。基督教以《圣经》为经典,是信仰的主要依据,认为《圣经》是在上帝的默示下由使徒写成的。圣经分为《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认为圣经是上帝与世人立的约。全书共66卷,基督教的教义、教规、教礼、宗教道德、信条、教训,都记在里边。
初期基督教徒大都是平民和奴隶,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残酷的迫害,后因主张顺服君王和主人,罗马帝国对之改变态度,并于4世纪初定为国教。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公元1054年,基督教分化为东西两派,东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称为“正教”,即东正教;西教派以罗马为中心,自称为公教,即天主教。公元1517年,西教派又发生反对教皇封建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由马丁路德分化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宗教,称之为新教。在中国通常把新教专指为基督教。因为基督教信奉耶稣为基督,所以基督教亦称为耶穌教。
基督教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发展演变,是同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相关联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反抗西方侵略的暴动,把基督教也卷了进去,并触动了基督教的传教事业。所以义和团运动以前,是基督教在内蒙古的传入和发展初期,运动之后是基督教在全区迅速恢复和扩展的时期。日军侵华期间,各教会组织普遍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全面爆发了内战,教会经历了复兴、应变、撤退三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基督教开办的教办事业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救婴、教育、医疗、戒毒、赈灾等。特别是民国17年(1928年)前后,绥远省遭大旱灾。教会与华洋义赈会成立平粜局,设立粥场放饭。通过上述活动,不仅引进了西方文化,而且也扩大了基督教的影响,从而使基督教的传播工作也得到了较迅速的发展。
相对全国其他地区而言,基督教传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时间比较晚。基督教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建起宣教师驻地的年代分别是:“归化厅在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包头镇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丰镇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萨拉齐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扒子补隆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赤峰在民国元年(1912年)。”
最早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国传教士戴迪生到包头镇沙尔沁村传教,教点设在村西街侯记院内。清光绪八年(1882年),瑞典传教师鄂必格夫妇到萨拉齐镇(今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的沙尔沁传教;凊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内地会宣教师华国祥来归化厅(今呼和浩特市)建立了驻扎地耶稣堂,租赁水渠巷永宁号院内的房子开设教堂,后又在东顺城街租房设立医院。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宣教师在包头镇(今包头市)建立了驻扎地。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瑞典国教士鄂礼顺到归化城接办教会,创立美国宣道会,与耶稣堂并存,与此同时瑞典协同会牧师喜理•雅格逊奉归化城美国宣道会之命,在德胜堡设堂传教,后迁入丰镇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欧洲一些国家的传教士60余人先后来到归化城传教,因而传教范围逐渐扩大,推及到四邻旗县、乡镇,如托克托县、和林格尔、清水河、卓子山、凉城等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美籍瑞典人费安河(又称费尔灵顿)在原五原县的大佘太、扒子补隆传教(今乌拉特前旗的新安镇),并建立了教堂。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瓜分、经济掠夺和教会势力的扩张,造成了中华民族的信仰、民族、生存三大危机。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日趋激烈,终于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在内蒙古的义和团运动,主要矛头对准了外国传入的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所以出现了焚教堂、杀外国人和残害信徒。如义和团1000余人在大佘太攻击焚烧教堂。与费安河同在大佘太、扒子补隆传教的4名牧师:沙立、曾脱、安得生、卡拉辣都被杀害,只有费安河只身逃往俄国,一些教徒也遭杀害。其余各地的教会,如托克托县、归化厅、萨拉齐、包头等地的教会也遭到了同样的厄运,传教士除少数被杀外,大部分逃匿外地或回国。所以,义和团运动给基督教的传播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慈禧为首的清政府仓皇西逃。同时下诏全国剿灭义和团,保护教堂,“保护教士,安辑教民,痛惩拳匪”,这样不仅使基督教在北方内地的传播合法化,而且还得到了清政府的保护。
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外国传教士纷纷返回并依靠外国势力,要求清政府赔偿损失(当时叫“办教案”)。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将原五原县东达拉特旗的425顷土地,赔给了费安河牧师,这样不仅解决了传教的经费,也使基督教的传播更加合法化。致使当时在扒子补隆的教会成为全区较大的教会,并向包头、临河、陕坝等地迅速延伸扩展。与此同时,瑞典国的牧师鄂毕格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返回萨拉齐(今土默特右旗),也大兴土木兴建教堂、救婴院等附属建筑和设置附属机构。同时在办教案过程中,教会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赔偿和抚恤。在此背景下,唯一没有对中国出兵和输入鸦片的瑞典国(而且后期教会还建立了戒毒所),也取得了英国和美国的同意,迅速涌进了内蒙古的地域,除迅猛地扩展了传教范围外,还逐步地取代了英国等西欧国家的传教权。所以内蒙古的内地会,最后是以瑞典的内地会为主,多数外国人的教会都隶属于瑞典国的内地会。
所以叫“内地会”,是因为清政府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播,同时因为瑞典的内地会取得了英国内地会的同意,协同英国在内地传教,所以内地会也叫“协同会”。瑞典的内地会总部设在瑞典,又由于是受瑞典国内地会的差遣传教,所以内地会又称“西差会”。
瑞典国是一个不具侵略性质的国家,它不仅没有参加八国联军,而且360余年前就与中国海运通商,至今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并于2006年8月用其仿造360年前的商船“哥德堡号”访问中国。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从1993年开始,瑞典的基督教总会曾先后多次派团来内蒙古参观访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前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传入初期。同年义和团运动之后,至民国24年(1935年),是在全区迅猛发展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内蒙古地区后,除未占领区外,多数基督教教会是萧条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是内地会基督教堂的撤退衰败阶段。例如赤峰市的基督教会是民国36年(1947年)被没收教产,解散教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运动会的兴起,各地基督教教会先后脱离了外国教会的控制。
“文化大革命”时期,基督教被定为非法组织,所以教会活动处于停顿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基督教组织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各盟(市)、旗(县)先后建立了自传、自养、自治的“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在两会的组织领导下,自治区的基督教有序地进行着宗教活动。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