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组织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纯宗教扎仓;另一是行政管理的喇嘛印务处、索干代等。
一、扎仓的组织形式
“扎仓”,藏语,意为藏传佛教僧舍。扎仓是各寺庙僧人组成的纯宗教性的组织形式,也是藏传佛教赖以巩固、提高、深造和发展的基础。内蒙古地区寺庙中设置的扎仓有却伊拉扎仓(显宗学部)、卓德巴扎仓(密宗学部)、丁科尔扎仓(时轮学部)、满巴扎仓(医药学部)、喇嘛日木扎仓(菩提道学部)。各扎仓在寺庙内有一定的独立性。扎仓在宗教方面,有单独的经堂、佛殿;经济方面,有土地、牲畜、房舍等经济实体;管理方面,有严格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能。
内蒙古地区的大寺庙由几个扎仓联合组成,这几个扎仓虽然属于一个寺庙,但相互之间有很大的独立性。中等寺庙只有一两个扎仓,小寺庙就不设扎仓,喇嘛要学经深造,只能到其他大寺庙学习。
扎仓的住持人称堪布喇嘛。对他的任命是由各寺庙的喇嘛印务处或索根代会议决定,而且必须由获得“格西”学位的喇嘛担任。同时,还必须是寺庙管理委员会成员,任期5年左右,也可连任两届。卸任后,仍可担任名誉职务,受到尊敬。
强斯达是堪布的总管,手下也可设副手协助工作,管理扎仓的财产、土地、房屋、牲畜、属民以及对外事务。
格斯贵,即执法喇嘛,俗称“铁棒喇嘛”,负责扎仓僧众的纪律,检查犯戒行为,处理纠纷,处罚犯规僧人。
翁斯达是扎仓念经的领头人。念经时,由他领头,他人跟随,犹如合唱团领唱者。
扎仓有一个总经师。这个职务由扎仓堪布喇嘛亲自担任,或由协助堪布的经师担任。每个班级都有主讲师,几个辅导师,他们全权负责扎仓的教学任务。
二、扎仓的教学和学位制度
1.却伊拉扎仓
却伊拉扎仓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喇嘛学习深造“五部大论”,精通内容,理解精神实质,并能解释和应用。学习“五部大论”的顺序是:
(1)《萨德麦占》(量释论,作者却吉拉格瓦)。此书主要是评论和解释陈那的《集量论》。佛教术语“量”是尺度、标准之意,是知识来源、认识形式及判断认识真伪的标准。
(2)《温巴尔道德贝占》(现观庄严论),亦称《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颂》,占巴(慈氏)著,系古印度佛教大乘弥勒学派的代表作,着重讲解“定”学的经典。
(3)《乌玛尔朱格瓦》(入中论),作者达瓦扎巴(月称)。此经典主要是解释和阐明龙树的“中观论”。
(4)《都勒瓦》(戒律本论),作者元丹敖德(功德光)。此经典主要是讲解藏传佛教的戒律。
(5)《温贝勒昭德》(俱舍论),作者吉格恩(世亲)。此典是讲解佛教僧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全面阐述了佛教教义,成为大乘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础。
“却伊拉扎仓”是学习和研究藏传佛教基本经典的扎仓,参加修行的人数最多,占每个寺庙修行僧人的2/3左右,修行时间21年,毕业后考取学位。因此,每年要进行一次毕业考试,授予学位。
2.卓德巴(密宗)扎仓
卓德巴扎仓是专门修习密宗的学部。在西藏、青海、甘肃的大寺庙内,此扎仓分上密院(居堆)扎仓和下密院(居麦)扎仓。内蒙古地区的寺庙内,只设1个扎仓,包含上下密院修习的基本经典。
卓德巴扎仓修习的主要经典有:
(1)《那布尔宁斯德》(《毗卢遮那成佛经》)。主要阐述密宗的基本教义,各种仪规、行法,供养密宗诸尊的方法。
(2)《桑岱珠德》(《密集金刚根本经》)。主要阐述对本尊的供养方法、修行方法、曼荼罗(设坛)、阿必希格(灌顶)仪轨。
(3)《雅门德嘎珠德》(《大威德金刚根本经》)。主要阐述对本尊的供养方法、修行方法、曼荼罗(设坛)、阿必希格(灌顶)仪轨。
(4)《德木楚克珠德》(《胜乐金刚根本经》)。主要阐述对本尊的供养方法、修行方法、曼荼罗(设坛)、阿必希格(灌顶)仪轨。
(5)《吉德日木》(《生起次第》)、《早格日木》(《圆满次第》)。主要阐述对密宗各本尊的供养方法、修行方法、曼荼罗(设坛)、阿必希格(灌顶)仪轨。
(6)《多尔吉昭多布》(《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密宗依据的基本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密宗教派的理论、教义、修行仪轨。
(7)《多尔吉赛木》(《金刚顶经》,全称《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五经》),密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之一。详细论述了密宗宗旨和独特的修行仪轨。
(8)《章其布喇嘛日木》(《菩提道炬论》),阿底峡著。主要是论述一个佛教信徒最初拜师信佛到最后修形成佛的全过程。
(9)《桑格瓦喇嘛日木钦布》(《密宗道次第广论》),宗喀巴著,是密宗教法的重要著作。
卓德巴扎仓中所传授的密法,是由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组成。这是密宗发展的4个阶段,也是修行密宗的4个次第。参加本扎仓修行必须从头学起,先学显学理论、概要,然后专攻密宗教理,要经过严格考核,才能升迁。他们必须苦修苦练,以10年~15年的努力,才能取得学位。
内蒙古的一些大寺庙中,从卓德巴扎仓毕业后,授予“阿格然巴”学位。
3.丁科尔扎仓
丁科尔扎仓(时轮学部),是学习研究藏传佛教时轮学——天文、历法、数学等科目的学部。
时轮学思想体系和仪轨方面的经典主要有:
(1)《丁科尔珠德》(《时轮金刚经》)。主要阐述时轮学的理论思想体系和供养、诵咒、设坛、灌顶、传法仪轨等。
(2)《丁科尔萨尔珠德》(《时轮金刚根本续》)。主要阐述对本尊的供养方法、自我修行方法、设坛、灌顶仪轨、传法仪式等方面的论述。
(3)《丁科尔好尔老喇朱克巴希扎巴》(《人时论》)。主要论述时轮学的思想体系和主要观念。
(4)《丁科尔好尔老玛阿格》(《时轮优波提舍》)。主要阐述时轮学要理。
(5)《丁科尔好尔老斯吉玛那格》(《时轮计数优波提舍》)。主要阐述历算学方面的要理。
丁科尔扎仓,一般人数不多,所以只分年级,不分班、组。学修期为10年~15年,毕业后授予“介仁巴”学位。
4.满巴扎仓
满巴扎仓(医学部),是学习研究藏、蒙医理论、医术的专门学科。经书内容多,即:古代印度医学、西藏医学和蒙古医学,但学习的重点是《居悉》(四部医典)。
《居悉》,共分四部,156章,24万余字,正文是用9个字一句的藏文写成的韵文著作。
(1)《扎居》,即医典总论。分6章论述医典绪论、纲目、病因病理、识病要理、诊治疗法、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方面的概论。
(2)《协居》。分31章,主要论述人体生理、解剖、构造、人身哲理分析、病理内因外缘、病理分析、卫生保健常识、药物性能、配方、病情诊断、治疗疾病方法。
(3)《门阿居》,即秘诀医典。分92章,主要论述对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详细分类和治疗方法。
(4)《亲玛居》,即后继医典,分27章。主要论述药物分类、药物原理、药物性能、配药方剂、技术、药剂种类。
满巴扎仓中学习的僧人,在学习《居悉》的基础上,为了学会和掌握蒙医医疗技术,必须学习和研究蒙古医学方面的典籍。主要有:
《都德泽色嘎尔》(白露疗法从新),伊希巴拉珠尔著,是治疗各种疾病的综合性著作。疾病分类为74种,讲述对各科疾病诊断治疗的规则和方法,有脉诊、尿诊、腹泻剂、脉泄剂、配药须知药物泡制法、针灸、放血穴位等。还附加对鼠疫等传染病的防止和治疗学说。
《满嘎仁亲忠乃》(《方海》),占布拉著,是蒙医医药学的基础理论著作。分药物种类、药物名称、药物产地、药物形态、性能、性味以及配药、用药方法等详细分类解说。
另外,《满乌西吉德》(认药学)、《斋莎齐密格占》(蒙医正典)、《扎兑宁诺尔》(蒙医药选编)、《珠如道沙拉》(珊瑚验方)等,均为蒙医药学方面的重要著作,是满巴扎仓僧人学习和参考的重要典籍。
满巴扎仓的学修期为10年左右,毕业后授予“玛仁巴”学位。
5.喇嘛日木扎仓
喇嘛日木扎仓(菩提道学部),是修习、研究成佛之道,即以显宗、密宗兼学的扎仓。一般它是在没有“却伊拉扎仓”和“卓德巴扎仓”的寺庙设立的。但有的寺庙“却伊拉扎仓”和“卓德巴扎仓”都有,还设有“喇嘛日木扎仓”,如包头市五当召。主要修习研究的经典是:
(1)显宗五部大论概要。主要修习《释量论》《中观庄严论》《人中论》《戒律本论》和《俱舍论》五部经典的重点、要点。理解藏传佛教的因明学,修行菩提道的次第、僧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及藏传佛教的基本教义、戒律。
(2)修习密宗要理。《毗卢遮那成佛经》《密集金刚经》《大威德金刚经》《胜乐金刚经》等经典的重点、要点部分。
(3)修习宗喀巴的有关著作。修习《菩提道次第广论》(《章其布喇嘛日木钦布》),理解藏传佛教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修行次第、仪轨、方法,理解藏传佛教的思想体系和人生观、世界观。
(4)修习贾曹杰、克主杰等撰的五部大论和密宗经典的注释、评论等有关著作。
喇嘛日木扎仓学修期为10年~15年,毕业后授予“沙德仁巴”学位。
扎仓的修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10年、20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才能到达毕业程度。但是毕业之后,取得学位又是更加艰难的事情。一个学经喇嘛的学历等各方面条件达到了取得学位的程度,但不一定能取得学位,因为还有许多因素起着制约作用。例如,名额限制、经济条件、地区关系、人际关系、等级关系等制约因素。因此,有些人直到老死也得不到学位。很多人中途退学或毕业后另谋出路,这是常有的事。当然,一旦要得到学位,就一生荣耀,如果得到高级学位,如青海省塔尔寺、甘肃省拉卜楞寺、拉萨市三大寺授予的“格西”学位,就会飞黄腾达,甚至可能有资格成为转世呼毕勒干。
藏传佛教的组织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纯宗教扎仓;另一是行政管理的喇嘛印务处、索干代等。
一、扎仓的组织形式
“扎仓”,藏语,意为藏传佛教僧舍。扎仓是各寺庙僧人组成的纯宗教性的组织形式,也是藏传佛教赖以巩固、提高、深造和发展的基础。内蒙古地区寺庙中设置的扎仓有却伊拉扎仓(显宗学部)、卓德巴扎仓(密宗学部)、丁科尔扎仓(时轮学部)、满巴扎仓(医药学部)、喇嘛日木扎仓(菩提道学部)。各扎仓在寺庙内有一定的独立性。扎仓在宗教方面,有单独的经堂、佛殿;经济方面,有土地、牲畜、房舍等经济实体;管理方面,有严格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能。
内蒙古地区的大寺庙由几个扎仓联合组成,这几个扎仓虽然属于一个寺庙,但相互之间有很大的独立性。中等寺庙只有一两个扎仓,小寺庙就不设扎仓,喇嘛要学经深造,只能到其他大寺庙学习。
扎仓的住持人称堪布喇嘛。对他的任命是由各寺庙的喇嘛印务处或索根代会议决定,而且必须由获得“格西”学位的喇嘛担任。同时,还必须是寺庙管理委员会成员,任期5年左右,也可连任两届。卸任后,仍可担任名誉职务,受到尊敬。
强斯达是堪布的总管,手下也可设副手协助工作,管理扎仓的财产、土地、房屋、牲畜、属民以及对外事务。
格斯贵,即执法喇嘛,俗称“铁棒喇嘛”,负责扎仓僧众的纪律,检查犯戒行为,处理纠纷,处罚犯规僧人。
翁斯达是扎仓念经的领头人。念经时,由他领头,他人跟随,犹如合唱团领唱者。
扎仓有一个总经师。这个职务由扎仓堪布喇嘛亲自担任,或由协助堪布的经师担任。每个班级都有主讲师,几个辅导师,他们全权负责扎仓的教学任务。
二、扎仓的教学和学位制度
1.却伊拉扎仓
却伊拉扎仓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喇嘛学习深造“五部大论”,精通内容,理解精神实质,并能解释和应用。学习“五部大论”的顺序是:
(1)《萨德麦占》(量释论,作者却吉拉格瓦)。此书主要是评论和解释陈那的《集量论》。佛教术语“量”是尺度、标准之意,是知识来源、认识形式及判断认识真伪的标准。
(2)《温巴尔道德贝占》(现观庄严论),亦称《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颂》,占巴(慈氏)著,系古印度佛教大乘弥勒学派的代表作,着重讲解“定”学的经典。
(3)《乌玛尔朱格瓦》(入中论),作者达瓦扎巴(月称)。此经典主要是解释和阐明龙树的“中观论”。
(4)《都勒瓦》(戒律本论),作者元丹敖德(功德光)。此经典主要是讲解藏传佛教的戒律。
(5)《温贝勒昭德》(俱舍论),作者吉格恩(世亲)。此典是讲解佛教僧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全面阐述了佛教教义,成为大乘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础。
“却伊拉扎仓”是学习和研究藏传佛教基本经典的扎仓,参加修行的人数最多,占每个寺庙修行僧人的2/3左右,修行时间21年,毕业后考取学位。因此,每年要进行一次毕业考试,授予学位。
2.卓德巴(密宗)扎仓
卓德巴扎仓是专门修习密宗的学部。在西藏、青海、甘肃的大寺庙内,此扎仓分上密院(居堆)扎仓和下密院(居麦)扎仓。内蒙古地区的寺庙内,只设1个扎仓,包含上下密院修习的基本经典。
卓德巴扎仓修习的主要经典有:
(1)《那布尔宁斯德》(《毗卢遮那成佛经》)。主要阐述密宗的基本教义,各种仪规、行法,供养密宗诸尊的方法。
(2)《桑岱珠德》(《密集金刚根本经》)。主要阐述对本尊的供养方法、修行方法、曼荼罗(设坛)、阿必希格(灌顶)仪轨。
(3)《雅门德嘎珠德》(《大威德金刚根本经》)。主要阐述对本尊的供养方法、修行方法、曼荼罗(设坛)、阿必希格(灌顶)仪轨。
(4)《德木楚克珠德》(《胜乐金刚根本经》)。主要阐述对本尊的供养方法、修行方法、曼荼罗(设坛)、阿必希格(灌顶)仪轨。
(5)《吉德日木》(《生起次第》)、《早格日木》(《圆满次第》)。主要阐述对密宗各本尊的供养方法、修行方法、曼荼罗(设坛)、阿必希格(灌顶)仪轨。
(6)《多尔吉昭多布》(《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密宗依据的基本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密宗教派的理论、教义、修行仪轨。
(7)《多尔吉赛木》(《金刚顶经》,全称《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五经》),密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之一。详细论述了密宗宗旨和独特的修行仪轨。
(8)《章其布喇嘛日木》(《菩提道炬论》),阿底峡著。主要是论述一个佛教信徒最初拜师信佛到最后修形成佛的全过程。
(9)《桑格瓦喇嘛日木钦布》(《密宗道次第广论》),宗喀巴著,是密宗教法的重要著作。
卓德巴扎仓中所传授的密法,是由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组成。这是密宗发展的4个阶段,也是修行密宗的4个次第。参加本扎仓修行必须从头学起,先学显学理论、概要,然后专攻密宗教理,要经过严格考核,才能升迁。他们必须苦修苦练,以10年~15年的努力,才能取得学位。
内蒙古的一些大寺庙中,从卓德巴扎仓毕业后,授予“阿格然巴”学位。
3.丁科尔扎仓
丁科尔扎仓(时轮学部),是学习研究藏传佛教时轮学——天文、历法、数学等科目的学部。
时轮学思想体系和仪轨方面的经典主要有:
(1)《丁科尔珠德》(《时轮金刚经》)。主要阐述时轮学的理论思想体系和供养、诵咒、设坛、灌顶、传法仪轨等。
(2)《丁科尔萨尔珠德》(《时轮金刚根本续》)。主要阐述对本尊的供养方法、自我修行方法、设坛、灌顶仪轨、传法仪式等方面的论述。
(3)《丁科尔好尔老喇朱克巴希扎巴》(《人时论》)。主要论述时轮学的思想体系和主要观念。
(4)《丁科尔好尔老玛阿格》(《时轮优波提舍》)。主要阐述时轮学要理。
(5)《丁科尔好尔老斯吉玛那格》(《时轮计数优波提舍》)。主要阐述历算学方面的要理。
丁科尔扎仓,一般人数不多,所以只分年级,不分班、组。学修期为10年~15年,毕业后授予“介仁巴”学位。
4.满巴扎仓
满巴扎仓(医学部),是学习研究藏、蒙医理论、医术的专门学科。经书内容多,即:古代印度医学、西藏医学和蒙古医学,但学习的重点是《居悉》(四部医典)。
《居悉》,共分四部,156章,24万余字,正文是用9个字一句的藏文写成的韵文著作。
(1)《扎居》,即医典总论。分6章论述医典绪论、纲目、病因病理、识病要理、诊治疗法、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方面的概论。
(2)《协居》。分31章,主要论述人体生理、解剖、构造、人身哲理分析、病理内因外缘、病理分析、卫生保健常识、药物性能、配方、病情诊断、治疗疾病方法。
(3)《门阿居》,即秘诀医典。分92章,主要论述对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详细分类和治疗方法。
(4)《亲玛居》,即后继医典,分27章。主要论述药物分类、药物原理、药物性能、配药方剂、技术、药剂种类。
满巴扎仓中学习的僧人,在学习《居悉》的基础上,为了学会和掌握蒙医医疗技术,必须学习和研究蒙古医学方面的典籍。主要有:
《都德泽色嘎尔》(白露疗法从新),伊希巴拉珠尔著,是治疗各种疾病的综合性著作。疾病分类为74种,讲述对各科疾病诊断治疗的规则和方法,有脉诊、尿诊、腹泻剂、脉泄剂、配药须知药物泡制法、针灸、放血穴位等。还附加对鼠疫等传染病的防止和治疗学说。
《满嘎仁亲忠乃》(《方海》),占布拉著,是蒙医医药学的基础理论著作。分药物种类、药物名称、药物产地、药物形态、性能、性味以及配药、用药方法等详细分类解说。
另外,《满乌西吉德》(认药学)、《斋莎齐密格占》(蒙医正典)、《扎兑宁诺尔》(蒙医药选编)、《珠如道沙拉》(珊瑚验方)等,均为蒙医药学方面的重要著作,是满巴扎仓僧人学习和参考的重要典籍。
满巴扎仓的学修期为10年左右,毕业后授予“玛仁巴”学位。
5.喇嘛日木扎仓
喇嘛日木扎仓(菩提道学部),是修习、研究成佛之道,即以显宗、密宗兼学的扎仓。一般它是在没有“却伊拉扎仓”和“卓德巴扎仓”的寺庙设立的。但有的寺庙“却伊拉扎仓”和“卓德巴扎仓”都有,还设有“喇嘛日木扎仓”,如包头市五当召。主要修习研究的经典是:
(1)显宗五部大论概要。主要修习《释量论》《中观庄严论》《人中论》《戒律本论》和《俱舍论》五部经典的重点、要点。理解藏传佛教的因明学,修行菩提道的次第、僧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及藏传佛教的基本教义、戒律。
(2)修习密宗要理。《毗卢遮那成佛经》《密集金刚经》《大威德金刚经》《胜乐金刚经》等经典的重点、要点部分。
(3)修习宗喀巴的有关著作。修习《菩提道次第广论》(《章其布喇嘛日木钦布》),理解藏传佛教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修行次第、仪轨、方法,理解藏传佛教的思想体系和人生观、世界观。
(4)修习贾曹杰、克主杰等撰的五部大论和密宗经典的注释、评论等有关著作。
喇嘛日木扎仓学修期为10年~15年,毕业后授予“沙德仁巴”学位。
扎仓的修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10年、20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才能到达毕业程度。但是毕业之后,取得学位又是更加艰难的事情。一个学经喇嘛的学历等各方面条件达到了取得学位的程度,但不一定能取得学位,因为还有许多因素起着制约作用。例如,名额限制、经济条件、地区关系、人际关系、等级关系等制约因素。因此,有些人直到老死也得不到学位。很多人中途退学或毕业后另谋出路,这是常有的事。当然,一旦要得到学位,就一生荣耀,如果得到高级学位,如青海省塔尔寺、甘肃省拉卜楞寺、拉萨市三大寺授予的“格西”学位,就会飞黄腾达,甚至可能有资格成为转世呼毕勒干。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