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本区石沟小学当教师,给学生讲解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
1938年4月27日,投奔山西青太县抗日政府。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8月,五寨县动委会四支队随着李井泉率领的绥蒙支队到大青山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5月,任克定调到绥蒙区党委机关当宣传干事,兼做区党委书记白如冰的秘书。
1940年7月—8月间,共产党领导的固阳县抗日游击政府建立后,任克定被任命为第一任县长。
1941年4月29日,任克定和县政府民政科长朱鹏德、游击队马指导员等惨遭杀害。
主要事迹:
任克定,又名任之恒,山西省太原市人,中共党员。幼时随父辗转各地读完小学。初中就读于太原铭原中学,高中就读于太原友仁中学。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本区石沟小学当教师,给学生讲解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不久,八路军的一支部队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途径北梧宿营进行街头演讲,他被这支部队的言行深深的感动。他利用到河西串亲作掩护,主动与太原县动委会干部肖靖、薛光旺等接近,并借回革命书籍,悉心研读。
1938年4月27日,任克定离开家乡,带着志同道合的几个青年投奔山西青太县抗日政府。不久,他和焦振云等被介绍到山西岚县动委会,参加了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结业后,任克定被分配到山西五寨县动委会四支队政治处当干事。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8月,五寨县动委会四支队随着李井泉率领的绥蒙支队到大青山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5月,任克定调到绥蒙区党委机关当宣传干事,兼做区党委书记白如冰的秘书。同年6月被任命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绥西地区四边区(即萨拉齐、武川、固阳、包头四县的边缘地区)区长。根据上级指示,很快组建了一支配合区政府工作的游击队。任克定带领这支游击队除与当地国民党鄂友三部队和伪蒙古军李守信部队周旋外,还深入到武川、白彦花一带活动,打破日军的进攻计划。他领导的这支游击队,已成为有40多人,有机枪、马匹骑兵的部队。
1940年7月—8月间,共产党领导的固阳县抗日游击政府建立后,任克定被任命为第一任县长。他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秘密发展党员,培训干部,在马场梁、庙儿沟乡、土城子乡、一前晌、中滩等地普遍建立了抗日救国会和锄奸小组。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他身先士率,平易近人,亲自饮马、担水、扫院,每到一地,就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任劳任怨地工作,群众称他为“人民的好县长”,称游击队是人民的好子弟兵。
1941年4月下旬,日伪军近500人向绥西革命根据地“扫荡”。当时,任克定刚把亲手组建的战斗力较强的游击队员送给绥蒙支队骑兵三连,身边只有新近在东西煤窑沟仓促组建的一支十几人的队伍,内部成分复杂,战斗力较弱。任克定和县政府的其他干部只能相机活动于敌人的据点之间,与敌人周旋。4月28日,任克定召集县政府工作人员在水泉开完会,率领这支游击队到磨儿沟去,当晚宿营在武川县庙沟村山神庙北的六道沟大石崖下。游击队队长李海泉于次日凌晨策动队员哗变,熟睡中的任克定和县政府民政科长朱鹏德、游击队马指导员等惨遭杀害。任克定年仅27岁。
个人简历: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本区石沟小学当教师,给学生讲解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
1938年4月27日,投奔山西青太县抗日政府。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8月,五寨县动委会四支队随着李井泉率领的绥蒙支队到大青山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5月,任克定调到绥蒙区党委机关当宣传干事,兼做区党委书记白如冰的秘书。
1940年7月—8月间,共产党领导的固阳县抗日游击政府建立后,任克定被任命为第一任县长。
1941年4月29日,任克定和县政府民政科长朱鹏德、游击队马指导员等惨遭杀害。
主要事迹:
任克定,又名任之恒,山西省太原市人,中共党员。幼时随父辗转各地读完小学。初中就读于太原铭原中学,高中就读于太原友仁中学。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本区石沟小学当教师,给学生讲解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不久,八路军的一支部队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途径北梧宿营进行街头演讲,他被这支部队的言行深深的感动。他利用到河西串亲作掩护,主动与太原县动委会干部肖靖、薛光旺等接近,并借回革命书籍,悉心研读。
1938年4月27日,任克定离开家乡,带着志同道合的几个青年投奔山西青太县抗日政府。不久,他和焦振云等被介绍到山西岚县动委会,参加了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结业后,任克定被分配到山西五寨县动委会四支队政治处当干事。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8月,五寨县动委会四支队随着李井泉率领的绥蒙支队到大青山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5月,任克定调到绥蒙区党委机关当宣传干事,兼做区党委书记白如冰的秘书。同年6月被任命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绥西地区四边区(即萨拉齐、武川、固阳、包头四县的边缘地区)区长。根据上级指示,很快组建了一支配合区政府工作的游击队。任克定带领这支游击队除与当地国民党鄂友三部队和伪蒙古军李守信部队周旋外,还深入到武川、白彦花一带活动,打破日军的进攻计划。他领导的这支游击队,已成为有40多人,有机枪、马匹骑兵的部队。
1940年7月—8月间,共产党领导的固阳县抗日游击政府建立后,任克定被任命为第一任县长。他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秘密发展党员,培训干部,在马场梁、庙儿沟乡、土城子乡、一前晌、中滩等地普遍建立了抗日救国会和锄奸小组。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他身先士率,平易近人,亲自饮马、担水、扫院,每到一地,就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任劳任怨地工作,群众称他为“人民的好县长”,称游击队是人民的好子弟兵。
1941年4月下旬,日伪军近500人向绥西革命根据地“扫荡”。当时,任克定刚把亲手组建的战斗力较强的游击队员送给绥蒙支队骑兵三连,身边只有新近在东西煤窑沟仓促组建的一支十几人的队伍,内部成分复杂,战斗力较弱。任克定和县政府的其他干部只能相机活动于敌人的据点之间,与敌人周旋。4月28日,任克定召集县政府工作人员在水泉开完会,率领这支游击队到磨儿沟去,当晚宿营在武川县庙沟村山神庙北的六道沟大石崖下。游击队队长李海泉于次日凌晨策动队员哗变,熟睡中的任克定和县政府民政科长朱鹏德、游击队马指导员等惨遭杀害。任克定年仅27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