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1945.8)
郝登鸿,字云程,曾化名乾光、赵光,男,
1913
年出生,陕西省横山县添满梁村
(
今属靖边县
)
人。
1926
年春,他考入横山县立高等小学。在校期间,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
1936
年
2
月至
7
月,他的家乡获得解放,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郝登鸿,经中共党员曹动之的启发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6
年夏,他受党组织的重托,赴乌审旗王府所在地嘎鲁图
(
今乌审旗嘎鲁图苏木
)
,做王爷特古斯阿木古郎和王府仕官的统战工作。他向王爷和仕官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宣传中国共产党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争取他们同情革命,联合抗日,他以流利的蒙语周到的礼节和诚挚的态度,赢得了王爷特古斯阿木古郎的信任。他还深入群众,与贫苦牧民广交朋友。就这样,他为中共乌审旗工委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工委的同志们能够在国民党部队常来骚扰的草原上隐蔽下来,站稳脚跟。
1937
年
2
月,中共乌审旗工委组成了以贫苦牧民为主的牧民代表团,由工委成员郝登鸿和田万生带队,赴延安参观。在延安,代表团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接见。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在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于
1937
年
11
月底,郝登鸿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二
○
师,任师联络参谋。
1938
年
8
月,郝登鸿随部队北上,到达大青山地区。党组织决定派他和刘洪雄潜入归绥,开展地下斗争。这是配合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而开辟的特殊战场。郝登鸿利用关系,打入伪协和安民救国军,化名乾光,以团副官身份隐蔽起来。他千方百计搜集敌人的政治、军事情报,购买枪支弹药和布匹、棉花等军需物资,支援根据地建设。还在伪军内部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动员贫苦士兵倒戈抗日。他的行动被敌人察觉后,为了避免损失,党组织通知他立即撤出归绥。他在撤退时还成功地策动了所在团部分伪军的反正。
郝登鸿撤出归绥后,化名赵光,在中共归陶工委领导下的归武区任工委书记兼动委会主任。他领导工委和动委会的同志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动员群众组织起来,成立武工队,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活动。他还组织群众进行坚壁清野,带领武工队在沿山的各个沟口密切监视敌人的动向,伺机打击敌人,配合主力作战。因此,他领导下的归武区群众抗日救亡斗争成为敌人的心头之患,敌人曾悬赏大洋捉拿他。
1940
年
2
月
13
日,根据党中央开辟一条从大青山到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国际交通线的指示,受中共绥远区委指派,化装成蒙商,踏上了征程。他们晓宿夜行,餐风饮露,历尽艰辛,安全抵达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
年
8
月,郝登鸿随蒙古人民军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前往商都与绥蒙区政府联系途中与土匪遭遇,不幸牺牲,时年
32
岁。
(1913—1945.8)
郝登鸿,字云程,曾化名乾光、赵光,男,
1913
年出生,陕西省横山县添满梁村
(
今属靖边县
)
人。
1926
年春,他考入横山县立高等小学。在校期间,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
1936
年
2
月至
7
月,他的家乡获得解放,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郝登鸿,经中共党员曹动之的启发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6
年夏,他受党组织的重托,赴乌审旗王府所在地嘎鲁图
(
今乌审旗嘎鲁图苏木
)
,做王爷特古斯阿木古郎和王府仕官的统战工作。他向王爷和仕官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宣传中国共产党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争取他们同情革命,联合抗日,他以流利的蒙语周到的礼节和诚挚的态度,赢得了王爷特古斯阿木古郎的信任。他还深入群众,与贫苦牧民广交朋友。就这样,他为中共乌审旗工委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工委的同志们能够在国民党部队常来骚扰的草原上隐蔽下来,站稳脚跟。
1937
年
2
月,中共乌审旗工委组成了以贫苦牧民为主的牧民代表团,由工委成员郝登鸿和田万生带队,赴延安参观。在延安,代表团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接见。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在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于
1937
年
11
月底,郝登鸿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二
○
师,任师联络参谋。
1938
年
8
月,郝登鸿随部队北上,到达大青山地区。党组织决定派他和刘洪雄潜入归绥,开展地下斗争。这是配合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而开辟的特殊战场。郝登鸿利用关系,打入伪协和安民救国军,化名乾光,以团副官身份隐蔽起来。他千方百计搜集敌人的政治、军事情报,购买枪支弹药和布匹、棉花等军需物资,支援根据地建设。还在伪军内部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动员贫苦士兵倒戈抗日。他的行动被敌人察觉后,为了避免损失,党组织通知他立即撤出归绥。他在撤退时还成功地策动了所在团部分伪军的反正。
郝登鸿撤出归绥后,化名赵光,在中共归陶工委领导下的归武区任工委书记兼动委会主任。他领导工委和动委会的同志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动员群众组织起来,成立武工队,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活动。他还组织群众进行坚壁清野,带领武工队在沿山的各个沟口密切监视敌人的动向,伺机打击敌人,配合主力作战。因此,他领导下的归武区群众抗日救亡斗争成为敌人的心头之患,敌人曾悬赏大洋捉拿他。
1940
年
2
月
13
日,根据党中央开辟一条从大青山到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国际交通线的指示,受中共绥远区委指派,化装成蒙商,踏上了征程。他们晓宿夜行,餐风饮露,历尽艰辛,安全抵达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
年
8
月,郝登鸿随蒙古人民军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前往商都与绥蒙区政府联系途中与土匪遭遇,不幸牺牲,时年
32
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