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伋(1880—1943年),字并卿,土默特左旗兵州亥村(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兵州亥乡)人。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8岁的郭象伋考中秀才,应聘到归绥南龙王庙小学堂(土默特高等小学堂)任教,后升为校长。
清宣统元年(1909年),郭象伋被选为拔贡,为直隶补用知县。
民国元年(1912年),在归绥观察使下设的第二科任副科长,专管归绥县学务,兼任土默特小学校长。民国2年(1913年),升为教育科长。
民国6年(1917年)9月,郭象伋任蔡成勋属下税务局局长。
民国10年(1921年)11月,郭象伋被选为众议院议员。
民国11年(1922年),郭象伋支持绥远在京学生暑期回归绥公演《孔雀东南飞》、《一元钱》等“文明戏”,并用演出筹集的资金兴办平民教育,还兴办了绥远区立第一、第二平民小学,开办之初实行免费教育。
民国15年(1926年),绥远遭受旱灾、兵灾。郭象伋与留日学生李景泉召集绥远各界人士讨论赈济事务,并成立“绥远全区旱灾、兵灾救济会”,郭象伋被推选为会长。救济会曾以灾民名义赠送给郭象伋一块银盾,上面镌刻着“赈灾救民”四个大字。
民国19年(1930年),郭象伋任绥远通志馆馆长。民国25年(1936年),120册的《绥远通志》初稿问世。
1943年,郭象伋去世。
郭象伋(1880—1943年),字并卿,土默特左旗兵州亥村(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兵州亥乡)人。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8岁的郭象伋考中秀才,应聘到归绥南龙王庙小学堂(土默特高等小学堂)任教,后升为校长。
清宣统元年(1909年),郭象伋被选为拔贡,为直隶补用知县。
民国元年(1912年),在归绥观察使下设的第二科任副科长,专管归绥县学务,兼任土默特小学校长。民国2年(1913年),升为教育科长。
民国6年(1917年)9月,郭象伋任蔡成勋属下税务局局长。
民国10年(1921年)11月,郭象伋被选为众议院议员。
民国11年(1922年),郭象伋支持绥远在京学生暑期回归绥公演《孔雀东南飞》、《一元钱》等“文明戏”,并用演出筹集的资金兴办平民教育,还兴办了绥远区立第一、第二平民小学,开办之初实行免费教育。
民国15年(1926年),绥远遭受旱灾、兵灾。郭象伋与留日学生李景泉召集绥远各界人士讨论赈济事务,并成立“绥远全区旱灾、兵灾救济会”,郭象伋被推选为会长。救济会曾以灾民名义赠送给郭象伋一块银盾,上面镌刻着“赈灾救民”四个大字。
民国19年(1930年),郭象伋任绥远通志馆馆长。民国25年(1936年),120册的《绥远通志》初稿问世。
1943年,郭象伋去世。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