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木德道尔吉(1924—1980),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旗沙布台苏木人。
蒙古族当代着名诗人、作家。
幼年时,家境贫寒,迫于生计,在当地寺庙当勤杂工。其间,他拜有识喇嘛僧人为师,勤奋学习,刻苦攻读了大量蒙古文与藏文书籍。
民国34年(1945),参加革命,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同时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民国36年(1947)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冀察热辽地区搞土改,并荣立一等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在昭乌达盟文工团、内蒙古文联等单位从事文化宣传和文学创作。1965年,调到乌盟文化局工作,1976年后,当选为乌盟作家协会主席。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乌盟五届政协委员、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
其木德道尔吉一生中,创作发表了大量优秀文艺作品。其中,大型歌剧《复仇》、歌舞剧《蒙古马》、话剧《绵羊》、抒情诗《大青山之歌》、长诗《白鸟衣》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均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是长篇小说《西拉木伦河的浪涛》和长诗《白鹿的故事》一经问世,在国内外均获得极高的评价。此外,他与人合作整理改编了蒙古族古典文学代表作《英雄格斯尔可汗》一、二卷,后又单独整理改编了其三、四卷。他为蒙古族当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0年3月12日,其木德道尔吉因病在集宁市逝世,享年56岁。为了纪念这位着名的蒙古族作家,1977年由赤峰市文联倡议,中共巴林右旗旗委和旗政府率领家乡人民在卧龙山公墓为他树立纪念碑。
其木德道尔吉(1924—1980),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旗沙布台苏木人。
蒙古族当代着名诗人、作家。
幼年时,家境贫寒,迫于生计,在当地寺庙当勤杂工。其间,他拜有识喇嘛僧人为师,勤奋学习,刻苦攻读了大量蒙古文与藏文书籍。
民国34年(1945),参加革命,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同时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民国36年(1947)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冀察热辽地区搞土改,并荣立一等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在昭乌达盟文工团、内蒙古文联等单位从事文化宣传和文学创作。1965年,调到乌盟文化局工作,1976年后,当选为乌盟作家协会主席。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乌盟五届政协委员、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
其木德道尔吉一生中,创作发表了大量优秀文艺作品。其中,大型歌剧《复仇》、歌舞剧《蒙古马》、话剧《绵羊》、抒情诗《大青山之歌》、长诗《白鸟衣》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均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是长篇小说《西拉木伦河的浪涛》和长诗《白鹿的故事》一经问世,在国内外均获得极高的评价。此外,他与人合作整理改编了蒙古族古典文学代表作《英雄格斯尔可汗》一、二卷,后又单独整理改编了其三、四卷。他为蒙古族当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0年3月12日,其木德道尔吉因病在集宁市逝世,享年56岁。为了纪念这位着名的蒙古族作家,1977年由赤峰市文联倡议,中共巴林右旗旗委和旗政府率领家乡人民在卧龙山公墓为他树立纪念碑。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