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王永福编写《蒙医乡村医生手册》共10万字,将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奉献给广大农牧区的乡村医生,受到普遍欢迎。从1980年起,在助手们的配合下,认真刻苦地整理自己的临床典型病例,全面系统地总结自己的临床医疗实践经验,编纂《王永福医案》(蒙古文)1—2集,约50万字,分13章,集131类病种,401个病例和128种验方,38种药物炮制法。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经有关专家、教授鉴定,认为它填补了中国蒙医医案的空白,是全区蒙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蒙古族医药学术研究中的一部重要文献,对传授、继承和发展蒙医药技术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7年11月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8年7月获中国北方10市区优秀科技图书评选一等奖。此外,王永福还撰写蒙古文医药论文《呢木日图拉希那木吉拉》《吉森乌素—27(桑塔拉尼日敦)》《论黄疸性疾病》等都具独到见解,取得较好成效。《论关于希日的见解》一文,是他50余年临床经验的进步总结,是集中反映他医疗实践中起主导作用的学术思想论文。
1977年,王永福编写《蒙医乡村医生手册》共10万字,将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奉献给广大农牧区的乡村医生,受到普遍欢迎。从1980年起,在助手们的配合下,认真刻苦地整理自己的临床典型病例,全面系统地总结自己的临床医疗实践经验,编纂《王永福医案》(蒙古文)1—2集,约50万字,分13章,集131类病种,401个病例和128种验方,38种药物炮制法。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经有关专家、教授鉴定,认为它填补了中国蒙医医案的空白,是全区蒙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蒙古族医药学术研究中的一部重要文献,对传授、继承和发展蒙医药技术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7年11月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8年7月获中国北方10市区优秀科技图书评选一等奖。此外,王永福还撰写蒙古文医药论文《呢木日图拉希那木吉拉》《吉森乌素—27(桑塔拉尼日敦)》《论黄疸性疾病》等都具独到见解,取得较好成效。《论关于希日的见解》一文,是他50余年临床经验的进步总结,是集中反映他医疗实践中起主导作用的学术思想论文。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