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修筑始于秦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到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基本完成,全长1800里。经考证,秦直道起点位于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秦国都城咸阳西北云阳县境内的甘泉山),一路北上,途经今陕西省子午岭、定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伊金霍洛旗的红庆河、漫赖乡,在达拉特旗乌兰乡一带过黄河后到达终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乡的三顶账房(秦九原郡)。
从位于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西90千米的漫赖乡二顷半,被当地老乡称之为“古路豁子”的秦直道遗址可看出,该段秦直道是用当地红沙岩土修筑,路面宽度约22米,路基高度1~1.2米左右。
秦直道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军事上,在西汉时期,汉朝对鄂尔多斯高原及漠南地区的控制完全依赖于秦直道。《汉书·武帝纪》中记载: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的巡边诏令记有“‘朕将巡边陲,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振匈奴。”经考证,汉武帝此次边陲北巡走的就是秦直道。进入东汉后,秦直道逐渐失去作用而废弃。此外秦直道对加速汉与匈奴等北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起到积极作用。
秦直道修筑始于秦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到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基本完成,全长1800里。经考证,秦直道起点位于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秦国都城咸阳西北云阳县境内的甘泉山),一路北上,途经今陕西省子午岭、定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伊金霍洛旗的红庆河、漫赖乡,在达拉特旗乌兰乡一带过黄河后到达终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乡的三顶账房(秦九原郡)。
从位于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西90千米的漫赖乡二顷半,被当地老乡称之为“古路豁子”的秦直道遗址可看出,该段秦直道是用当地红沙岩土修筑,路面宽度约22米,路基高度1~1.2米左右。
秦直道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军事上,在西汉时期,汉朝对鄂尔多斯高原及漠南地区的控制完全依赖于秦直道。《汉书·武帝纪》中记载: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的巡边诏令记有“‘朕将巡边陲,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振匈奴。”经考证,汉武帝此次边陲北巡走的就是秦直道。进入东汉后,秦直道逐渐失去作用而废弃。此外秦直道对加速汉与匈奴等北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起到积极作用。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