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贸流通
2021年1—11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增速较1—10月回落1.0个百分点。
运行主要特点是:受区内局部地区疫情、暴雪天气等因素影响,自治区消费市场增速总体放缓。从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8%。从消费形态看,全区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3%,较10月下降6.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同比增长6.6%,较10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单位11个消费品类值看,9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增长。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延续平稳态势,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同比分别增长10.2%、4.9%、24.4%。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同比分别增长24.4%、6.8%。大宗商品销售涨跌互现,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分别增长9.1%、20.2%。家俱类降幅较大,同比下降28.0%。
从盟市情况看,鄂尔多斯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5个盟市增速超过全区水平,其余7个盟市增速低于全区水平。
二、对外贸易
据海关统计,1—11月,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实现1120.2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累计进口额691.5亿元,同比增长8.0%;累计出口额428.7亿元,同比增长36.0%。
按照美元口径,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实现1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其中,累计进口额106.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累计出口额66.3亿美元,同比增长46.4%。
运行主要特点是:外贸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月,全区进出口额实现114.4亿元,为2021年以来单月最高,同比增长31.1%。其中,出口额44.8亿元,同比增长47.7%;进口额69.6亿元,同比增长22.2%。出口对外贸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1—11月,全区外贸累计出口额实现428.7亿元,同比增长36.0%,出口增速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4个月保持30%以上增长,增幅高于全国14.2个百分点,位列全国各省区第6名。加工贸易快速增长。1—11月,全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59.3亿元,同比增长296.9%;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713.8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区贸易总额的63.7%。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累计实现199.3亿元,同比下降12.2%。其他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4亿元,同比增长53.7%。民营企业为进出口的主力军。1—11月,全区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实现731.6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5.3%,持续位居自治区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实现310.9亿元,同比增长26.7%。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实现75.9亿元,同比增长28.5%。大宗商品出口增长较快。1—11月,前十大出口商品中,含氧氨基化合物、钢材、货运机动车辆等七大商品出口量、出口额齐升;葵花籽出口量、出口额齐跌。前十大进口商品中,铜矿砂、乳及稀奶油、原木、矿物钾肥四大商品进口量、进口额齐升;煤、木材两大商品进口量、进口额齐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累计实现出口额72.1亿元、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6、62.2%。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1—11月,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与蒙古国进出口总值实现298.5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区外贸进出口值(下同)的26.6%;与俄罗斯进出口总值实现167.1亿元,同比增长1%,占比14.9%。两者合计进出口总值实现465.6亿元,占比41.6%。2021年以来与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首月全部实现正增长。多数盟市实现正增长。1—11月,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通辽市、乌海市、兴安盟8个盟市进出口总值呈现正增长。包头市进出口额实现224.7亿元,位列全区第一;出口额103.1亿元,位列全区第一。巴彦淖尔市进口额实现183.5亿元,位列全区第一。
三、直接利用外资
1—11月,全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8家,同比增加2家;商务部统计口径,自治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86亿美元,同比增长3.21%(折合人民币19.87亿元,增长1.91%)。从主要投资来源地看,投资主要来自香港地区,占比81%;从投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资金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占比55%。
四、对外投资合作
1—11月,自治区新增对外投资项目数44个,较2020年同期增加2个,中方协议投资额5.12亿美元,同比下降20.12%。蒙古国(26个)、俄罗斯(10个)、阿联酋(2个)、土耳其(2个)、中国香港(1个)、加纳(1个)、马来西亚(1个)、南非(1个)。主要投资行业为运输业、采矿业、农业、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国际贸易等。
五、口岸运量情况
1—11月,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为4968万吨,同比下降19.4%。其中,进境货运量为4177.7万吨,同比下降22.9%;出境货运量为790.3万吨,同比增长5.7%。
对蒙古国进出境货运量为3149.4万吨,同比下降27.5%。其中,进境货运量为2752.1万吨,同比下降30.8%;出境货运量为397.3万吨,同比增长7.8%。对俄罗斯进出境货运量为1818.5万吨,同比增长0.04%。其中,进境货运量为1425.5万吨,同比下降0.9%;出境货运量为393万吨,同比增长3.7%。
1—11月,全区口岸进出境交通工具为46.8万辆(架、次),同比下降38.6%。其中,进境交通工具为22.5万辆架次,同比下降37.4%;出境交通工具为24.3万辆(架、次),同比下降39.7%。
1—11月,全区口岸进出境客运量为55.2万人次,同比下降49.4%。其中,进境客运量为27.8万人次,同比下降50.4%;出境客运量为27.4万人次,同比下降48.4%。
一、商贸流通
2021年1—11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增速较1—10月回落1.0个百分点。
运行主要特点是:受区内局部地区疫情、暴雪天气等因素影响,自治区消费市场增速总体放缓。从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8%。从消费形态看,全区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3%,较10月下降6.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同比增长6.6%,较10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单位11个消费品类值看,9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增长。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延续平稳态势,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同比分别增长10.2%、4.9%、24.4%。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同比分别增长24.4%、6.8%。大宗商品销售涨跌互现,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分别增长9.1%、20.2%。家俱类降幅较大,同比下降28.0%。
从盟市情况看,鄂尔多斯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5个盟市增速超过全区水平,其余7个盟市增速低于全区水平。
二、对外贸易
据海关统计,1—11月,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实现1120.2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累计进口额691.5亿元,同比增长8.0%;累计出口额428.7亿元,同比增长36.0%。
按照美元口径,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实现1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其中,累计进口额106.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累计出口额66.3亿美元,同比增长46.4%。
运行主要特点是:外贸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月,全区进出口额实现114.4亿元,为2021年以来单月最高,同比增长31.1%。其中,出口额44.8亿元,同比增长47.7%;进口额69.6亿元,同比增长22.2%。出口对外贸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1—11月,全区外贸累计出口额实现428.7亿元,同比增长36.0%,出口增速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4个月保持30%以上增长,增幅高于全国14.2个百分点,位列全国各省区第6名。加工贸易快速增长。1—11月,全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59.3亿元,同比增长296.9%;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713.8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区贸易总额的63.7%。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累计实现199.3亿元,同比下降12.2%。其他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4亿元,同比增长53.7%。民营企业为进出口的主力军。1—11月,全区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实现731.6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5.3%,持续位居自治区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实现310.9亿元,同比增长26.7%。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实现75.9亿元,同比增长28.5%。大宗商品出口增长较快。1—11月,前十大出口商品中,含氧氨基化合物、钢材、货运机动车辆等七大商品出口量、出口额齐升;葵花籽出口量、出口额齐跌。前十大进口商品中,铜矿砂、乳及稀奶油、原木、矿物钾肥四大商品进口量、进口额齐升;煤、木材两大商品进口量、进口额齐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累计实现出口额72.1亿元、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6、62.2%。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1—11月,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与蒙古国进出口总值实现298.5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区外贸进出口值(下同)的26.6%;与俄罗斯进出口总值实现167.1亿元,同比增长1%,占比14.9%。两者合计进出口总值实现465.6亿元,占比41.6%。2021年以来与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首月全部实现正增长。多数盟市实现正增长。1—11月,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通辽市、乌海市、兴安盟8个盟市进出口总值呈现正增长。包头市进出口额实现224.7亿元,位列全区第一;出口额103.1亿元,位列全区第一。巴彦淖尔市进口额实现183.5亿元,位列全区第一。
三、直接利用外资
1—11月,全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8家,同比增加2家;商务部统计口径,自治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86亿美元,同比增长3.21%(折合人民币19.87亿元,增长1.91%)。从主要投资来源地看,投资主要来自香港地区,占比81%;从投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资金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占比55%。
四、对外投资合作
1—11月,自治区新增对外投资项目数44个,较2020年同期增加2个,中方协议投资额5.12亿美元,同比下降20.12%。蒙古国(26个)、俄罗斯(10个)、阿联酋(2个)、土耳其(2个)、中国香港(1个)、加纳(1个)、马来西亚(1个)、南非(1个)。主要投资行业为运输业、采矿业、农业、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国际贸易等。
五、口岸运量情况
1—11月,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为4968万吨,同比下降19.4%。其中,进境货运量为4177.7万吨,同比下降22.9%;出境货运量为790.3万吨,同比增长5.7%。
对蒙古国进出境货运量为3149.4万吨,同比下降27.5%。其中,进境货运量为2752.1万吨,同比下降30.8%;出境货运量为397.3万吨,同比增长7.8%。对俄罗斯进出境货运量为1818.5万吨,同比增长0.04%。其中,进境货运量为1425.5万吨,同比下降0.9%;出境货运量为393万吨,同比增长3.7%。
1—11月,全区口岸进出境交通工具为46.8万辆(架、次),同比下降38.6%。其中,进境交通工具为22.5万辆架次,同比下降37.4%;出境交通工具为24.3万辆(架、次),同比下降39.7%。
1—11月,全区口岸进出境客运量为55.2万人次,同比下降49.4%。其中,进境客运量为27.8万人次,同比下降50.4%;出境客运量为27.4万人次,同比下降48.4%。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