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苏尼特”是成吉思汗的四世孙,13世纪中叶的部落首领。元朝期间,始建行政区划,苏尼特部落为皇家直属部落,故名。清朝崇德七年(1642年),正式设旗建制,成为苏尼特右翼旗。苏尼特右旗位于东经111°08′~114°16′、北纬41°55′~ 43°39″,东与苏尼特左旗、镶黄旗毗邻,南、西与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和四子王旗接壤,北与二连浩特市为邻,西北和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8.15公里。全旗总面积22 340平方公里,南北为220公里,东西为160公里。海拔在900~1 400米之间,最高点为1 670米。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水气矿种类齐全,有石油、浅纪褐煤、盐、天然碱、硝、金、铁、铜、锰、银、萤石、蛇纹岩、石灰石等28种。乌日根塔拉镇(原查干淖尔碱矿)的天然碱储量位居亚洲第二,中国第一。
全旗辖3个苏木、3个镇、51个嘎查、5个村民委员会、19个社区居委会、1个种畜场。全旗总人口68 943人,其中蒙古族23 285人,汉族44 786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40.8万头(只)。地区生产总值360 513万元,同比增长1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 220元;同比增长20.1%。
【农牧业】 2010年,全旗大小畜成活仔畜62.8万头(只),其中大畜0.89万头、小畜61.91万只。牧业年度大小畜存栏140.8万头(只),其中大畜3.1万头、小畜137.7万只。畜牧良改比重达到99.4%。全旗34个冷配站点共完成冷配1 908头(其中牛肉1 449头,奶牛459头),冷配受胎率达到76%。引进西门塔尔牛672头。全旗共出栏牲畜74万头(只),其中大畜1.27万头、小畜72.73万只(其中山羊20.85万只)。2010年底,使用各项补贴总额达到200万元,其中党中央基金120万元,自治区资金40万元,旗县资金40万元。全旗已补贴购置机械170台套、受益户141户,其中各型拖拉机40台、风光互补设备93台套、其它各类型37台套。全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总投资136.4万元,其中农村能源项目投资15万元、后续产业项目投资114.86万元、技能培训项目投资6.54万元。购置安装太阳能灶250台、建棚舍800平方米、管理室及库房400平方米、修建土公路500米、培训猪鸡养殖人员109人。全旗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02 4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其中肉食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 939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37.0%;绒毛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4 515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63.0%。
【工业】 2010年底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户,较上年同期增加4户,产值超亿元企业11户,较上年同期增加3户,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69 920.8万元,同比增长27.2%。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34.83%,完成工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37.5%,截至11月末,全旗开复工项目22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8 950万元。至年末,全旗风机吊装容量突破26万千瓦,并网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0万千瓦。年产黄金达3吨,年产铜达4 000吨。全旗年用电量6.0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03%,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9.79%。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5 219元,同比增长8.0%;年末职工平均工资36 245元,同比增长28.8%。
【社会保障】 2010年,全旗企业养老、职工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 544人、14 697人、8 560人、6 300人、6 410人,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共征缴五项保险基金9 469万元。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慢性病种扩大至8种,截至年底全旗共报销城镇职工慢性病门诊费用48万元,报销城镇居民慢性病门诊费用10.2万元。为1 208人共发放养老金712万元。退还64个事业单位养老金489万元。
【概况】 “苏尼特”是成吉思汗的四世孙,13世纪中叶的部落首领。元朝期间,始建行政区划,苏尼特部落为皇家直属部落,故名。清朝崇德七年(1642年),正式设旗建制,成为苏尼特右翼旗。苏尼特右旗位于东经111°08′~114°16′、北纬41°55′~ 43°39″,东与苏尼特左旗、镶黄旗毗邻,南、西与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和四子王旗接壤,北与二连浩特市为邻,西北和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8.15公里。全旗总面积22 340平方公里,南北为220公里,东西为160公里。海拔在900~1 400米之间,最高点为1 670米。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水气矿种类齐全,有石油、浅纪褐煤、盐、天然碱、硝、金、铁、铜、锰、银、萤石、蛇纹岩、石灰石等28种。乌日根塔拉镇(原查干淖尔碱矿)的天然碱储量位居亚洲第二,中国第一。
全旗辖3个苏木、3个镇、51个嘎查、5个村民委员会、19个社区居委会、1个种畜场。全旗总人口68 943人,其中蒙古族23 285人,汉族44 786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40.8万头(只)。地区生产总值360 513万元,同比增长1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 220元;同比增长20.1%。
【农牧业】 2010年,全旗大小畜成活仔畜62.8万头(只),其中大畜0.89万头、小畜61.91万只。牧业年度大小畜存栏140.8万头(只),其中大畜3.1万头、小畜137.7万只。畜牧良改比重达到99.4%。全旗34个冷配站点共完成冷配1 908头(其中牛肉1 449头,奶牛459头),冷配受胎率达到76%。引进西门塔尔牛672头。全旗共出栏牲畜74万头(只),其中大畜1.27万头、小畜72.73万只(其中山羊20.85万只)。2010年底,使用各项补贴总额达到200万元,其中党中央基金120万元,自治区资金40万元,旗县资金40万元。全旗已补贴购置机械170台套、受益户141户,其中各型拖拉机40台、风光互补设备93台套、其它各类型37台套。全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总投资136.4万元,其中农村能源项目投资15万元、后续产业项目投资114.86万元、技能培训项目投资6.54万元。购置安装太阳能灶250台、建棚舍800平方米、管理室及库房400平方米、修建土公路500米、培训猪鸡养殖人员109人。全旗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02 4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其中肉食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 939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37.0%;绒毛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4 515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63.0%。
【工业】 2010年底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户,较上年同期增加4户,产值超亿元企业11户,较上年同期增加3户,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69 920.8万元,同比增长27.2%。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34.83%,完成工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37.5%,截至11月末,全旗开复工项目22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8 950万元。至年末,全旗风机吊装容量突破26万千瓦,并网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0万千瓦。年产黄金达3吨,年产铜达4 000吨。全旗年用电量6.0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03%,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9.79%。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5 219元,同比增长8.0%;年末职工平均工资36 245元,同比增长28.8%。
【社会保障】 2010年,全旗企业养老、职工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 544人、14 697人、8 560人、6 300人、6 410人,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共征缴五项保险基金9 469万元。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慢性病种扩大至8种,截至年底全旗共报销城镇职工慢性病门诊费用48万元,报销城镇居民慢性病门诊费用10.2万元。为1 208人共发放养老金712万元。退还64个事业单位养老金489万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