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1年自治区粮食产量768.06亿斤,较2020年增加35.2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迎来“十八连丰”。
据了解,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全国排名上升2位,跃居第6位。粮食增产占全国增量的13.18%,增量居全国第4位。沉甸甸的“十八连丰”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内蒙古力量。
2021年,自治区首次将粮食产量列入年度主要预期目标,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一年来,全区上下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及时将国家下达的粮播任务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盟市,层层压实责任。同时,充分释放“重农抓粮”政策信号,全年下达耕地地力保护、玉米大豆马铃薯生产、农机购置、耕地轮作、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68.6亿元。还鼓励农民积极投保,落实政策性保险面积8180万亩,有效降低种植风险,充分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也坚定全区上下再夺丰收的信心。
自治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明确全区93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撂荒,指导各地分类组织复耕复种,努力增加粮食播种面积。2021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326.45万亩,增加76.65万亩,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努力提升粮食基础产能,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耕地轮作和盐碱化耕地改良。
此外,自治区持续增强粮食生产科技支撑,创新技术服务方式。自治区农牧厅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推广浅埋滴灌、抗旱抗逆等20余套增产技术模式,开辟“农技云课堂”发布微视频3800余条,确保技术指导不缺位,还大力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和节水增粮增效行动,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整合优势种业资源,积极推进育种创新,组建成立14个种业创新专家团队,建设自治区种业重点实验室7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85个。全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1年自治区粮食产量768.06亿斤,较2020年增加35.2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迎来“十八连丰”。
据了解,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全国排名上升2位,跃居第6位。粮食增产占全国增量的13.18%,增量居全国第4位。沉甸甸的“十八连丰”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内蒙古力量。
2021年,自治区首次将粮食产量列入年度主要预期目标,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一年来,全区上下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及时将国家下达的粮播任务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盟市,层层压实责任。同时,充分释放“重农抓粮”政策信号,全年下达耕地地力保护、玉米大豆马铃薯生产、农机购置、耕地轮作、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68.6亿元。还鼓励农民积极投保,落实政策性保险面积8180万亩,有效降低种植风险,充分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也坚定全区上下再夺丰收的信心。
自治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明确全区93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撂荒,指导各地分类组织复耕复种,努力增加粮食播种面积。2021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326.45万亩,增加76.65万亩,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努力提升粮食基础产能,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耕地轮作和盐碱化耕地改良。
此外,自治区持续增强粮食生产科技支撑,创新技术服务方式。自治区农牧厅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推广浅埋滴灌、抗旱抗逆等20余套增产技术模式,开辟“农技云课堂”发布微视频3800余条,确保技术指导不缺位,还大力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和节水增粮增效行动,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整合优势种业资源,积极推进育种创新,组建成立14个种业创新专家团队,建设自治区种业重点实验室7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85个。全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