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右旗将军尧镇小召子村被旗政府命名为“土默特右旗民族文化基地”,这个村与周边几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莽太营、东、西阿家素、团结村一直都保留着一种蒙古族传统的民间习俗——蒙古族年俗(小召子村年俗)。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叫“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蒙古族春节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土默特右旗将军尧镇小召子村的蒙古族过年习俗和别的地方又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到大年三十这一天,当地蒙古族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上午张贴对联挂红灯笼。吃罢中午丰盛的年饭后,下午开始为晚上的“接神”仪式做准备,有年长的长辈带领孩子们,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用沙土堆五个小土堆,分别是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然后用沙土把五个小堆连在一起,在五个土堆西南方向堆一个较大的土堆,并在旁边用木材架起一个篝火。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晚上的“接神”。到晚上,大人们开始包饺子。一部分是“接神”时用的“接神”饺子,馅里面不放任何调料,另一部分是放调料的,等“接完神”回来全家吃的。
大年初一,全家人都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一直延续到初一的下午三四点。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土默特右旗的蒙古族年俗(小召子村年俗)也加入许多现代化的元素,古老的蒙古族过年习俗原貌少有人知道,只有年老的长者才懂得此项习俗。土默特右旗的蒙古族年俗(小召子村年俗)濒临消亡,急需保护。
土默特右旗将军尧镇小召子村被旗政府命名为“土默特右旗民族文化基地”,这个村与周边几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莽太营、东、西阿家素、团结村一直都保留着一种蒙古族传统的民间习俗——蒙古族年俗(小召子村年俗)。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叫“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蒙古族春节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土默特右旗将军尧镇小召子村的蒙古族过年习俗和别的地方又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到大年三十这一天,当地蒙古族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上午张贴对联挂红灯笼。吃罢中午丰盛的年饭后,下午开始为晚上的“接神”仪式做准备,有年长的长辈带领孩子们,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用沙土堆五个小土堆,分别是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然后用沙土把五个小堆连在一起,在五个土堆西南方向堆一个较大的土堆,并在旁边用木材架起一个篝火。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晚上的“接神”。到晚上,大人们开始包饺子。一部分是“接神”时用的“接神”饺子,馅里面不放任何调料,另一部分是放调料的,等“接完神”回来全家吃的。
大年初一,全家人都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一直延续到初一的下午三四点。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土默特右旗的蒙古族年俗(小召子村年俗)也加入许多现代化的元素,古老的蒙古族过年习俗原貌少有人知道,只有年老的长者才懂得此项习俗。土默特右旗的蒙古族年俗(小召子村年俗)濒临消亡,急需保护。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