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实夫(1901年—1941年),又名朱世富,蒙古族,土默特旗章盖营村(今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中华民国军人,少将军衔,是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之一。
朱实夫
朱实夫读了几年私塾,后入土默特高等小学校上学。民国12年(1923年)毕业后,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不久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
民国14年(1925年)冬,与云继章、王建功等数十人入黄埔军官学校学习(第四期,步兵科),在校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黄埔军校毕业后,被保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军事理论,后被派往蒙古人民共和国工作。
在蒙古期间,他常扮作商人,在中蒙边界地带接送革命人士。民国20年(1931年)秋,护送王若飞、吉合二人从乌兰巴托去绥远,赴宁夏组建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后又经朱实夫多方联系,王若飞与乌兰夫顺利交接,胜利完成了护送任务。
民国22年(1933年),朱实夫的活动引起国民政府的怀疑,被拘押入狱。因狱中患病,秋后由土默特旗总管公署秘书长荣祥保释就医。病愈后,任孙殿英四十一军学生教导大队队长。
民国23年(1934年),朱实夫与云继先同时应招到百灵庙蒙政会任职。任保安处第三科科长,负责保安队的军事训练工作。
民国25年(1936年)1月,因不满内蒙古领导人德王(德木楚克顿鲁普)亲日立场,带领千余人投国民革命军,隶属马占山部。
2月10日,在日本关东军支持下,德王成立蒙古军政府,任总司令、总裁。2月21日,朱实夫与云继先率保安队官兵及百灵庙蒙政会文职人员900多人举行军事暴动,宣布脱离德王把持的“蒙政会”。不久,被傅作义编为蒙旗保安总队,云继先为总队长,朱实夫为副总队长。
9月,云继先被德王指使歹徒枪杀,暴动队伍的官兵大都离队回家。随后,又改编为蒙旗独立旅,朱实夫为第二团团长。
11月5日,日本侵略者在嘉卜寺召开侵绥军事会议,决定集中兵力向绥东进犯,15日,日伪军一部5000余人,在野炮、装甲车、飞机掩护下,向红格尔图猛烈进攻。中国军队4个多团迎击日伪军,朱实夫时任蒙旗独立混成旅第二团团长率部英勇抵抗,19日,将伪军击溃,败退商都。红格尔图战役后,傅作义决定展开主动进攻作战,22日,命令所属部队4个多团集结在百灵庙东南二分子、乌兰忽洞一带,选定东南山口为主攻方向,奇袭百灵庙。23日夜,部队冒零下42℃严寒,向百灵庙发起攻击,朱实夫率领所部很快占领了外围山头,将敌压缩在山内平地。日军顾问在前沿督阵,指挥伪蒙军第二军第七师扼守女儿山进行阻击。24日晨,中国军队指挥官命令山炮营进至百灵庙东南高地,集中火力猛攻女儿山,并配以装甲车队,向东南山口冲击。与此同时,骑兵团攻占北山,控制了飞机场,断敌后路。敌由东北方向败退大庙。中国军队收复百灵庙,歼灭伪蒙军第七师大部。
12月2日,击溃日伪军4000余人对百灵庙的反扑,歼其700余人,并于10日收复大庙(锡林木楞庙),20余名日本顾问被击毙,先后争取伪蒙军4个旅反正。绥远抗战和百灵庙大捷,是中国军队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取得的唯一一次完全胜利。
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百灵庙失守。朱实夫率部转进甘肃,任新三师副师长,官拜少将。民国27年(1938年),蒙旗独立旅改编为新编第三师,朱实夫先后担任第八团团长、副师长。
民国30年(1941年),国民党政府将新三师由内蒙古伊克昭盟调往甘肃省靖远县实行整训。在宁夏灵武县探亲的朱实夫接到数条归队命令后奉令赶到靖远县。在战场中因伤阵亡,时年40岁。
朱实夫(1901年—1941年),又名朱世富,蒙古族,土默特旗章盖营村(今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中华民国军人,少将军衔,是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之一。
朱实夫
朱实夫读了几年私塾,后入土默特高等小学校上学。民国12年(1923年)毕业后,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不久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
民国14年(1925年)冬,与云继章、王建功等数十人入黄埔军官学校学习(第四期,步兵科),在校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黄埔军校毕业后,被保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军事理论,后被派往蒙古人民共和国工作。
在蒙古期间,他常扮作商人,在中蒙边界地带接送革命人士。民国20年(1931年)秋,护送王若飞、吉合二人从乌兰巴托去绥远,赴宁夏组建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后又经朱实夫多方联系,王若飞与乌兰夫顺利交接,胜利完成了护送任务。
民国22年(1933年),朱实夫的活动引起国民政府的怀疑,被拘押入狱。因狱中患病,秋后由土默特旗总管公署秘书长荣祥保释就医。病愈后,任孙殿英四十一军学生教导大队队长。
民国23年(1934年),朱实夫与云继先同时应招到百灵庙蒙政会任职。任保安处第三科科长,负责保安队的军事训练工作。
民国25年(1936年)1月,因不满内蒙古领导人德王(德木楚克顿鲁普)亲日立场,带领千余人投国民革命军,隶属马占山部。
2月10日,在日本关东军支持下,德王成立蒙古军政府,任总司令、总裁。2月21日,朱实夫与云继先率保安队官兵及百灵庙蒙政会文职人员900多人举行军事暴动,宣布脱离德王把持的“蒙政会”。不久,被傅作义编为蒙旗保安总队,云继先为总队长,朱实夫为副总队长。
9月,云继先被德王指使歹徒枪杀,暴动队伍的官兵大都离队回家。随后,又改编为蒙旗独立旅,朱实夫为第二团团长。
11月5日,日本侵略者在嘉卜寺召开侵绥军事会议,决定集中兵力向绥东进犯,15日,日伪军一部5000余人,在野炮、装甲车、飞机掩护下,向红格尔图猛烈进攻。中国军队4个多团迎击日伪军,朱实夫时任蒙旗独立混成旅第二团团长率部英勇抵抗,19日,将伪军击溃,败退商都。红格尔图战役后,傅作义决定展开主动进攻作战,22日,命令所属部队4个多团集结在百灵庙东南二分子、乌兰忽洞一带,选定东南山口为主攻方向,奇袭百灵庙。23日夜,部队冒零下42℃严寒,向百灵庙发起攻击,朱实夫率领所部很快占领了外围山头,将敌压缩在山内平地。日军顾问在前沿督阵,指挥伪蒙军第二军第七师扼守女儿山进行阻击。24日晨,中国军队指挥官命令山炮营进至百灵庙东南高地,集中火力猛攻女儿山,并配以装甲车队,向东南山口冲击。与此同时,骑兵团攻占北山,控制了飞机场,断敌后路。敌由东北方向败退大庙。中国军队收复百灵庙,歼灭伪蒙军第七师大部。
12月2日,击溃日伪军4000余人对百灵庙的反扑,歼其700余人,并于10日收复大庙(锡林木楞庙),20余名日本顾问被击毙,先后争取伪蒙军4个旅反正。绥远抗战和百灵庙大捷,是中国军队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取得的唯一一次完全胜利。
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百灵庙失守。朱实夫率部转进甘肃,任新三师副师长,官拜少将。民国27年(1938年),蒙旗独立旅改编为新编第三师,朱实夫先后担任第八团团长、副师长。
民国30年(1941年),国民党政府将新三师由内蒙古伊克昭盟调往甘肃省靖远县实行整训。在宁夏灵武县探亲的朱实夫接到数条归队命令后奉令赶到靖远县。在战场中因伤阵亡,时年40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