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文庙俗称蒙文庙,亦称南文庙。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文庙街路北土默特学校院内。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由土默特都统丹津主持兴建。因庙内建有蒙古土默特官学,供奉者多为蒙古族学子,故当地民间称其为蒙文庙。现仅存大成殿一座,保存完好。现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3年(1914年),土默特高等小学堂改名为“土默特高等小学校”,俗称“南高”,是当时呼和浩特地区蒙古族的最高学府。乌兰夫、奎壁、多松年、李裕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在“南高”读书。
该文庙原建规模较大,原建筑主要有照壁、畔桥、棂星门、山门、大成殿、后殿、神厨、神器房、左右厢房等。主体建筑大成殿,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阔3间,进深2间,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
清雍正初年时,归化城商民因感谢归化城都统丹津治理有方,决定择地为都统丹津建立生祠。丹津不许,后“与尚书通智奏准,以所备材木修建文庙,”并在文庙内设置蒙古学堂,建立起呼和浩特最早一所学校土默特官学,即今土默特学校。旧时,每到春、秋祭日都要举行祭祀孔子仪式。届时,当地官员及蒙古族学子都要在庙内举行祭祀孔子仪式,此俗一直保持到民国初年。
土默特文庙俗称蒙文庙,亦称南文庙。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文庙街路北土默特学校院内。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由土默特都统丹津主持兴建。因庙内建有蒙古土默特官学,供奉者多为蒙古族学子,故当地民间称其为蒙文庙。现仅存大成殿一座,保存完好。现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3年(1914年),土默特高等小学堂改名为“土默特高等小学校”,俗称“南高”,是当时呼和浩特地区蒙古族的最高学府。乌兰夫、奎壁、多松年、李裕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在“南高”读书。
该文庙原建规模较大,原建筑主要有照壁、畔桥、棂星门、山门、大成殿、后殿、神厨、神器房、左右厢房等。主体建筑大成殿,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阔3间,进深2间,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
清雍正初年时,归化城商民因感谢归化城都统丹津治理有方,决定择地为都统丹津建立生祠。丹津不许,后“与尚书通智奏准,以所备材木修建文庙,”并在文庙内设置蒙古学堂,建立起呼和浩特最早一所学校土默特官学,即今土默特学校。旧时,每到春、秋祭日都要举行祭祀孔子仪式。届时,当地官员及蒙古族学子都要在庙内举行祭祀孔子仪式,此俗一直保持到民国初年。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