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龙藏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包头市东河区转龙藏北一里处。地表为耕地与现代人墓地。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50米。北为台地丘陵,直通阴山,南为疗养院与转龙藏,西临东河,东接沟谷。
1954年春,根据地面情况在此试掘,开探坑8处。于第一、四、五、八坑发现灰渣器物,一、八两坑为多。第八坑深3米。上层表土厚:25厘米;下为灰层,厚75厘米;其下为大砾石层,厚90厘米;再下为碎石层,厚85厘米;最下为黄沙层,厚25厘米。除黄沙层外,都有文化遗物。
转龙藏遗址的出土文物有:打制或磨制的大型石斧,有肩石铲、带孔石刀,磨制的带孔石锤斧、石磨盘、石磨棒,石箭镞;磨制的骨锥、骨针;陶刀、陶碗、陶罐、陶瓮。陶器多为灰色,红颜色的较少,饰以蓝纹或连占划纹,而以前者为最多,手制烘烧而成。
从出土器物可以看出,此处先民当时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和狩猎。
在探抗中发现有袋形窑穴。说明远古居民已过着较长时间的定居生活,但未发现房屋遗址。
转龙藏遗址于1964年被列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