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治区科技管理机构
1.机构沿革
1958年3月26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实行委员制。
主任委员:哈丰阿
副主任委员:胡昭衡、李继侗、胡尔钦
委员:克力更、张立范、佟树藩、周北峰、于北辰、沈三元、冀丕阳、额尔敦、陶克陶、木伦、刘其端、贡嘎、彭文和、金世琳、宝音达来、昊凤生、古儒扎布、那苏图、范先鼎、李蓬、周钧、胡科、戈瓦。
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专职办事机构定编37人,与自治区科学及及协会合署办公。办公地址在呼和浩特市中山东路团委妇联大楼。
后增补王文达、刘露洗为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科学工作室、科学普及室、技术工作室。不久,内部机构调整为3处1室,即自然科学处、技术处、人事处、办公室。
1958年6月2日,筹建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会(简称科联)。是年11月,自治区召开了全区第一次科普、科联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决定将科普、科联合并,成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1958年6月,还成立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简称社联)。科协、社联均由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领导管理。
1958年12月8日,成立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归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党组领导。李继侗、胡尔钦、秋浦任副院长。巴图由内蒙古军区转业后,与秋浦同任专职副院长。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的主要任务是:
·对全区科学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业务领导;
·进行对自治区生产建设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课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
·培养地方科技干部。
中国科学院内西欧定合下设物理、化学、植物、数学力学、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6个研究所和内蒙古科技图书馆,并将哲学、历史、语文3个研究所划归分院领导。
1959年2月,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改名为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自治区科委)。主任仍由自治区副主席哈丰阿兼任,另设专职副主任2人:王文达、刘露洗。同年5月,武达平任专职副主任。与此同时,内部机构设置调整为1室4处,即办公室、一处、二处、计划处、人事处。年底办公地址迁至新华大街人民银行楼内。
1959年6月,成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技术学校,隶属自治区科委领导。
1959年底至1960年初,自治区党委成立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办公室(简称双革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委,由自治区科委代管。
1960年3月,王文达被任命为科委主任,副主任为武达平、刘露洗。
1961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与内蒙古大学合署办公,分院迁至内蒙古大学。
1960年5月7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标准计量局成立,由自治区科委领导。
1961年7月,自治区进行机构精简。自治区科委内设机构缩简为1室2处,即办公室、业务处、人保处。
1962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撤消。为保存科技力量,保留内蒙古科技图书馆,归自治区科委管理领导。并在科学院分院各研究所中,抽调部分骨千,组织成立了综合研究所。综合研究所下设生物、化学、物理3个研究室,归自治区科委直接领导。
1965年,自治区直属机关成立了五大委。科委划归文教委员会领导。武达平同志任科委主任,刘露洗任副主任。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自治区科委逐步丧失职能管理能力。
1968年5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革命委员会生产建设指挥部设立科技组,工作人员5人,行使科委工作的职权。1971年,科技组归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生产建设指挥部计划局领导,主管科技计划、情报、地震等工作。办公地点在文化宫街16号。
1971年3月,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科技局。苏涛任局长,李桂春、博力克、石慧英、包正任副局长。科技局下设办公室、情报组、业务处、政治处、科普处。办公地址迁至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大院五号楼。
1973年1月8日,自治区科技局地震组改为地震队,归科技局领导。是年,成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器材服务处,后改名为科学器材公司。
1975年7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电子计算站成立。1978年10月,改名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电子计算中心。
1977年6月,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任命孔繁荣为科技局局长,李桂春、博力克、石慧英、包正为副局长,下设业务处、计划处、基建处、政治处、科普处、办公室。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恢复。
1977年10月,将自治区科技局恢复为自治区科委。于北辰任主任,孔繁荣、博力克为副主任。内部机构设置为办公室、政治处、综合处、工业处、农牧处、科普处、文教卫生处、条件处。
1978年2月16日,科委的科普处独立,恢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技术协会。
1978年11月,暴彦巴图被任命为科委主任,古韦、肇和斯图、博力克为副主任。内部机构设置为办公室、人事处、工业处、农牧处、文教卫生处、外事处、调研室、教育处。
1980年8月27日,地震队独立,成立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
1983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任命许令妊为科委主任,韩杏田、张舒志、谢仲元为副主任。内部机构设置为办公室、人事处、农牧处、工业处、条件财务处、科技管理处、科技外事处、科技干部管理处、成果处、政研室和机关党委。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新能源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委。同年自治区电子计算中心微电脑研究室独立,成立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微电脑技术研究所。内蒙古图书馆科技部划归科委领导。1985年,成立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专利管理处和专利服务中心。
2.职能
自治区科救灾自治区党委和人民委员会领导科乱挡业的参谋部,又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人民委员会主管科技事业的职能机构。
科委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制定自治区科技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领导全区科研机构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具体职能是:
·管理全区科学技术研究事业,并协助党中央各部门管理在本地区的科研机构,以便监督和保证国家和我区科技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完成;
·负责督促与检查各部门贯彻执行科学技术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
·根据我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任务和实际需要,制定我区科技规划及年度计划,并提出年度科研工作总结;
·组织我区各科学研究机构的协作配合,并负责组织与区外各科学研究机构之间进行学术交流;
·根据自治区生产建设的需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掌握部分科学事业机构经费及科学奖金,重点装备科研机构,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
·协同科联、科普及有关部门,积极宣传普及科技知识,总结群众先进经验,介绍推广各项科研成果;
·指导和协助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培养科技人才。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自治区科委的职能明确为:
·贯彻执行党的科技路线、方针政策;
·编制长远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对综合性的大型科研项目进行组织协调;
·对科研成果、发明创造组织鉴定、奖励和推广;
·培养、管理科技人才,壮大科技队伍;
·组织解决科研工作条件;
·管理直属单位,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对各业务系统的科研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组织重点科研项目的协作攻关。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自治区科委的职能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
·加强科技干部的管理、培训和使用,技术职称的评定和奖励工作;
·加强全区科技成果的收集、登记、鉴定、评奖、推广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专利法,负责全区专利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发明奖励条例》和科学技术保密条例,负责全区发明项目的审查申报;
·负责全区大型精密仪器、科学器材物资、科技三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会同有关部门,承办科技外事工作。
3.历任自治区科委负责人姓名及其任职时间
二、自治区直属部门科技管理机构
1958年,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之后,有些业务厅局也开始建立了科技管理机构,确定了专职科技管理干部。
20世纪70年代,自治区各业务主管部门相继建立了科技处(或科教处、技术处),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以及新产品试制、管理所属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等。
至20世纪80年代,设立科技管理机构的自治区委办厅局有:计委、经委、农委、建委、农业、林业、水利、农机、气象、地矿、冶金、煤炭、机械、电力、化工、轻工、交通、邮电、电子、建材、建工、环保、商业、医药卫生等。
一、自治区科技管理机构
1.机构沿革
1958年3月26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实行委员制。
主任委员:哈丰阿
副主任委员:胡昭衡、李继侗、胡尔钦
委员:克力更、张立范、佟树藩、周北峰、于北辰、沈三元、冀丕阳、额尔敦、陶克陶、木伦、刘其端、贡嘎、彭文和、金世琳、宝音达来、昊凤生、古儒扎布、那苏图、范先鼎、李蓬、周钧、胡科、戈瓦。
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专职办事机构定编37人,与自治区科学及及协会合署办公。办公地址在呼和浩特市中山东路团委妇联大楼。
后增补王文达、刘露洗为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科学工作室、科学普及室、技术工作室。不久,内部机构调整为3处1室,即自然科学处、技术处、人事处、办公室。
1958年6月2日,筹建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会(简称科联)。是年11月,自治区召开了全区第一次科普、科联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决定将科普、科联合并,成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1958年6月,还成立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简称社联)。科协、社联均由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领导管理。
1958年12月8日,成立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归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党组领导。李继侗、胡尔钦、秋浦任副院长。巴图由内蒙古军区转业后,与秋浦同任专职副院长。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的主要任务是:
·对全区科学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业务领导;
·进行对自治区生产建设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课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
·培养地方科技干部。
中国科学院内西欧定合下设物理、化学、植物、数学力学、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6个研究所和内蒙古科技图书馆,并将哲学、历史、语文3个研究所划归分院领导。
1959年2月,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改名为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自治区科委)。主任仍由自治区副主席哈丰阿兼任,另设专职副主任2人:王文达、刘露洗。同年5月,武达平任专职副主任。与此同时,内部机构设置调整为1室4处,即办公室、一处、二处、计划处、人事处。年底办公地址迁至新华大街人民银行楼内。
1959年6月,成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技术学校,隶属自治区科委领导。
1959年底至1960年初,自治区党委成立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办公室(简称双革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委,由自治区科委代管。
1960年3月,王文达被任命为科委主任,副主任为武达平、刘露洗。
1961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与内蒙古大学合署办公,分院迁至内蒙古大学。
1960年5月7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标准计量局成立,由自治区科委领导。
1961年7月,自治区进行机构精简。自治区科委内设机构缩简为1室2处,即办公室、业务处、人保处。
1962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撤消。为保存科技力量,保留内蒙古科技图书馆,归自治区科委管理领导。并在科学院分院各研究所中,抽调部分骨千,组织成立了综合研究所。综合研究所下设生物、化学、物理3个研究室,归自治区科委直接领导。
1965年,自治区直属机关成立了五大委。科委划归文教委员会领导。武达平同志任科委主任,刘露洗任副主任。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自治区科委逐步丧失职能管理能力。
1968年5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革命委员会生产建设指挥部设立科技组,工作人员5人,行使科委工作的职权。1971年,科技组归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生产建设指挥部计划局领导,主管科技计划、情报、地震等工作。办公地点在文化宫街16号。
1971年3月,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科技局。苏涛任局长,李桂春、博力克、石慧英、包正任副局长。科技局下设办公室、情报组、业务处、政治处、科普处。办公地址迁至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大院五号楼。
1973年1月8日,自治区科技局地震组改为地震队,归科技局领导。是年,成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器材服务处,后改名为科学器材公司。
1975年7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电子计算站成立。1978年10月,改名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电子计算中心。
1977年6月,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任命孔繁荣为科技局局长,李桂春、博力克、石慧英、包正为副局长,下设业务处、计划处、基建处、政治处、科普处、办公室。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恢复。
1977年10月,将自治区科技局恢复为自治区科委。于北辰任主任,孔繁荣、博力克为副主任。内部机构设置为办公室、政治处、综合处、工业处、农牧处、科普处、文教卫生处、条件处。
1978年2月16日,科委的科普处独立,恢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技术协会。
1978年11月,暴彦巴图被任命为科委主任,古韦、肇和斯图、博力克为副主任。内部机构设置为办公室、人事处、工业处、农牧处、文教卫生处、外事处、调研室、教育处。
1980年8月27日,地震队独立,成立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
1983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任命许令妊为科委主任,韩杏田、张舒志、谢仲元为副主任。内部机构设置为办公室、人事处、农牧处、工业处、条件财务处、科技管理处、科技外事处、科技干部管理处、成果处、政研室和机关党委。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新能源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委。同年自治区电子计算中心微电脑研究室独立,成立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微电脑技术研究所。内蒙古图书馆科技部划归科委领导。1985年,成立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专利管理处和专利服务中心。
2.职能
自治区科救灾自治区党委和人民委员会领导科乱挡业的参谋部,又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人民委员会主管科技事业的职能机构。
科委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制定自治区科技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领导全区科研机构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具体职能是:
·管理全区科学技术研究事业,并协助党中央各部门管理在本地区的科研机构,以便监督和保证国家和我区科技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完成;
·负责督促与检查各部门贯彻执行科学技术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
·根据我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任务和实际需要,制定我区科技规划及年度计划,并提出年度科研工作总结;
·组织我区各科学研究机构的协作配合,并负责组织与区外各科学研究机构之间进行学术交流;
·根据自治区生产建设的需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掌握部分科学事业机构经费及科学奖金,重点装备科研机构,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
·协同科联、科普及有关部门,积极宣传普及科技知识,总结群众先进经验,介绍推广各项科研成果;
·指导和协助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培养科技人才。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自治区科委的职能明确为:
·贯彻执行党的科技路线、方针政策;
·编制长远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对综合性的大型科研项目进行组织协调;
·对科研成果、发明创造组织鉴定、奖励和推广;
·培养、管理科技人才,壮大科技队伍;
·组织解决科研工作条件;
·管理直属单位,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对各业务系统的科研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组织重点科研项目的协作攻关。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自治区科委的职能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
·加强科技干部的管理、培训和使用,技术职称的评定和奖励工作;
·加强全区科技成果的收集、登记、鉴定、评奖、推广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专利法,负责全区专利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发明奖励条例》和科学技术保密条例,负责全区发明项目的审查申报;
·负责全区大型精密仪器、科学器材物资、科技三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会同有关部门,承办科技外事工作。
3.历任自治区科委负责人姓名及其任职时间
二、自治区直属部门科技管理机构
1958年,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之后,有些业务厅局也开始建立了科技管理机构,确定了专职科技管理干部。
20世纪70年代,自治区各业务主管部门相继建立了科技处(或科教处、技术处),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以及新产品试制、管理所属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等。
至20世纪80年代,设立科技管理机构的自治区委办厅局有:计委、经委、农委、建委、农业、林业、水利、农机、气象、地矿、冶金、煤炭、机械、电力、化工、轻工、交通、邮电、电子、建材、建工、环保、商业、医药卫生等。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