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工程”项目建设投资8.179亿元,建成校舍142.85万平方米,购置图书785.7万册、课桌凳41.85万单人套和价值6708万元的仪器设备。
1964—1996年部分年份全区小学校舍面积统计表
1964—1996年部分年份全区普通中学校舍面积统计表
1980—1996年部分年份全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面积统计表
1961—1986年部分年份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面积统计表
1990—1996年部分年份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面积统计表
二、设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中华民国时期,学校设备较简陋,图书、仪器等皆匮乏。《绥远省教育厅中华民国22年施政成绩报告》称:“查绥远省立各中小学校对于设备向极简陋,所有应用图书仪器等件类皆残缺不全,殊于学业进展影响甚巨,自非酌加添购不足以实习之用。”
针对学校设备的简陋情况,绥远省教育厅筹款为学校择要购置教学设备。《绥远省教育厅中华民国25年行政总报告》称:“充实中小学校设备事件之经过。查本案经本厅参照部定设备标准,并查酌各校实际情形,在本年度内,先为择要购置理化仪器、药品标本、模型、挂图等件,当经呈准由本厅经管学款项下筹拨2万元,专作充实各校设备之用。所有预定购置各件,大部均已运到,分发各校应用。其余一小部分,现仍继续积极添置,以应需要,而利教学。”
中华民国20年度(1931)绥远省中等学校重要设备统计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国家拨给一定的资金购置普通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外,还坚持勤俭办学、因陋就简的方针,采取群众募捐的办法增添教学仪器设备,鼓励师生动手制作一些教具和设备。
1959年初,内蒙古教学仪器社成立。1988年以后改称内蒙古教学仪器设备供应站,属县处级事业单位,专司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给。
1960年,自治区成立了内蒙古教学仪器厂。至1990年,全区共建立11个教学仪器厂,产品有124个品种。
内蒙古教学仪器设备供应站工作范围主要有3个方面:(1)教学仪器计划、供应管理,负责资金计划使用、仪器供应和销售等;(2)教学仪器的生产技术管理,负责试制、生产、鉴定、定价等;(3)实验室管理,负责教学仪器保管、检查、实验开设比率等。
20世纪50—60年代,教学仪器由国家统一调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教学设备破损、丢失严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级政府拨出专款用于大中小学教学设备的购置和“三室”建设。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教育厅每年划拨400万元(包括电教40万元),为全区普通教育学校配备教学仪器。
1982年,自治区成立了内蒙古电化教育馆。其工作职责是:负责基础教育电化教育工作的管理、指导;电化教育人员的培训;电化教育教材、资料的制作。
1983年,高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为775.5万元。当时,全区高校有实验室529个,房舍面积46 069平方米,实验仪器44 236台(件),仪器设备总值2764万元,应开实验679门、8797个、49 852小时,实际开出494门、5247个、37 682小时,实验个数开出率、门数开出率、时数开出率分别为72%、59.6%、75.6%。
1984—1986年,自治区加大了高校仪器设备投资力度,3年累计投资1895万元。至1986年年底,全区16所普通高校共有实验室629个,实验室面积63 199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59 236台(件),仪器设备总值5170万元,可开出实验759门、6579个、30 715小时,实验课开出率为80%,开出时数占应开时数的95%。参与实验工作的人员达2261人,其中,教师1519人,实验技术人员490人,工人和其他人员252人。
“六五”计划期间,自治区为中小学拨付教学仪器专款27 423万元,为全区首批重点中学、中等师范学校基本配齐了教学仪器(按旧标准,下同);重点中学配备率为85%,其他中学配备率为12%,小学配备率为2%。
1983年,全区各高等学校图书馆总面积为27 268平方米,仅几所老学校拥有面积不大的独立馆舍,其余学校均占用教学楼中的房间作为藏书阅览场所。内蒙古农牧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林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民族师院、包头师专、昭乌达蒙古族师专陆续建起了新图书馆。
1985年,全区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达到54 975平方米,相当于1983年的2倍多,有阅览座位7000多个。内蒙古师范大学新建图书馆楼面积10 000多平方米。内蒙古大学继已有5000平方米的图书馆之后,又新建10 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楼。内蒙古工学院图书馆楼的投资业已核定。随着馆舍面积的扩大和图书资料投资的增加,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也明显增多,藏书达493万册,比1982年增加129万册,增长30%。藏书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图书馆工作人员708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38人,占43.3%。
1985—1986年,全区共投资2000余万元,为700余所中学建起实验室和仪器库,完成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1986年6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教育厅召开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讨论和制订实验室建设规划。
1987—1990年全区教育事业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和新增固定资产统计表
1987—1990年全区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和新增固定资产统计表
1988年,全区高校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8468.13万元,图书近500万册。
1990年,全区中小学添置的课桌凳达97万单人套。
“七五”计划期间,全区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投资2258万元,其中盟市自筹1000多万元(包括“六五”计划期间)。教学仪器配备情况为:全区高中、完中已基本配齐,初中配备率为24%,小学配备率为12%,匹配校为24%。其中,少数民族学校优先配备,高中、完中基本配齐,初中配备率为34%,小学配备率为14%。
1994年,全区购置各种教学仪器13万台(件),支出金额2020万元;购置图书资料147万册,支出金额748万元。
1995年,全区购置各种教学仪器18.2万台(件),支出金额3382万元;购置图书资料247.1万册,支出金额1122万元。
1997年,全区购置各种教学仪器57.1万台(件),支出金额1亿多元;购置图书资料371.6万册,支出金额2120.2万元。
1998年,全区理科教学仪器设备按规定标准配备的学校比例分别为:普通中学57.5%,职业中学41.6%,小学46.7%,分别较上年提高了12.6、12.1和8.9个百分点;中小学新增图书233.16万册,生均图书小学6.86册,普通初中8.27册,普通高中23.08册,职业中学10.64册;图书配备达标学校比例为:普通中学55.6%,职业中学39.4%,小学54.5%,分别较上年提高15.5、11.7和11.5个百分点。
1999年,全区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小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按规定标准配备的学校比例分别为:64.8%、53.1%和55.2%,分别较上年提高7.3、11.5和8.5个百分点;中小学新增图书243.45万册,生均图书小学8.63册,普通初中10.48册,普通高中21.6册,职业中学11.43册。图书配备达标学校比例为:普通中学66.8%,职业中学49.9%,小学66.3%,分别较上年提高11.2、10.5和11.8个百分点。教学分组实验达标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小学分别为1128所、220所和6354所,分别占学校总数的65.9%、49.7%和58.6%,分别比上年提高7.8、10.9和11.3个百分点。
2000年,全区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小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按规定标准配备的学校比例分别为69.8%、61.9%和59.8%,分别比上年提高5.0、8.8和4.6个百分点;中小学新增图书463.8万册,生均图书小学10.37册,普通初中11.72册,普通高中21.15册,职业中学16.31册。图书配备达标学校比例为:普通中学72.52%,职业中学58.12%,小学73.85%,分别较上年提高5.7、8.2和7.6个百分点。教学分组实验达标的普通中学1222所、职业中学247所、小学6485所,分别占学校总数的71.6%、58.1%和63.9%,分别比上年提高了5.7、8.4和5.3个百分点。
①自《中国教育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2000年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工程”项目建设投资8.179亿元,建成校舍142.85万平方米,购置图书785.7万册、课桌凳41.85万单人套和价值6708万元的仪器设备。
1964—1996年部分年份全区小学校舍面积统计表
1964—1996年部分年份全区普通中学校舍面积统计表
1980—1996年部分年份全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面积统计表
1961—1986年部分年份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面积统计表
1990—1996年部分年份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面积统计表
二、设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中华民国时期,学校设备较简陋,图书、仪器等皆匮乏。《绥远省教育厅中华民国22年施政成绩报告》称:“查绥远省立各中小学校对于设备向极简陋,所有应用图书仪器等件类皆残缺不全,殊于学业进展影响甚巨,自非酌加添购不足以实习之用。”
针对学校设备的简陋情况,绥远省教育厅筹款为学校择要购置教学设备。《绥远省教育厅中华民国25年行政总报告》称:“充实中小学校设备事件之经过。查本案经本厅参照部定设备标准,并查酌各校实际情形,在本年度内,先为择要购置理化仪器、药品标本、模型、挂图等件,当经呈准由本厅经管学款项下筹拨2万元,专作充实各校设备之用。所有预定购置各件,大部均已运到,分发各校应用。其余一小部分,现仍继续积极添置,以应需要,而利教学。”
中华民国20年度(1931)绥远省中等学校重要设备统计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国家拨给一定的资金购置普通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外,还坚持勤俭办学、因陋就简的方针,采取群众募捐的办法增添教学仪器设备,鼓励师生动手制作一些教具和设备。
1959年初,内蒙古教学仪器社成立。1988年以后改称内蒙古教学仪器设备供应站,属县处级事业单位,专司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给。
1960年,自治区成立了内蒙古教学仪器厂。至1990年,全区共建立11个教学仪器厂,产品有124个品种。
内蒙古教学仪器设备供应站工作范围主要有3个方面:(1)教学仪器计划、供应管理,负责资金计划使用、仪器供应和销售等;(2)教学仪器的生产技术管理,负责试制、生产、鉴定、定价等;(3)实验室管理,负责教学仪器保管、检查、实验开设比率等。
20世纪50—60年代,教学仪器由国家统一调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教学设备破损、丢失严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级政府拨出专款用于大中小学教学设备的购置和“三室”建设。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教育厅每年划拨400万元(包括电教40万元),为全区普通教育学校配备教学仪器。
1982年,自治区成立了内蒙古电化教育馆。其工作职责是:负责基础教育电化教育工作的管理、指导;电化教育人员的培训;电化教育教材、资料的制作。
1983年,高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为775.5万元。当时,全区高校有实验室529个,房舍面积46 069平方米,实验仪器44 236台(件),仪器设备总值2764万元,应开实验679门、8797个、49 852小时,实际开出494门、5247个、37 682小时,实验个数开出率、门数开出率、时数开出率分别为72%、59.6%、75.6%。
1984—1986年,自治区加大了高校仪器设备投资力度,3年累计投资1895万元。至1986年年底,全区16所普通高校共有实验室629个,实验室面积63 199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59 236台(件),仪器设备总值5170万元,可开出实验759门、6579个、30 715小时,实验课开出率为80%,开出时数占应开时数的95%。参与实验工作的人员达2261人,其中,教师1519人,实验技术人员490人,工人和其他人员252人。
“六五”计划期间,自治区为中小学拨付教学仪器专款27 423万元,为全区首批重点中学、中等师范学校基本配齐了教学仪器(按旧标准,下同);重点中学配备率为85%,其他中学配备率为12%,小学配备率为2%。
1983年,全区各高等学校图书馆总面积为27 268平方米,仅几所老学校拥有面积不大的独立馆舍,其余学校均占用教学楼中的房间作为藏书阅览场所。内蒙古农牧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林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民族师院、包头师专、昭乌达蒙古族师专陆续建起了新图书馆。
1985年,全区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达到54 975平方米,相当于1983年的2倍多,有阅览座位7000多个。内蒙古师范大学新建图书馆楼面积10 000多平方米。内蒙古大学继已有5000平方米的图书馆之后,又新建10 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楼。内蒙古工学院图书馆楼的投资业已核定。随着馆舍面积的扩大和图书资料投资的增加,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也明显增多,藏书达493万册,比1982年增加129万册,增长30%。藏书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图书馆工作人员708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38人,占43.3%。
1985—1986年,全区共投资2000余万元,为700余所中学建起实验室和仪器库,完成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1986年6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教育厅召开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讨论和制订实验室建设规划。
1987—1990年全区教育事业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和新增固定资产统计表
1987—1990年全区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和新增固定资产统计表
1988年,全区高校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8468.13万元,图书近500万册。
1990年,全区中小学添置的课桌凳达97万单人套。
“七五”计划期间,全区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投资2258万元,其中盟市自筹1000多万元(包括“六五”计划期间)。教学仪器配备情况为:全区高中、完中已基本配齐,初中配备率为24%,小学配备率为12%,匹配校为24%。其中,少数民族学校优先配备,高中、完中基本配齐,初中配备率为34%,小学配备率为14%。
1994年,全区购置各种教学仪器13万台(件),支出金额2020万元;购置图书资料147万册,支出金额748万元。
1995年,全区购置各种教学仪器18.2万台(件),支出金额3382万元;购置图书资料247.1万册,支出金额1122万元。
1997年,全区购置各种教学仪器57.1万台(件),支出金额1亿多元;购置图书资料371.6万册,支出金额2120.2万元。
1998年,全区理科教学仪器设备按规定标准配备的学校比例分别为:普通中学57.5%,职业中学41.6%,小学46.7%,分别较上年提高了12.6、12.1和8.9个百分点;中小学新增图书233.16万册,生均图书小学6.86册,普通初中8.27册,普通高中23.08册,职业中学10.64册;图书配备达标学校比例为:普通中学55.6%,职业中学39.4%,小学54.5%,分别较上年提高15.5、11.7和11.5个百分点。
1999年,全区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小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按规定标准配备的学校比例分别为:64.8%、53.1%和55.2%,分别较上年提高7.3、11.5和8.5个百分点;中小学新增图书243.45万册,生均图书小学8.63册,普通初中10.48册,普通高中21.6册,职业中学11.43册。图书配备达标学校比例为:普通中学66.8%,职业中学49.9%,小学66.3%,分别较上年提高11.2、10.5和11.8个百分点。教学分组实验达标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小学分别为1128所、220所和6354所,分别占学校总数的65.9%、49.7%和58.6%,分别比上年提高7.8、10.9和11.3个百分点。
2000年,全区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小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按规定标准配备的学校比例分别为69.8%、61.9%和59.8%,分别比上年提高5.0、8.8和4.6个百分点;中小学新增图书463.8万册,生均图书小学10.37册,普通初中11.72册,普通高中21.15册,职业中学16.31册。图书配备达标学校比例为:普通中学72.52%,职业中学58.12%,小学73.85%,分别较上年提高5.7、8.2和7.6个百分点。教学分组实验达标的普通中学1222所、职业中学247所、小学6485所,分别占学校总数的71.6%、58.1%和63.9%,分别比上年提高了5.7、8.4和5.3个百分点。
①自《中国教育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