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研究员领衔的保护性农业创新团队科技成果,荣获首届“豪丰杯”农机成果推广大赛优胜奖。
“豪丰杯”农机成果推广大赛由中国农机化导报等有关方面组织,于2024年11月启动,得到全国农机行业各方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共有来自全国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农机生产企业30余项农机科技成果入围。最终保护性农业创新团队主持完成的“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地力培育关键技术与装备”成果脱颖而出,入选大赛十强。大赛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陈学庚研究员为团队代表路战远研究员颁发证书和奖牌。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保护性农业创新团队长期从事农田生态与地力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农田风蚀防治、地力定向培育和耕地产能提升等重大科技难题,创建了北方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保—养—用”一体化理论与技术体系,在农田风蚀防治与地力培育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支撑了国家耕地质量和大面积单产提升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实现了我国农牧交错区农田生态保护和产能提升的双跨越。成果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与模式13项,在内蒙古、甘肃、吉林等六省区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粮食260亿斤,农业增收280亿元。团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内蒙古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内蒙古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5年3月,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研究员领衔的保护性农业创新团队科技成果,荣获首届“豪丰杯”农机成果推广大赛优胜奖。
“豪丰杯”农机成果推广大赛由中国农机化导报等有关方面组织,于2024年11月启动,得到全国农机行业各方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共有来自全国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农机生产企业30余项农机科技成果入围。最终保护性农业创新团队主持完成的“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地力培育关键技术与装备”成果脱颖而出,入选大赛十强。大赛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陈学庚研究员为团队代表路战远研究员颁发证书和奖牌。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保护性农业创新团队长期从事农田生态与地力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农田风蚀防治、地力定向培育和耕地产能提升等重大科技难题,创建了北方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保—养—用”一体化理论与技术体系,在农田风蚀防治与地力培育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支撑了国家耕地质量和大面积单产提升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实现了我国农牧交错区农田生态保护和产能提升的双跨越。成果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与模式13项,在内蒙古、甘肃、吉林等六省区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粮食260亿斤,农业增收280亿元。团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内蒙古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内蒙古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