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88年出版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自然保护纲要》提供的数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土地总面积为11 506.52万公顷。其中,耕地688.8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99﹪;园地3.2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0.03﹪;林地1 664.2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4.46﹪;草地6 909.2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0.0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6.
根据《20世纪末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研究》成果显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国土总面积为11 526.
根据遥感调查提供的数字,全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为436万公顷。其中,在农业景观中水土流失面积210.35万公顷;在草原景观中流失面积164.14万公顷;在荒漠景观中水土流失面积28.90万公顷;在森林景观中水土流失面积2.98万公顷。
根据遥感调查结果,全区土地盐渍化景观面积约为210万公顷,其中,草原景观盐渍化面积44.96万公顷;荒漠景观盐渍化面积49.93万公顷;农业景观盐渍化面积115.42万公顷。与20世纪80年代的数据相比减少了
在盐渍化农田景观中,巴彦淖尔市(巴盟)河套灌区为65.
由于受地理、气候及土壤条件的影响,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土地盐渍化与西部地区不尽相同,呈盐渍化、沙化复合体形式存在。20世纪80年代虽然土地盐渍化现象在该区低地较普遍,但盐渍化程度轻,盐分积累单一,以苏打盐渍化为主,危害严重的盐渍化土地并不多见,但到了90年代,由于受人为及气象等因素影响,这个区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
从总体上看,自治区土地盐渍化景观面积西部大于东部,这是地区特点所决定的。虽然西部土地盐渍化现象仍将长期存在,但是水利配套工程的实施使排灌趋于平衡所带来的良性循环,使盐渍化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东部地区虽不及西部地区盐渍化土地面积大,但受人为干预加之气候条件影响,很有可能朝着继续扩大的方向发展。
根据遥感调查结果,在全区的荒漠景观中,分布着由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及库布齐沙带(西段)等组成的沙漠,其面积为831万公顷。其中,固定沙丘沙漠面积为265万公顷,占沙漠景观的32﹪;半流动沙丘沙漠面积为126万公顷,占沙漠景观面积的15﹪;流动沙丘沙漠面积最大,为440万公顷,占沙漠景观的53﹪。
从沙漠景观面积变化情况来看,与20世纪80年代遥感调查数据资料相比,全区沙漠面积增加了112万公顷,平均每年增加8.
从遥感调查结果看,自治区农业景观总面积为1 62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4.1﹪。在农业景观中,坡耕地景观面积最大,为465万公顷;旱地景观位于第二位,面积为374万公顷;水浇地景观为300万公顷;水田景观为26万公顷;田林混合景观192万公顷;草田混合景观148万公顷;盐化农田景观115万公顷;较大面积的撂荒地景观
从农业景观的分布情况来看,通辽(哲盟)、赤峰、乌兰察布市(乌盟)的面积最大,分别为267.
自治区农业景观生态类型统计表
表7-1
景观编码 |
景观名称 |
面积/hm2 |
占森林面积(﹪) |
51010400 |
低山丘陵坡耕地景观 |
2 493 906.607 |
15.37 |
51010405 |
低山丘陵侵蚀坡耕地景观 |
1 051 655.711 |
6.48 |
51010600 |
黄土丘陵坡耕地景观 |
335 831.169 |
2.07 |
51010605 |
黄土丘陵侵蚀坡耕地景观 |
772 059.169 |
4.76 |
51020700 |
高平原旱地景观 |
1 571 931.333 |
9.69 |
51020707 |
高平原风蚀沙化旱地景观 |
296 486.843 |
1.83 |
51020800 |
平原旱地景观 |
1 429 299.999 |
8.81 |
51031107 |
沙地风蚀沙化旱田景观 |
284 305.514 |
1.75 |
51031200 |
坨甸旱田景观 |
159 532.792 |
0.98 |
51040000 |
草田混合景观 |
275 562.396 |
1.70 |
51040600 |
黄土丘陵草田混合景观 |
2 304.574 |
0.01 |
51050500 |
丘陵七草三田混合景观 |
231 442.526 |
1.43 |
51050700 |
高平原七草三田混合景观 |
40 204.849 |
0.25 |
51051107 |
沙地风蚀沙化七草三田混合景观 |
33 326.331 |
0.20 |
51051200 |
坨甸七草三田混合景观 |
15 831.186 |
0.10 |
51060500 |
丘陵六草四田混合景观 |
177 187.358 |
1.09 |
51060700 |
高平原六草四田混合景观 |
1 439.824 |
0.01 |
51060800 |
平原六草四田混合景观 |
14 138.620 |
0.09 |
51070500 |
丘陵草田均匀混合景观 |
135 154.363 |
0.83 |
51070700 |
高平原草田均匀混合景观 |
5 767.892 |
0.04 |
51070800 |
平原草田均匀混合景观 |
7 705.633 |
0.05 |
51090618 |
黄土丘陵沟壑四草三田三林混合景观 |
279 768.302 |
1.72 |
51091200 |
坨甸四草三田三林混合景观 |
26 647.689 |
0.16 |
51100500 |
丘陵八草二田混合景观 |
70 696.232 |
0.44 |
51110500 |
丘陵九草一田混合景观 |
27 018.005 |
0.17 |
51120000 |
四草六田混合景观 |
4 026.053 |
0.02 |
51120500 |
丘陵四草六田混合景观 |
11 495.218 |
0.07 |
51130500 |
丘陵三草七田混合景观 |
44 639.494 |
0.28 |
51150400 |
低山丘陵一草九田混合景观 |
71 157.655 |
0.44 |
52000000 |
田林混合景观 |
1 859 970.462 |
11.46 |
52010000 |
六田本林混合景观 |
23 681.593 |
0.15 |
52030000 |
八田二林混合景观 |
4 406.459 |
0.03 |
52060000 |
四田六林混合景观 |
17 301.134 |
0.11 |
52070000 |
三田七林混合景观 |
16 028.803 |
0.10 |
52080000 |
二田八林混合景观 |
1 135.766 |
0.01 |
53000000 |
水浇地景观 |
2 859 785.352 |
17.62 |
53010700 |
高平原农田湿地混合景观 |
135 529.013 |
0.84 |
54000000 |
水田景观 |
256 777.040 |
1.58 |
55000000 |
盐化农田景观(4:6) |
417 406.932 |
2.57 |
55020000 |
中度盐化农田景观(3:7) |
253 056.120 |
1.56 |
55030000 |
轻度盐化农田景观(2:8) |
483 700.595 |
2.98 |
56000000 |
撂荒地景观 |
31 014.230 |
0.19 |
合计 |
|
16 230 226.836 |
100.00 |
内蒙古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和贺兰山山地。据遥感调查森林面积为1 518万公顷,加上森林区以外的成片人工林126万公顷,总面积为1 644万公顷,占自治区总面积的14.3﹪。其中阔叶林面积最大,为411万公顷;其次是针叶林,面积为338万公顷;排在第三位的是针阔混交林,面积为274万公顷;灌木林排在第四位,面积为244万公顷;采伐或火烧迹地的面积仅次于灌木林,达到238万公顷;疏林和受损林地面积较小,分别为
由于近些年森林的过度采伐,森林的防护和调节功能降低,暴雨和洪水频繁,林区的水土流失加剧。虽然在森林景观中受破坏面积较小,不到1﹪,但森林的质量和生态功能在下降。森林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对其他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如作为呼伦贝尔草原和松嫩平原、科尔沁草原生态屏障的大兴安岭林区,是内蒙古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分布的区域,森林面积占全区森林面积的70﹪~80﹪,木材蓄积量达8.
内蒙古草原景观,根据遥感调查,面积达4 135万公顷。其中典型草原景观占首位,面积为1 783万公顷,占草原景观面积的43﹪;沙地草原景观排列第二位,面积为898万公顷,占22﹪;森林草原景观和荒漠草原景观的面积相近,前者为748万公顷,占18﹪,后者为705万公顷,占17﹪。
在沙地草原景观中,固定沙地面积最大,为536万公顷(占59.69﹪),半固定沙地面积为214万公顷(占23.83﹪),流动沙地面积为148万公顷(占16.48﹪)。
由于人口增加,牲畜头数猛增和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内蒙古草原牧区土地退化、沙化、地表呈裸露、半裸露状态,优势牧草的减少,草地覆盖防风、护土、涵养水源的综合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枯竭,鼠虫害、沙尘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资源优势削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使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呈现总体健康水平不佳的态势。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景观是内亚荒漠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集中连片的展布在阿拉善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向西与河西走廊荒漠、南疆荒漠、北疆荒漠以及北面的蒙古阿尔泰戈壁荒漠联结为一个整体,构成亚洲中部内陆腹地一个独特的超旱生生态系统,通称为内亚戈壁荒漠区。阿拉善荒漠区总面积为830.
根据1988年出版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自然保护纲要》提供的数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土地总面积为11 506.52万公顷。其中,耕地688.8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99﹪;园地3.2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0.03﹪;林地1 664.2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4.46﹪;草地6 909.2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0.0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6.
根据《20世纪末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研究》成果显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国土总面积为11 526.
根据遥感调查提供的数字,全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为436万公顷。其中,在农业景观中水土流失面积210.35万公顷;在草原景观中流失面积164.14万公顷;在荒漠景观中水土流失面积28.90万公顷;在森林景观中水土流失面积2.98万公顷。
根据遥感调查结果,全区土地盐渍化景观面积约为210万公顷,其中,草原景观盐渍化面积44.96万公顷;荒漠景观盐渍化面积49.93万公顷;农业景观盐渍化面积115.42万公顷。与20世纪80年代的数据相比减少了
在盐渍化农田景观中,巴彦淖尔市(巴盟)河套灌区为65.
由于受地理、气候及土壤条件的影响,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土地盐渍化与西部地区不尽相同,呈盐渍化、沙化复合体形式存在。20世纪80年代虽然土地盐渍化现象在该区低地较普遍,但盐渍化程度轻,盐分积累单一,以苏打盐渍化为主,危害严重的盐渍化土地并不多见,但到了90年代,由于受人为及气象等因素影响,这个区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
从总体上看,自治区土地盐渍化景观面积西部大于东部,这是地区特点所决定的。虽然西部土地盐渍化现象仍将长期存在,但是水利配套工程的实施使排灌趋于平衡所带来的良性循环,使盐渍化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东部地区虽不及西部地区盐渍化土地面积大,但受人为干预加之气候条件影响,很有可能朝着继续扩大的方向发展。
根据遥感调查结果,在全区的荒漠景观中,分布着由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及库布齐沙带(西段)等组成的沙漠,其面积为831万公顷。其中,固定沙丘沙漠面积为265万公顷,占沙漠景观的32﹪;半流动沙丘沙漠面积为126万公顷,占沙漠景观面积的15﹪;流动沙丘沙漠面积最大,为440万公顷,占沙漠景观的53﹪。
从沙漠景观面积变化情况来看,与20世纪80年代遥感调查数据资料相比,全区沙漠面积增加了112万公顷,平均每年增加8.
从遥感调查结果看,自治区农业景观总面积为1 62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4.1﹪。在农业景观中,坡耕地景观面积最大,为465万公顷;旱地景观位于第二位,面积为374万公顷;水浇地景观为300万公顷;水田景观为26万公顷;田林混合景观192万公顷;草田混合景观148万公顷;盐化农田景观115万公顷;较大面积的撂荒地景观
从农业景观的分布情况来看,通辽(哲盟)、赤峰、乌兰察布市(乌盟)的面积最大,分别为267.
自治区农业景观生态类型统计表
表7-1
景观编码 |
景观名称 |
面积/hm2 |
占森林面积(﹪) |
51010400 |
低山丘陵坡耕地景观 |
2 493 906.607 |
15.37 |
51010405 |
低山丘陵侵蚀坡耕地景观 |
1 051 655.711 |
6.48 |
51010600 |
黄土丘陵坡耕地景观 |
335 831.169 |
2.07 |
51010605 |
黄土丘陵侵蚀坡耕地景观 |
772 059.169 |
4.76 |
51020700 |
高平原旱地景观 |
1 571 931.333 |
9.69 |
51020707 |
高平原风蚀沙化旱地景观 |
296 486.843 |
1.83 |
51020800 |
平原旱地景观 |
1 429 299.999 |
8.81 |
51031107 |
沙地风蚀沙化旱田景观 |
284 305.514 |
1.75 |
51031200 |
坨甸旱田景观 |
159 532.792 |
0.98 |
51040000 |
草田混合景观 |
275 562.396 |
1.70 |
51040600 |
黄土丘陵草田混合景观 |
2 304.574 |
0.01 |
51050500 |
丘陵七草三田混合景观 |
231 442.526 |
1.43 |
51050700 |
高平原七草三田混合景观 |
40 204.849 |
0.25 |
51051107 |
沙地风蚀沙化七草三田混合景观 |
33 326.331 |
0.20 |
51051200 |
坨甸七草三田混合景观 |
15 831.186 |
0.10 |
51060500 |
丘陵六草四田混合景观 |
177 187.358 |
1.09 |
51060700 |
高平原六草四田混合景观 |
1 439.824 |
0.01 |
51060800 |
平原六草四田混合景观 |
14 138.620 |
0.09 |
51070500 |
丘陵草田均匀混合景观 |
135 154.363 |
0.83 |
51070700 |
高平原草田均匀混合景观 |
5 767.892 |
0.04 |
51070800 |
平原草田均匀混合景观 |
7 705.633 |
0.05 |
51090618 |
黄土丘陵沟壑四草三田三林混合景观 |
279 768.302 |
1.72 |
51091200 |
坨甸四草三田三林混合景观 |
26 647.689 |
0.16 |
51100500 |
丘陵八草二田混合景观 |
70 696.232 |
0.44 |
51110500 |
丘陵九草一田混合景观 |
27 018.005 |
0.17 |
51120000 |
四草六田混合景观 |
4 026.053 |
0.02 |
51120500 |
丘陵四草六田混合景观 |
11 495.218 |
0.07 |
51130500 |
丘陵三草七田混合景观 |
44 639.494 |
0.28 |
51150400 |
低山丘陵一草九田混合景观 |
71 157.655 |
0.44 |
52000000 |
田林混合景观 |
1 859 970.462 |
11.46 |
52010000 |
六田本林混合景观 |
23 681.593 |
0.15 |
52030000 |
八田二林混合景观 |
4 406.459 |
0.03 |
52060000 |
四田六林混合景观 |
17 301.134 |
0.11 |
52070000 |
三田七林混合景观 |
16 028.803 |
0.10 |
52080000 |
二田八林混合景观 |
1 135.766 |
0.01 |
53000000 |
水浇地景观 |
2 859 785.352 |
17.62 |
53010700 |
高平原农田湿地混合景观 |
135 529.013 |
0.84 |
54000000 |
水田景观 |
256 777.040 |
1.58 |
55000000 |
盐化农田景观(4:6) |
417 406.932 |
2.57 |
55020000 |
中度盐化农田景观(3:7) |
253 056.120 |
1.56 |
55030000 |
轻度盐化农田景观(2:8) |
483 700.595 |
2.98 |
56000000 |
撂荒地景观 |
31 014.230 |
0.19 |
合计 |
|
16 230 226.836 |
100.00 |
内蒙古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和贺兰山山地。据遥感调查森林面积为1 518万公顷,加上森林区以外的成片人工林126万公顷,总面积为1 644万公顷,占自治区总面积的14.3﹪。其中阔叶林面积最大,为411万公顷;其次是针叶林,面积为338万公顷;排在第三位的是针阔混交林,面积为274万公顷;灌木林排在第四位,面积为244万公顷;采伐或火烧迹地的面积仅次于灌木林,达到238万公顷;疏林和受损林地面积较小,分别为
由于近些年森林的过度采伐,森林的防护和调节功能降低,暴雨和洪水频繁,林区的水土流失加剧。虽然在森林景观中受破坏面积较小,不到1﹪,但森林的质量和生态功能在下降。森林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对其他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如作为呼伦贝尔草原和松嫩平原、科尔沁草原生态屏障的大兴安岭林区,是内蒙古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分布的区域,森林面积占全区森林面积的70﹪~80﹪,木材蓄积量达8.
内蒙古草原景观,根据遥感调查,面积达4 135万公顷。其中典型草原景观占首位,面积为1 783万公顷,占草原景观面积的43﹪;沙地草原景观排列第二位,面积为898万公顷,占22﹪;森林草原景观和荒漠草原景观的面积相近,前者为748万公顷,占18﹪,后者为705万公顷,占17﹪。
在沙地草原景观中,固定沙地面积最大,为536万公顷(占59.69﹪),半固定沙地面积为214万公顷(占23.83﹪),流动沙地面积为148万公顷(占16.48﹪)。
由于人口增加,牲畜头数猛增和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内蒙古草原牧区土地退化、沙化、地表呈裸露、半裸露状态,优势牧草的减少,草地覆盖防风、护土、涵养水源的综合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枯竭,鼠虫害、沙尘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资源优势削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使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呈现总体健康水平不佳的态势。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景观是内亚荒漠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集中连片的展布在阿拉善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向西与河西走廊荒漠、南疆荒漠、北疆荒漠以及北面的蒙古阿尔泰戈壁荒漠联结为一个整体,构成亚洲中部内陆腹地一个独特的超旱生生态系统,通称为内亚戈壁荒漠区。阿拉善荒漠区总面积为830.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