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合理确定本地区村庄布局,分类确定建设规划,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约束力。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专项规划编制或修编,鼓励“多规合一”。
二是推进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加强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根据村庄分布、转运距离、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方式。全面建立嘎查村保洁员队伍。深入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
三是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以旗县(市、区)为单位,合理布局全域污水治理设施,重点解决人口密集地区、环境敏感地区、水源地保护区村庄等地的污水治理问题。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模式。
四是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根据各地实际,科学确定农村牧区厕所建设改造标准,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五是提升村容村貌。改善村庄公共环境,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拆除残垣断壁。开展庭院环境整治,解决脏乱差问题,发展庭院经济,实现村容村貌和农牧民收入双提升。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文物、古建筑保护力度。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到2020年,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
一是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合理确定本地区村庄布局,分类确定建设规划,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约束力。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专项规划编制或修编,鼓励“多规合一”。
二是推进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加强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根据村庄分布、转运距离、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方式。全面建立嘎查村保洁员队伍。深入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
三是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以旗县(市、区)为单位,合理布局全域污水治理设施,重点解决人口密集地区、环境敏感地区、水源地保护区村庄等地的污水治理问题。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模式。
四是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根据各地实际,科学确定农村牧区厕所建设改造标准,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五是提升村容村貌。改善村庄公共环境,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拆除残垣断壁。开展庭院环境整治,解决脏乱差问题,发展庭院经济,实现村容村貌和农牧民收入双提升。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文物、古建筑保护力度。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到2020年,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