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年鉴检索系统除了目录、索引外,还有参见、编辑说明、书眉、辑封、大事记、文摘等。其中,大事记为“纵”,目录为“横”,文摘为“点”,索引是“面”,参见成“网”,书眉成“线”。它们共同构成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网线互动的完备而高效的检索系统,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检索渠道。
一、参见系统
地方综合年鉴大都是一件千手裁缝的“百衲衣”。人手众多的编写队伍,旷日持久的编纂时间,卷帙浩繁的篇幅,多环节的编辑流程,容易造成内容的交叉、重复、遗漏等现象。如果设计了参见系统,就可对内容进行反查,从而发现问题,纠正失误。参见系统既是检索手段,也是编辑手段,能够使条目内容精练,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参见系统还能构建各个主题、条目、栏目之间的关系,使之系统化、网络化。一个完善的参见系统不仅能给读者带来很多方便,能充分发挥地方综合年鉴的使用功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着全书的框架结构。
(一)横向参见
1.正文参见
地方综合年鉴对全书内容进行分类编排,难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内容并不能单纯地归类到某一个类目或分目之下,而是在两个甚至多个类目都有涉及;或是同一个内容既可以归类到甲类目中,也可以归类到乙类目中。如果建立横向参见系统,就为读者详细了解该类内容提供了指南,增加了渠道。如《南京年鉴(2013)》第88页城市建设与管理类目中的条目“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揭牌”,括注“参见‘交通运输’类目,第188页”。再如《武进年鉴(2013)》产业园区类目中的条目“蠡河综合市场对外营业”标注“参见第358页‘镇(街道)情要览’类目同名条目”。
2.文与图表参见
文图表并茂是现代年鉴的一大特点。为避免数字的文字化,使读者一目了然,凡是能用图或表记载的应该使用图表。对于要记载的内容资料,文字中点到为止,详情“参见某图或某表”。因为图表比较醒目,“参见”二字也可以省略。
(二)纵向参见
地方综合年鉴前后卷之间,框架基本稳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框架也会进行调整,做到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达到新的稳定。通过逐年编写,会遇到前后内容重复问题。
1.一次文献的参见
地方综合年鉴一般都收录一定数量的一次文献,如党委、政府工作报告,法规规章,重要政策,发展规划,实施纲要,等等。这些文献对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会起相当长时间的作用,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文献出台之后年年登载。文献登载以后再出版的地方综合年鉴,凡内容涉及以前的文献资料,均可采用参见办法处理。
2.人物简介的参见
(1)本地区党政领导人的简介。地方综合年鉴一般在人物类目下设人物简介,记载本地区党政负责人的更替。一是记载年度新任领导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任职简历;二是记载五年一度的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换届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领导人员的简历。在同一卷年鉴中,由于领导人员的交叉任职或兼职而出现的重复记载内容,可采取横向参见的办法处理。对于在不同年份的年鉴中记载同一领导人员,则需要采取纵向参见的方法,即只记载新的职务变动情况,其他基本情况参见以前某卷某页。如《安徽年鉴(2013)》人物类目所含条目“李斌”:“李斌,女,1954年生,辽宁抚顺人……2011年12月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代省长、党组书记;2012年2月任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中共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详见《安徽年鉴》2012年卷第314页)”再如《镇江年鉴(2013)》人物类目所含“市级新任党政军领导”中李国忠(政协主席)、李雪峰(市委常委、秘书长)、曹寅(军分区司令员)的简历,分别参见该年鉴2011年卷、2012年卷。
(2)其他人物的简介。地方综合年鉴中人物简介收录的人物,有些是一次性的,比如逝世人物;有些则是多次性的,比如,某高校教授前年因成果突出获国家科技大奖,年鉴要予以记载,上年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年鉴还要记载,下年又被评为“十大杰出人物”,年鉴仍需要记载。每年在人物简介中都将同一个人物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就显得啰唆。如果用纵向参见的方法解决,就会两全其美,既简化了文字,又给读者想了解详细情况提供了线索。如《镇江年鉴(2013)》人物类目记述模范人物杨周鑫、赵曙勤的简介,分别参见该年鉴2011年卷第317页、316页。再如《南京年鉴(2013)》人物类目记述体育竞赛优胜者陈若琳、蔡赟、傅桃英、雷丽娜的简介,分别参见该年鉴2009年卷、2010年卷、2012年卷相关页码。
3.基本情况的参见
地方综合年鉴中的基本情况介绍,散落在“概览”(或概况、概述、概貌等)与各相关部类,是相对稳定的、固化为知识的内容。一般来说,第一次登载介绍得详细,再次登载介绍得简单。介绍得简单的地方可用参见的办法,标出介绍得详细的年鉴的卷号、页码。
地方综合年鉴检索系统除了目录、索引外,还有参见、编辑说明、书眉、辑封、大事记、文摘等。其中,大事记为“纵”,目录为“横”,文摘为“点”,索引是“面”,参见成“网”,书眉成“线”。它们共同构成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网线互动的完备而高效的检索系统,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检索渠道。
一、参见系统
地方综合年鉴大都是一件千手裁缝的“百衲衣”。人手众多的编写队伍,旷日持久的编纂时间,卷帙浩繁的篇幅,多环节的编辑流程,容易造成内容的交叉、重复、遗漏等现象。如果设计了参见系统,就可对内容进行反查,从而发现问题,纠正失误。参见系统既是检索手段,也是编辑手段,能够使条目内容精练,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参见系统还能构建各个主题、条目、栏目之间的关系,使之系统化、网络化。一个完善的参见系统不仅能给读者带来很多方便,能充分发挥地方综合年鉴的使用功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着全书的框架结构。
(一)横向参见
1.正文参见
地方综合年鉴对全书内容进行分类编排,难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内容并不能单纯地归类到某一个类目或分目之下,而是在两个甚至多个类目都有涉及;或是同一个内容既可以归类到甲类目中,也可以归类到乙类目中。如果建立横向参见系统,就为读者详细了解该类内容提供了指南,增加了渠道。如《南京年鉴(2013)》第88页城市建设与管理类目中的条目“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揭牌”,括注“参见‘交通运输’类目,第188页”。再如《武进年鉴(2013)》产业园区类目中的条目“蠡河综合市场对外营业”标注“参见第358页‘镇(街道)情要览’类目同名条目”。
2.文与图表参见
文图表并茂是现代年鉴的一大特点。为避免数字的文字化,使读者一目了然,凡是能用图或表记载的应该使用图表。对于要记载的内容资料,文字中点到为止,详情“参见某图或某表”。因为图表比较醒目,“参见”二字也可以省略。
(二)纵向参见
地方综合年鉴前后卷之间,框架基本稳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框架也会进行调整,做到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达到新的稳定。通过逐年编写,会遇到前后内容重复问题。
1.一次文献的参见
地方综合年鉴一般都收录一定数量的一次文献,如党委、政府工作报告,法规规章,重要政策,发展规划,实施纲要,等等。这些文献对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会起相当长时间的作用,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文献出台之后年年登载。文献登载以后再出版的地方综合年鉴,凡内容涉及以前的文献资料,均可采用参见办法处理。
2.人物简介的参见
(1)本地区党政领导人的简介。地方综合年鉴一般在人物类目下设人物简介,记载本地区党政负责人的更替。一是记载年度新任领导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任职简历;二是记载五年一度的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换届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领导人员的简历。在同一卷年鉴中,由于领导人员的交叉任职或兼职而出现的重复记载内容,可采取横向参见的办法处理。对于在不同年份的年鉴中记载同一领导人员,则需要采取纵向参见的方法,即只记载新的职务变动情况,其他基本情况参见以前某卷某页。如《安徽年鉴(2013)》人物类目所含条目“李斌”:“李斌,女,1954年生,辽宁抚顺人……2011年12月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代省长、党组书记;2012年2月任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中共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详见《安徽年鉴》2012年卷第314页)”再如《镇江年鉴(2013)》人物类目所含“市级新任党政军领导”中李国忠(政协主席)、李雪峰(市委常委、秘书长)、曹寅(军分区司令员)的简历,分别参见该年鉴2011年卷、2012年卷。
(2)其他人物的简介。地方综合年鉴中人物简介收录的人物,有些是一次性的,比如逝世人物;有些则是多次性的,比如,某高校教授前年因成果突出获国家科技大奖,年鉴要予以记载,上年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年鉴还要记载,下年又被评为“十大杰出人物”,年鉴仍需要记载。每年在人物简介中都将同一个人物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就显得啰唆。如果用纵向参见的方法解决,就会两全其美,既简化了文字,又给读者想了解详细情况提供了线索。如《镇江年鉴(2013)》人物类目记述模范人物杨周鑫、赵曙勤的简介,分别参见该年鉴2011年卷第317页、316页。再如《南京年鉴(2013)》人物类目记述体育竞赛优胜者陈若琳、蔡赟、傅桃英、雷丽娜的简介,分别参见该年鉴2009年卷、2010年卷、2012年卷相关页码。
3.基本情况的参见
地方综合年鉴中的基本情况介绍,散落在“概览”(或概况、概述、概貌等)与各相关部类,是相对稳定的、固化为知识的内容。一般来说,第一次登载介绍得详细,再次登载介绍得简单。介绍得简单的地方可用参见的办法,标出介绍得详细的年鉴的卷号、页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