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1976年将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乌达市和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海勃湾市合并成立乌海市,市名取自乌达市和海勃湾市的首字,蕴含“乌金之海”之意。乌海市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直辖市,市人民政府设在海勃湾,下辖乌达、海勃湾、拉僧庙3个县级办事处。1979年12月,将3个办事处改设为区,同时,将拉僧庙办事处更名为海南区。乌海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南部,介于北纬39°02′30″~39°54′55″,东经106°36′25″~107°08′05″之间,东西相距约45公里,南北距离约100公里,总面积1 754平方公里。辖5镇、16个街道办事处。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1.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预计达7.6万元,突破1万美元。
【农牧业】 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5 033公顷,比上年增长5.3%;粮食总产量3.50万吨,增长7.7%;蔬菜产量9.72万吨,下降4.2%;禽蛋产量0.29万吨,增长3.4%;肉类产量1.22万吨,增长9.5%;牛奶产量0.8万吨,下降8.1%;生猪出栏9.13万头,增长9.5%。
【工业】 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58.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3.9%。全市1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1%。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炼焦、化工、建材、冶金、电力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除冶金行业比上年下降26.3%外,其余分别比上年增长25.1%、61.4%、33.0%、13.1%、15.8% ,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人民生活】 2010年,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53万人。城市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 741元,比上年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人均消费支出为16 680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2010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 %。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30.68 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8平方米。农区居民均纯收入9 244.7元,比上年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4%,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农区居民均住房面积29.92 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社会保障】 2010年,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37 167人,同比增长10.7%;基本医疗参保442 282人,同比增长2.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05 013人,同比增长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88 004人,同比增长7.6%;生育保险122 670人,同比增长36.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8%。参加新型农区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36 492人。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1 198户,比上年减少1 913户;惠及居民为23 152人;享受农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 029户,较上年减少347户,惠及居民为5 942人。2010年乌海市共投资2.18亿元,建设廉租房3 312套,建筑面积为14.77万平方米。年末,乌海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3家,床位280张。
【概况】 1976年将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乌达市和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海勃湾市合并成立乌海市,市名取自乌达市和海勃湾市的首字,蕴含“乌金之海”之意。乌海市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直辖市,市人民政府设在海勃湾,下辖乌达、海勃湾、拉僧庙3个县级办事处。1979年12月,将3个办事处改设为区,同时,将拉僧庙办事处更名为海南区。乌海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南部,介于北纬39°02′30″~39°54′55″,东经106°36′25″~107°08′05″之间,东西相距约45公里,南北距离约100公里,总面积1 754平方公里。辖5镇、16个街道办事处。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1.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预计达7.6万元,突破1万美元。
【农牧业】 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5 033公顷,比上年增长5.3%;粮食总产量3.50万吨,增长7.7%;蔬菜产量9.72万吨,下降4.2%;禽蛋产量0.29万吨,增长3.4%;肉类产量1.22万吨,增长9.5%;牛奶产量0.8万吨,下降8.1%;生猪出栏9.13万头,增长9.5%。
【工业】 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58.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3.9%。全市1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1%。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炼焦、化工、建材、冶金、电力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除冶金行业比上年下降26.3%外,其余分别比上年增长25.1%、61.4%、33.0%、13.1%、15.8% ,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人民生活】 2010年,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53万人。城市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 741元,比上年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人均消费支出为16 680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2010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 %。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30.68 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8平方米。农区居民均纯收入9 244.7元,比上年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4%,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农区居民均住房面积29.92 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社会保障】 2010年,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37 167人,同比增长10.7%;基本医疗参保442 282人,同比增长2.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05 013人,同比增长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88 004人,同比增长7.6%;生育保险122 670人,同比增长36.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8%。参加新型农区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36 492人。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1 198户,比上年减少1 913户;惠及居民为23 152人;享受农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 029户,较上年减少347户,惠及居民为5 942人。2010年乌海市共投资2.18亿元,建设廉租房3 312套,建筑面积为14.77万平方米。年末,乌海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3家,床位280张。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