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文物考古人员在赤峰市敖汉旗孟克河沿岸及附近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十余处以素面陶为特征的遗址,先后被称为:“千斤营子类型”、“小河西文化”、“素面夹砂筒形罐遗存”。
小河西文化主要分布在教来河和孟克河流域,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流域也有发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500—6400年,是内蒙古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小河西文化的陶器均为夹砂陶。烧制火候非常低,陶质疏松,用手触摸陶器有掉渣现象,发现的陶器很难复原,陶器具有原始性。一部分陶器的陶胎呈黑色,似未烧透。采用最初的泥片包模贴筑的陶器成型技术制作陶器。平底筒形罐是主要器类,绝大部分陶器器表光素无装饰纹饰,器表往往留有修整陶器的刮痕。
石器以打制为主,磨制、压制、琢制数量较少。打制的亚腰形锄形器数量多,主要用于翻土。磨盘、磨棒和杵、臼用于加工谷物。加工精细的石斧、石锛、石凿和骨柄石刃刀,用于砍伐树木,收割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