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亲王府正面图
喀喇沁亲王府是清朝贡亲王的府邸,是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贡桑诺尔布的故居,现已被辟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喀喇沁亲王府始建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喀喇沁亲王府正面图
喀喇沁亲王府航拍图
喀喇沁亲王府内景图
喀喇沁亲王府原占地300余亩,由府第、东、西跨院、广场和后花园五部分组成,呈中、东、西三路布列,中轴对称式布局。为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2002年,喀喇沁旗清代王府博物馆又称作“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或王府博物馆”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
喀喇沁亲王府并不是孤立的建筑,它与周围的住宅村落、喇嘛庙宇连在一起。它的西面,过八家村一里许,有以福会寺为中心的五座喇嘛庙(福会寺、极善生乐寺、咸应寺、广慧寺、延庆寺)。主体建筑庙堂、院落均为红砖红墙。过去,这里以寺庙群为中心,向两旁各伸展1里,是三趟前后街的喇嘛住宅。最兴盛时期,五寺喇嘛达到500余人;从福会寺向西,经西湾子、大西沟、上瓦房到银匠营子,约10里,这一带曾是王府官员和富人的住宅区,当时,这里的住宅建筑样式均为前出廊檐后出厦、四梁八柱的青砖瓦房。
喀喇沁亲王府内景图
从喀喇沁亲王府建筑布局看,可归纳为三点:其一,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相得益彰;其二,亲王府建筑布列以中轴核心区段为主,东西两路(跨院)为辅,中路以体现亲王府权力等级而尤显宏伟规整,而东西跨院为生活功能区,建筑布局显得十分灵活;其三,人造园林与建筑相结合,中路以参天苍松为主,更显建筑之肃穆,而东西跨院广植奇花异草,玲珑石与树木相映,更有花园叠山理水,极尽造园之能事,体现出建造者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与精巧布局。
2001年6月,喀喇沁亲王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4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喀喇沁亲王府正面图
喀喇沁亲王府是清朝贡亲王的府邸,是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贡桑诺尔布的故居,现已被辟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喀喇沁亲王府始建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喀喇沁亲王府正面图
喀喇沁亲王府航拍图
喀喇沁亲王府内景图
喀喇沁亲王府原占地300余亩,由府第、东、西跨院、广场和后花园五部分组成,呈中、东、西三路布列,中轴对称式布局。为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2002年,喀喇沁旗清代王府博物馆又称作“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或王府博物馆”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
喀喇沁亲王府并不是孤立的建筑,它与周围的住宅村落、喇嘛庙宇连在一起。它的西面,过八家村一里许,有以福会寺为中心的五座喇嘛庙(福会寺、极善生乐寺、咸应寺、广慧寺、延庆寺)。主体建筑庙堂、院落均为红砖红墙。过去,这里以寺庙群为中心,向两旁各伸展1里,是三趟前后街的喇嘛住宅。最兴盛时期,五寺喇嘛达到500余人;从福会寺向西,经西湾子、大西沟、上瓦房到银匠营子,约10里,这一带曾是王府官员和富人的住宅区,当时,这里的住宅建筑样式均为前出廊檐后出厦、四梁八柱的青砖瓦房。
喀喇沁亲王府内景图
从喀喇沁亲王府建筑布局看,可归纳为三点:其一,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相得益彰;其二,亲王府建筑布列以中轴核心区段为主,东西两路(跨院)为辅,中路以体现亲王府权力等级而尤显宏伟规整,而东西跨院为生活功能区,建筑布局显得十分灵活;其三,人造园林与建筑相结合,中路以参天苍松为主,更显建筑之肃穆,而东西跨院广植奇花异草,玲珑石与树木相映,更有花园叠山理水,极尽造园之能事,体现出建造者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与精巧布局。
2001年6月,喀喇沁亲王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4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