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卢旺达政府签订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向卢旺达派遣援外医疗队。1982年3月至2005年底,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共派出12批医疗队(每两年轮换一次)127人次到卢旺达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共诊治患者60余万人次,实施各类手术20000余例,抢救危重患者5000余人次。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疗队所在的基本戈省距卢旺达共和国首都基加利100余公里。基本戈省医院的医疗设备陈旧简陋,医疗水平低下,拥有200余张病床,只有4名医生和10余名护理人员。20年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疗队成为支撑基本戈省医院运行的骨干力量。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一批医疗队于1982年3月派出,1984年4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7人组成,共治疗门诊病人10840人次,住院病人8391人次,抢救病人537人,进行大中型手术1192例。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二批医疗队于1984年4月派出,1986年4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9人组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三批医疗队于1986年4月派出,1988年5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0人组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四批医疗队于1988年5月派出,1990年5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0人组成。队长成功地为一名19岁黑人青年,摘除颈部直径达30厘米大小的血管瘤。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五批医疗队于1990年4月派出,1992年5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0人组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六批医疗队于1992年4月派出,1994年4月回国。此批医疗队10名队员均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院派出。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七批医疗队共9人,均由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人员组成,分两批于1995年1月9日和6月26日抵达卢旺达工作。医疗队抵达卢旺达时,正值该国内战刚刚结束,医疗队在供应和住所无基本保证的艰苦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完成被战乱破坏的医疗队驻地的修复工作,并立即开展各项医疗活动。1996年10月,中驻卢使馆经商处一位同志患上消化道出血,失血量达3500毫升以上,病情十分危重。医疗队在简陋的条件下全力抢救、精心护理,使病人转危为安。为此,中国驻卢旺达使馆党委向国内外通报表扬第七批援卢医疗队。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八批医疗队于1997年7月派出,1999年7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2人组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九批医疗队于1999年6月派出,2001年7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2人组成。医疗队到达卢旺达后,开展一些过去没有开展的业务,甚至其他省及邻国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十批医疗队于2001年8月派出,2003年8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2人组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十一批医疗队于2003年7月派出,2005年8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2人组成。医疗队完成任务回国前,为表示对医疗队的感谢,卢旺达卫生部长代表卢旺达共和国政府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疗队员颁发“荣誉感谢状”,上面写着“为卢旺达人民提供了卓越的和亟须的医疗服务,为促进卢旺达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友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该批医疗队员贺希格三次赴卢旺达工作,2003年9月6日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卢旺达。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十二批医疗队于2005年8月派出,在卢旺达执行援外医疗任务。该批医疗队已诊治病人1.3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200余例,抢救危重病人200余人次。
1988年,卫生部召开全国派遣出国医疗队25周年纪念暨表彰会,内蒙古第3批援卢医疗队被评为先进医疗队,包头市卫生局被评为先进管理单位。
1993年卫生部召开第三次全国医疗队工作会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院、赤峰宁城县医院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卫生厅外事办公室的3名同志,分别被评为优秀医疗队员和先进管理人员,受到卫生部表彰和嘉奖。
1998年,卫生部召开全国派遣出国医疗队35周年纪念暨表彰会,内蒙古第7批援卢医疗队被评为“先进集体”,2名队员被评为“先进医疗队员”。
2004年,卫生部召开“全国援外医疗队派遣4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贺希格被追认为“优秀医疗队员”,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2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医疗队员”,受到卫生部、外交部和商务部的联合表彰。
在东三盟划归东三省期间,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派出一个由6人组成的援外医疗队到索马里工作。
1982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卢旺达政府签订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向卢旺达派遣援外医疗队。1982年3月至2005年底,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共派出12批医疗队(每两年轮换一次)127人次到卢旺达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共诊治患者60余万人次,实施各类手术20000余例,抢救危重患者5000余人次。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疗队所在的基本戈省距卢旺达共和国首都基加利100余公里。基本戈省医院的医疗设备陈旧简陋,医疗水平低下,拥有200余张病床,只有4名医生和10余名护理人员。20年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疗队成为支撑基本戈省医院运行的骨干力量。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一批医疗队于1982年3月派出,1984年4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7人组成,共治疗门诊病人10840人次,住院病人8391人次,抢救病人537人,进行大中型手术1192例。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二批医疗队于1984年4月派出,1986年4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9人组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三批医疗队于1986年4月派出,1988年5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0人组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四批医疗队于1988年5月派出,1990年5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0人组成。队长成功地为一名19岁黑人青年,摘除颈部直径达30厘米大小的血管瘤。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五批医疗队于1990年4月派出,1992年5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0人组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六批医疗队于1992年4月派出,1994年4月回国。此批医疗队10名队员均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院派出。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七批医疗队共9人,均由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人员组成,分两批于1995年1月9日和6月26日抵达卢旺达工作。医疗队抵达卢旺达时,正值该国内战刚刚结束,医疗队在供应和住所无基本保证的艰苦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完成被战乱破坏的医疗队驻地的修复工作,并立即开展各项医疗活动。1996年10月,中驻卢使馆经商处一位同志患上消化道出血,失血量达3500毫升以上,病情十分危重。医疗队在简陋的条件下全力抢救、精心护理,使病人转危为安。为此,中国驻卢旺达使馆党委向国内外通报表扬第七批援卢医疗队。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八批医疗队于1997年7月派出,1999年7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2人组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九批医疗队于1999年6月派出,2001年7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2人组成。医疗队到达卢旺达后,开展一些过去没有开展的业务,甚至其他省及邻国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十批医疗队于2001年8月派出,2003年8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2人组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十一批医疗队于2003年7月派出,2005年8月回国。此批医疗队由12人组成。医疗队完成任务回国前,为表示对医疗队的感谢,卢旺达卫生部长代表卢旺达共和国政府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疗队员颁发“荣誉感谢状”,上面写着“为卢旺达人民提供了卓越的和亟须的医疗服务,为促进卢旺达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友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该批医疗队员贺希格三次赴卢旺达工作,2003年9月6日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卢旺达。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援卢第十二批医疗队于2005年8月派出,在卢旺达执行援外医疗任务。该批医疗队已诊治病人1.3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200余例,抢救危重病人200余人次。
1988年,卫生部召开全国派遣出国医疗队25周年纪念暨表彰会,内蒙古第3批援卢医疗队被评为先进医疗队,包头市卫生局被评为先进管理单位。
1993年卫生部召开第三次全国医疗队工作会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医院、赤峰宁城县医院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卫生厅外事办公室的3名同志,分别被评为优秀医疗队员和先进管理人员,受到卫生部表彰和嘉奖。
1998年,卫生部召开全国派遣出国医疗队35周年纪念暨表彰会,内蒙古第7批援卢医疗队被评为“先进集体”,2名队员被评为“先进医疗队员”。
2004年,卫生部召开“全国援外医疗队派遣4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贺希格被追认为“优秀医疗队员”,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2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医疗队员”,受到卫生部、外交部和商务部的联合表彰。
在东三盟划归东三省期间,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派出一个由6人组成的援外医疗队到索马里工作。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