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卷
【概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地震局)是中国地震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的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能为:实行中国地震局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制,根据授权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防震减灾工作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防震减灾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自治区地震局设有9个处室:办公室(法规处)、发展与财务处、人事教育处、科技监测处、震害防御处(地方地震工作处)、应急救援处、纪检监察审计处、机关党委(工会)、离退休干部处;4个直属二级单位:行政执法监察总队、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心、机关服务中心、地震工程研究勘察院;25个专业地震台站分布在自治区各盟市(其中无人值守2个)。
【地震活动】 201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发生ML≥1.0级地震642次。其中,ML1.0~1.9级地震419次,ML2.0~2.9级地震204次,ML3.0~3.9级地震16次,ML4.0~4.9级地震2次,ML6.0~6.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是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发生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北纬39°46′,东经106°22′)的Ms5.8(ML6.1)级地震。次大地震是2015年3月4日发生在阿拉善左旗(北纬38°02′,东经103°42′)的ML4.5级地震。以上地震次数统计均为可定位地震,而且不包含阿拉善左旗Ms5.8级地震的余震序列,余震另做统计。2015年4月15日阿拉善左旗Ms5.8级地震的余震:截至2015年12月31日24时,共计发生余震136次。其中,ML0.1~0.9级4次,ML1.0~1.9级99次,ML2.0~2.9级26次,ML3.0~3.9级4次,ML4.0~4.9级3次,最大余震为4月15日15时44分发生的ML4.5级地震。
2015年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ML≥3.0级地震活动频度、强度。2015年发生ML≥3.0级地震19次,2014年发生ML≥3.0级地震47次,地震活动频度水平减少。但是,2015年发生Ms5.8级中强地震,地震强度明显增强,而2014年未发生中强地震,其最大地震是2014年4月20日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ML4.8级地震。地震活动强度西部地区强、东部和中部地区弱。2015年发生的3次ML≥4.0级地震区域分布显示,西部地区分布2次,东部地区分布1次,而中部地区没有。最大地震位于西部地区阿拉善左旗,震级为Ms5.8级,次大地震也位于西部阿拉善左旗,震级为ML4.5级。东部地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发生1次ML4.4级地震。以上地震区域分布表明:中部地区地震强度相对西部和东部地区最弱。发生1次中强地震。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阿拉善左旗(北纬39°46′,东经106°22′)发生的Ms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副主席及有关领导赴现场指挥抗震减灾工作,自治区地震局派出地震现场工作队开展监测、考察和评估工作。震区西部为沙漠地区,人烟稀少;震区东南部,人口密集。通过深入灾区,对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和巴彦淖尔市等盟(市)的6个旗(区)共计72个调查点的房屋建筑进行了现场灾害调查,确定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Ⅶ度,等震线长轴呈北东东走向分布,本次地震造成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政府旧楼、5个嘎查的30余户房屋出现裂缝,5处棚圈发生不同程度的破损和倒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中小地震丛集、有序活动区。2015年,中小地震活动图像显示出3个丛集活动区:乌海至蒙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辽宁省)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活跃、呈现密集分布特征;呼和浩特至蒙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山西省)交界地区,地震活动呈东西向条带分布状态;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地区,地震活动呈北北东向条带分布状态。
2015年度ML≥1.0级地震分布图
【监测预报工作】
震情 201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发生ML≥1.0级地震642次。其中,ML1.0~1.9级地震419次,ML2.0~2.9级地震204次,ML3.0~3.9级地震16次,ML4.0~4.9级地震2次,ML6.0~6.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是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发生在阿拉善左旗(北纬39°46′,东经106°22′)的Ms5.8(ML6.1)级地震。次大地震是2015年3月4日发生在阿拉善左旗(北纬38°02′,东经103°42′)的ML4.5级地震。以上地震次数统计均为可定位地震,而且不包含阿拉善左旗Ms5.8级地震的余震序列。2015年4月15日阿拉善左旗Ms5.8级地震的余震:截至2015年12月31日24时,共计发生余震136次。其中,ML0.1~0.9级4次,ML1.0~1.9级99次,ML2.0~2.9级26次,ML3.0~3.9级4次,ML4.0~4.9级3次,最大余震为4月15日15时44分发生的ML4.5级地震。2015年发生ML≥3.0级地震19次,2014年发生ML≥3.0级地震47次,地震活动频度水平减少。但是,2015年发生Ms5.8级中强地震,地震强度明显增强,而2014年未发生中强地震,其最大地震是2014年4月20日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ML4.8级地震。10月13—16日,自治区地震局在呼和浩特市召开2015年度全区地震趋势会商会。会议组织与会专家和分析预报人员对2016年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趋势判定、短临预报工作思路及重点监视区强化跟踪措施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确定了1个地震重点监视区和3个值得注意地区。8月22—24日,在通辽市组织召开“辽蒙”交界区工作会议;8月27—29日,在呼和浩特市组织召开“晋冀蒙”交界区工作会议;9月22—24日,在乌海市组织召开“蒙宁”交界区工作会议,强化重点危险区震情跟踪工作。
台网运行管理 恢复乌兰察布市凉城麦胡图地震台水温、水位观测;解决了大甸子观测井供电系统;乌加河地震台TJ-II型钻孔应变观测仪器雷击后,重新打井、购置仪器恢复正常。完成气象三要素观测现状调查工作,完成乌加河地震台、八一地震台直流供电系统更新和部分设备修复;更换林西地震台、二连浩特地震台测震观测直流供电蓄电池;完成宝昌地震台地电电极更换;完成赤峰地震台水温仪、锡林浩特地震台气象三要素、科尔沁左翼后旗地震台水位仪、乌加河地震台地磁仪、呼和浩特地震台垂直摆仪器的更新升级改造。完成赤峰区域监测预报中心项目建设申报,获批中国地震局项目经费375万元。完成2016年前兆观测仪器更新升级实施方案;完成锡林浩特地震台、满洲里地震台建设可研报告编写。对全区各盟市地震局、中心地震台和综合地震台约20余名监测预报骨干进行《内蒙古地震局震情会商改革方案介绍》《2015年度盟(市)日常会商和宏微观零报告执行规范介绍》《前兆异常核实报告》等专题培训。7月,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举办前兆数据异常跟踪分析培训班,全区18个前兆台站30多名技术骨干参加了培训。
台网建设 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单位子项目通过中国地震局专家组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开始发挥其监测效能。完成2014年度二连浩特地震台优化改造项目绩效考评工作,通过中国地震局验收。组织实施赤峰中心地震台子台优化改造项目,通过中国地震局验收。完成2016年阿古拉地震台优化改造项目申报工作,申报金额79万元。完成海拉尔地震台、阿尔山地震台、阿古拉地震台、锡林浩特地震台、宝昌地震台、乌加河地震台基础设施灾损恢复重建项目。项目中期检查获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3A评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北斗项目是GNSS陆态网络项目续建工程,自治区地震局承担的包头、海拉尔、乌加河、乌兰浩特、正蓝旗5个基准站建设,于11月完成项目验收。
监测预报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 2015年,自治区地震局承担科研课题12项,其中延续性课题3项,新承担课题9项。自治区地震局科技人员共发表课题资助论文24篇,其中国际会议收录3篇、中文核心9篇、一般性刊物12篇,1项软件成果完成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技术厅成果认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学会获得“2015年度中国地震学会系统优秀学会(会员单位)”称号。
【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 对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库系统及ArcGIS图形数据库进行了部分更新和改进;建成区域地震应急数据信息中心;新建应急指挥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保证应急联动时与中国地震局和各省局的视频联调;对卫星设备进行了重新定位及隔离度测试。
地震应急救援准备 制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2015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专项抗震救灾应对工作方案》。对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及自治区有关部门、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检查,检查结果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自治区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在4月1日国务院地震应急工作检查时得到检查组的肯定。完成自治区2015年度两个地震重点危险区灾害预评估与应急处置要点工作报告的方案策划、实地调研和编写工作;完成两个地震重点危险区地震灾害应急风险评估与应急对策工作报告。指导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规范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通辽市分别制定本盟市《专项抗震救灾应对工作方案》。包头市制定《包头市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包头市地震应急预案备案制度》和《包头市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管理办法》。巴彦淖尔市制定印发《巴彦淖尔市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巴彦淖尔市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管理办法》。
应急响应情况 4月15日,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发生5.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国地震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和自治区主要领导先后做出指示和批示,对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自治区地震局和各有关盟市、部门按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应急预案》,分别启动应急响应,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天津市地震局、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搜救中心和地质所等单位在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带领下,派出队员支援内蒙古灾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作为应急协作区单位也分别派出18人和5人现场工作队支援内蒙古灾区。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举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二期应急管理干部培训班;组织自治区地震救援技术骨干参加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援基地举办的应急救援实战操作培训班。8月25—26日,自治区地震局与河北、山西地震局共同牵头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乌兰察布市丰镇市组织开展全国地震系统首次多区域应急协作联动演练。9月16日,自治区地震局和武警内蒙古总队牵头,在武警总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域训练基地举行地震抢险救灾演练。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部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演练。包头市政府成立地震应急管理专家组,组建地震应急救援专家组和地震现场工作队,建成地震应急装备库。
【震害预防工作】
抗震设防要求管理 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内完成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及审批。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6个地震安全性评价丙级资质单位进行清理,延续4个丙级资质单位。开展行政许可实施情况检查,定期开展地震安评资质单位审验。指导乌海市、包头市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乌海已完成4个专题,包头已完成6个专题并验收。11月,在鄂尔多斯市举办《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宣传培训班。邀请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地球物理研究所、天津市地震局等单位专家授课,自治区、各盟市、鄂尔多斯市各旗县区地震局以及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单位和建筑勘察设计单位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共70余人参加培训。
防震减灾社会宣传教育工作 5月11—17日是全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周,以“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为主题,全区各级地震部门通过在广场设立宣传展示区等形式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等媒体对宣传活动进行采访报道。全区各盟市地震局出动宣传队伍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和兴安盟开展“平安中国”宣传活动,申领“平安中国”宣传资源包,悬挂横幅、赠送图书《乐乐熊大冒险》《今天明天》DVD光盘、发放宣传资料(扇子、宣传册、宣传手提袋),播放防震减灾科普影片。内蒙古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包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赤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海拉尔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周、“5·12”防灾减灾日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日期间接待参观万余人次。阿拉善盟地震局、巴彦淖尔市地震局通过当地电视台播出地震科普纪录片。
【盟市防震减灾工作】 完成2015年各盟市地震工作部门办公、人员、经费等信息统计和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基础资料统计。征求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民政厅和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意见后,印发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和评比办法,完成2015年两批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评比工作,17家社区获自治区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称号,4个社区获得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称号。组织开展先进市县地震工作典型案例申报工作,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获得全国地市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乌兰察布市化德县获得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中专路街道巨海社区、包头市青山区富强路街道锦林社区、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街道乌兰社区、通辽市开鲁县开鲁街道和平社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地震安全社区。完成全区市县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需求项目征集工作,共征集项目81个,向中国地震局申报8个项目。完成全区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年度考核,包头市地震局、鄂尔多斯市地震局获得了全区市级防震减灾工作年度考核一等奖。
【社会及其他工作】 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单位子项目通过中国地震局专家组的系统测试和项目验收。完成中国防震减灾百科全书内蒙古管理卷的编写工作,稿件正式报送至编委会。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2015年防震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3月1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2015年度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总结2014年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部署2015年全区防震减灾工作。自治区、各盟市、旗县三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有关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共计1000余人分别在100余个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防震减灾应急准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4月2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应急准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有关情况,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区防震减灾重点工作。各盟市分管防震减灾工作的副盟市长、自治区和各盟市两级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弓建平 曾国平 王亚莉)
【概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地震局)是中国地震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的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能为:实行中国地震局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制,根据授权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防震减灾工作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防震减灾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自治区地震局设有9个处室:办公室(法规处)、发展与财务处、人事教育处、科技监测处、震害防御处(地方地震工作处)、应急救援处、纪检监察审计处、机关党委(工会)、离退休干部处;4个直属二级单位:行政执法监察总队、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心、机关服务中心、地震工程研究勘察院;25个专业地震台站分布在自治区各盟市(其中无人值守2个)。
【地震活动】 201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发生ML≥1.0级地震642次。其中,ML1.0~1.9级地震419次,ML2.0~2.9级地震204次,ML3.0~3.9级地震16次,ML4.0~4.9级地震2次,ML6.0~6.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是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发生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北纬39°46′,东经106°22′)的Ms5.8(ML6.1)级地震。次大地震是2015年3月4日发生在阿拉善左旗(北纬38°02′,东经103°42′)的ML4.5级地震。以上地震次数统计均为可定位地震,而且不包含阿拉善左旗Ms5.8级地震的余震序列,余震另做统计。2015年4月15日阿拉善左旗Ms5.8级地震的余震:截至2015年12月31日24时,共计发生余震136次。其中,ML0.1~0.9级4次,ML1.0~1.9级99次,ML2.0~2.9级26次,ML3.0~3.9级4次,ML4.0~4.9级3次,最大余震为4月15日15时44分发生的ML4.5级地震。
2015年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ML≥3.0级地震活动频度、强度。2015年发生ML≥3.0级地震19次,2014年发生ML≥3.0级地震47次,地震活动频度水平减少。但是,2015年发生Ms5.8级中强地震,地震强度明显增强,而2014年未发生中强地震,其最大地震是2014年4月20日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ML4.8级地震。地震活动强度西部地区强、东部和中部地区弱。2015年发生的3次ML≥4.0级地震区域分布显示,西部地区分布2次,东部地区分布1次,而中部地区没有。最大地震位于西部地区阿拉善左旗,震级为Ms5.8级,次大地震也位于西部阿拉善左旗,震级为ML4.5级。东部地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发生1次ML4.4级地震。以上地震区域分布表明:中部地区地震强度相对西部和东部地区最弱。发生1次中强地震。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阿拉善左旗(北纬39°46′,东经106°22′)发生的Ms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副主席及有关领导赴现场指挥抗震减灾工作,自治区地震局派出地震现场工作队开展监测、考察和评估工作。震区西部为沙漠地区,人烟稀少;震区东南部,人口密集。通过深入灾区,对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和巴彦淖尔市等盟(市)的6个旗(区)共计72个调查点的房屋建筑进行了现场灾害调查,确定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Ⅶ度,等震线长轴呈北东东走向分布,本次地震造成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政府旧楼、5个嘎查的30余户房屋出现裂缝,5处棚圈发生不同程度的破损和倒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中小地震丛集、有序活动区。2015年,中小地震活动图像显示出3个丛集活动区:乌海至蒙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辽宁省)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活跃、呈现密集分布特征;呼和浩特至蒙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山西省)交界地区,地震活动呈东西向条带分布状态;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地区,地震活动呈北北东向条带分布状态。
2015年度ML≥1.0级地震分布图
【监测预报工作】
震情 201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发生ML≥1.0级地震642次。其中,ML1.0~1.9级地震419次,ML2.0~2.9级地震204次,ML3.0~3.9级地震16次,ML4.0~4.9级地震2次,ML6.0~6.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是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发生在阿拉善左旗(北纬39°46′,东经106°22′)的Ms5.8(ML6.1)级地震。次大地震是2015年3月4日发生在阿拉善左旗(北纬38°02′,东经103°42′)的ML4.5级地震。以上地震次数统计均为可定位地震,而且不包含阿拉善左旗Ms5.8级地震的余震序列。2015年4月15日阿拉善左旗Ms5.8级地震的余震:截至2015年12月31日24时,共计发生余震136次。其中,ML0.1~0.9级4次,ML1.0~1.9级99次,ML2.0~2.9级26次,ML3.0~3.9级4次,ML4.0~4.9级3次,最大余震为4月15日15时44分发生的ML4.5级地震。2015年发生ML≥3.0级地震19次,2014年发生ML≥3.0级地震47次,地震活动频度水平减少。但是,2015年发生Ms5.8级中强地震,地震强度明显增强,而2014年未发生中强地震,其最大地震是2014年4月20日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ML4.8级地震。10月13—16日,自治区地震局在呼和浩特市召开2015年度全区地震趋势会商会。会议组织与会专家和分析预报人员对2016年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趋势判定、短临预报工作思路及重点监视区强化跟踪措施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确定了1个地震重点监视区和3个值得注意地区。8月22—24日,在通辽市组织召开“辽蒙”交界区工作会议;8月27—29日,在呼和浩特市组织召开“晋冀蒙”交界区工作会议;9月22—24日,在乌海市组织召开“蒙宁”交界区工作会议,强化重点危险区震情跟踪工作。
台网运行管理 恢复乌兰察布市凉城麦胡图地震台水温、水位观测;解决了大甸子观测井供电系统;乌加河地震台TJ-II型钻孔应变观测仪器雷击后,重新打井、购置仪器恢复正常。完成气象三要素观测现状调查工作,完成乌加河地震台、八一地震台直流供电系统更新和部分设备修复;更换林西地震台、二连浩特地震台测震观测直流供电蓄电池;完成宝昌地震台地电电极更换;完成赤峰地震台水温仪、锡林浩特地震台气象三要素、科尔沁左翼后旗地震台水位仪、乌加河地震台地磁仪、呼和浩特地震台垂直摆仪器的更新升级改造。完成赤峰区域监测预报中心项目建设申报,获批中国地震局项目经费375万元。完成2016年前兆观测仪器更新升级实施方案;完成锡林浩特地震台、满洲里地震台建设可研报告编写。对全区各盟市地震局、中心地震台和综合地震台约20余名监测预报骨干进行《内蒙古地震局震情会商改革方案介绍》《2015年度盟(市)日常会商和宏微观零报告执行规范介绍》《前兆异常核实报告》等专题培训。7月,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举办前兆数据异常跟踪分析培训班,全区18个前兆台站30多名技术骨干参加了培训。
台网建设 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单位子项目通过中国地震局专家组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开始发挥其监测效能。完成2014年度二连浩特地震台优化改造项目绩效考评工作,通过中国地震局验收。组织实施赤峰中心地震台子台优化改造项目,通过中国地震局验收。完成2016年阿古拉地震台优化改造项目申报工作,申报金额79万元。完成海拉尔地震台、阿尔山地震台、阿古拉地震台、锡林浩特地震台、宝昌地震台、乌加河地震台基础设施灾损恢复重建项目。项目中期检查获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3A评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北斗项目是GNSS陆态网络项目续建工程,自治区地震局承担的包头、海拉尔、乌加河、乌兰浩特、正蓝旗5个基准站建设,于11月完成项目验收。
监测预报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 2015年,自治区地震局承担科研课题12项,其中延续性课题3项,新承担课题9项。自治区地震局科技人员共发表课题资助论文24篇,其中国际会议收录3篇、中文核心9篇、一般性刊物12篇,1项软件成果完成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技术厅成果认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学会获得“2015年度中国地震学会系统优秀学会(会员单位)”称号。
【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 对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库系统及ArcGIS图形数据库进行了部分更新和改进;建成区域地震应急数据信息中心;新建应急指挥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保证应急联动时与中国地震局和各省局的视频联调;对卫星设备进行了重新定位及隔离度测试。
地震应急救援准备 制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2015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专项抗震救灾应对工作方案》。对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及自治区有关部门、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检查,检查结果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自治区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在4月1日国务院地震应急工作检查时得到检查组的肯定。完成自治区2015年度两个地震重点危险区灾害预评估与应急处置要点工作报告的方案策划、实地调研和编写工作;完成两个地震重点危险区地震灾害应急风险评估与应急对策工作报告。指导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规范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通辽市分别制定本盟市《专项抗震救灾应对工作方案》。包头市制定《包头市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包头市地震应急预案备案制度》和《包头市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管理办法》。巴彦淖尔市制定印发《巴彦淖尔市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巴彦淖尔市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管理办法》。
应急响应情况 4月15日,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发生5.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国地震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和自治区主要领导先后做出指示和批示,对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自治区地震局和各有关盟市、部门按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应急预案》,分别启动应急响应,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天津市地震局、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搜救中心和地质所等单位在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带领下,派出队员支援内蒙古灾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作为应急协作区单位也分别派出18人和5人现场工作队支援内蒙古灾区。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举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二期应急管理干部培训班;组织自治区地震救援技术骨干参加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援基地举办的应急救援实战操作培训班。8月25—26日,自治区地震局与河北、山西地震局共同牵头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乌兰察布市丰镇市组织开展全国地震系统首次多区域应急协作联动演练。9月16日,自治区地震局和武警内蒙古总队牵头,在武警总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域训练基地举行地震抢险救灾演练。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部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演练。包头市政府成立地震应急管理专家组,组建地震应急救援专家组和地震现场工作队,建成地震应急装备库。
【震害预防工作】
抗震设防要求管理 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内完成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及审批。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6个地震安全性评价丙级资质单位进行清理,延续4个丙级资质单位。开展行政许可实施情况检查,定期开展地震安评资质单位审验。指导乌海市、包头市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乌海已完成4个专题,包头已完成6个专题并验收。11月,在鄂尔多斯市举办《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宣传培训班。邀请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地球物理研究所、天津市地震局等单位专家授课,自治区、各盟市、鄂尔多斯市各旗县区地震局以及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单位和建筑勘察设计单位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共70余人参加培训。
防震减灾社会宣传教育工作 5月11—17日是全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周,以“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为主题,全区各级地震部门通过在广场设立宣传展示区等形式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等媒体对宣传活动进行采访报道。全区各盟市地震局出动宣传队伍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和兴安盟开展“平安中国”宣传活动,申领“平安中国”宣传资源包,悬挂横幅、赠送图书《乐乐熊大冒险》《今天明天》DVD光盘、发放宣传资料(扇子、宣传册、宣传手提袋),播放防震减灾科普影片。内蒙古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包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赤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海拉尔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周、“5·12”防灾减灾日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日期间接待参观万余人次。阿拉善盟地震局、巴彦淖尔市地震局通过当地电视台播出地震科普纪录片。
【盟市防震减灾工作】 完成2015年各盟市地震工作部门办公、人员、经费等信息统计和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基础资料统计。征求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民政厅和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意见后,印发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和评比办法,完成2015年两批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评比工作,17家社区获自治区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称号,4个社区获得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称号。组织开展先进市县地震工作典型案例申报工作,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获得全国地市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乌兰察布市化德县获得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中专路街道巨海社区、包头市青山区富强路街道锦林社区、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街道乌兰社区、通辽市开鲁县开鲁街道和平社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地震安全社区。完成全区市县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需求项目征集工作,共征集项目81个,向中国地震局申报8个项目。完成全区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年度考核,包头市地震局、鄂尔多斯市地震局获得了全区市级防震减灾工作年度考核一等奖。
【社会及其他工作】 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单位子项目通过中国地震局专家组的系统测试和项目验收。完成中国防震减灾百科全书内蒙古管理卷的编写工作,稿件正式报送至编委会。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2015年防震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3月1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2015年度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总结2014年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部署2015年全区防震减灾工作。自治区、各盟市、旗县三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有关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共计1000余人分别在100余个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防震减灾应急准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4月2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应急准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有关情况,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区防震减灾重点工作。各盟市分管防震减灾工作的副盟市长、自治区和各盟市两级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弓建平 曾国平 王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