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卷
【概况】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医学院)成立于1956年。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现有金山校区、新华校区、锡林校区3个教学园区,总占地面积1 230 1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3 591平方米。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临床医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4 605人。其中,本科生10 643人、专科生2325人、研究生1473人、留学生89人。28个本科专业面向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有专任教师926人。其中,教授220人,副教授211人。率先在全国建立能够同时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层次齐全的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现代医药学、中医药学、蒙医药学高等教育“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
【教育教学】 获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蒙医学、蒙药学和伤寒学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项目检查验收。成为国家医学电子书包试点共建院校。“蒙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新增包头市中心医院等实践教学基地和基层教学医院9个。中医(蒙医)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口腔医学、中药学通过教育部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在自治区高校中首次开展“研究生网上论文答辩”。在第三临床医学院开展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试点工作。承办全区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召开学校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组织了学校首届微课教学比赛。获批自治区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2名、自治区精品课程4门、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1个、自治区教学名师2名、自治区教坛新秀1名、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1个。
【科技创新】 分子影像科技创新团队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蒙医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自治区“蒙医药协同创新培育中心”。大学生蒙医药现代化研究团队入选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8项,获批科研经费2683.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5项、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3项。获得自治区级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申报发明专利10项,受理9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1项,新技术新业务推广项目2项。SCI收录论文96篇。
【学生工作】 完成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内蒙古医科大学学生事务办事指南》。启动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出台了《内蒙古医科大学新华校区高层公寓住宿管理规定》。制定了辅导员培训计划,组织全体辅导员参加“第二期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班”。1名辅导员获得第三届全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三等奖。认真组织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及补贴1800余万元。建立了5个心理示范辅导站。学校获得全区普通高校第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决赛一等奖。
【招生就业】 录取学生2868人。在一本线上招生专业由11个增加到13个,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规范和完善就业指导课体系建设,获得自治区教改课题1项,发表论文7篇。承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2016届医药类高校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召开全国医学院校第十届医疗卫生、生物制药专场巡回招聘会(内蒙古医科大学站)。建立了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医院等7家就业见习基地,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初次就业率达85.66%。与2014年同比提高2.66个百分点。
【医疗】 各附属医院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业务,着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接受自治区大型医院巡回检查,按检查组意见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附属医院被确定为自治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联合体成员单位,接受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三级甲等医院复审检查,门诊部被评为“全区雷锋示范点”。第二附属医院建成了自治区唯一一家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附属人民医院落实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附属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启动“内蒙古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治疗中心”自治区免疫细胞治疗项目。推进了自治区示范性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
【基本建设】 依法编制了新华校区校园整体规划。新华校区教学实验综合楼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启用了新华校区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完成了金山校区车库建设、学生公寓楼的内部修缮、实验动物中心外围道路硬化工作。办理新华校区医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虚拟校园”建设项目和“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提高了数字化校园应用水平。
【对外交流】 加强校际交流合作,推进了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合作。与锡林郭勒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四川外国语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合作协议。4月22日,比利时中医学院代表到学校访问。4月24日,辽宁医学院丁维光副校长一行5人到学校访问。5月4日,蒙古国社科院纳毕格其院士等一行2人到学校访问。9月17日,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访问团到学校访问。12月16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全球卫生系主任JudithWasserheit教授和中山大学全球卫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特聘研究员徐东教授到学校访问。
【荣誉】 1月3日,副校长阿古拉教授荣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杰出人才奖;3月24日,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刘万林教授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4月29日,学校附属医院孟兴凯教授、中医学院麻春杰教授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7月28日,学校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0月13日,“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道德模范”获得者——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党员谢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誉称号;11月27日,学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最美基层校友”寻访团荣获全国优秀团队;12月4日,学校副校长阿古拉教授入选2015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重要活动】 1月2日,蒙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月27日,学校举行蒙古文《大藏经》赠送仪式。蒙古文《大藏经》编委会总编金峰教授和内蒙古传统文化教育推广协会会长郭慧珍女士出席赠送仪式。
3月31日,学校与锡林郭勒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4月23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北疆讲坛”首个高校分讲坛在学校成立。
4月25日,学校入选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6月19日,学校在自治区高校中首次开展了“研究生网上论文答辩”。
8月24日,召开干部大会。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闫同义在会议上宣布了自治区党委的任免决定:任命白长明为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同日,香港浸会大学代表大会事学校访问。
12月17日,举行“国家医学电子书包试点共建院校”授牌仪式,学校正式成为全国60所共建院校中的一员。
12月24日,内蒙古医科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大会在交流中心国际报告厅召开。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杭栓柱等参加了会议。
(张锡民 张光旭)
【概况】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医学院)成立于1956年。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现有金山校区、新华校区、锡林校区3个教学园区,总占地面积1 230 1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3 591平方米。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临床医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4 605人。其中,本科生10 643人、专科生2325人、研究生1473人、留学生89人。28个本科专业面向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有专任教师926人。其中,教授220人,副教授211人。率先在全国建立能够同时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层次齐全的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现代医药学、中医药学、蒙医药学高等教育“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
【教育教学】 获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蒙医学、蒙药学和伤寒学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项目检查验收。成为国家医学电子书包试点共建院校。“蒙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新增包头市中心医院等实践教学基地和基层教学医院9个。中医(蒙医)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口腔医学、中药学通过教育部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在自治区高校中首次开展“研究生网上论文答辩”。在第三临床医学院开展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试点工作。承办全区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召开学校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组织了学校首届微课教学比赛。获批自治区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2名、自治区精品课程4门、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1个、自治区教学名师2名、自治区教坛新秀1名、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1个。
【科技创新】 分子影像科技创新团队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蒙医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自治区“蒙医药协同创新培育中心”。大学生蒙医药现代化研究团队入选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8项,获批科研经费2683.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5项、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3项。获得自治区级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申报发明专利10项,受理9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1项,新技术新业务推广项目2项。SCI收录论文96篇。
【学生工作】 完成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内蒙古医科大学学生事务办事指南》。启动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出台了《内蒙古医科大学新华校区高层公寓住宿管理规定》。制定了辅导员培训计划,组织全体辅导员参加“第二期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班”。1名辅导员获得第三届全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三等奖。认真组织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及补贴1800余万元。建立了5个心理示范辅导站。学校获得全区普通高校第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决赛一等奖。
【招生就业】 录取学生2868人。在一本线上招生专业由11个增加到13个,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规范和完善就业指导课体系建设,获得自治区教改课题1项,发表论文7篇。承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2016届医药类高校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召开全国医学院校第十届医疗卫生、生物制药专场巡回招聘会(内蒙古医科大学站)。建立了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医院等7家就业见习基地,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初次就业率达85.66%。与2014年同比提高2.66个百分点。
【医疗】 各附属医院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业务,着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接受自治区大型医院巡回检查,按检查组意见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附属医院被确定为自治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联合体成员单位,接受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三级甲等医院复审检查,门诊部被评为“全区雷锋示范点”。第二附属医院建成了自治区唯一一家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附属人民医院落实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附属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启动“内蒙古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治疗中心”自治区免疫细胞治疗项目。推进了自治区示范性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
【基本建设】 依法编制了新华校区校园整体规划。新华校区教学实验综合楼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启用了新华校区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完成了金山校区车库建设、学生公寓楼的内部修缮、实验动物中心外围道路硬化工作。办理新华校区医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虚拟校园”建设项目和“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提高了数字化校园应用水平。
【对外交流】 加强校际交流合作,推进了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合作。与锡林郭勒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四川外国语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合作协议。4月22日,比利时中医学院代表到学校访问。4月24日,辽宁医学院丁维光副校长一行5人到学校访问。5月4日,蒙古国社科院纳毕格其院士等一行2人到学校访问。9月17日,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访问团到学校访问。12月16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全球卫生系主任JudithWasserheit教授和中山大学全球卫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特聘研究员徐东教授到学校访问。
【荣誉】 1月3日,副校长阿古拉教授荣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杰出人才奖;3月24日,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刘万林教授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4月29日,学校附属医院孟兴凯教授、中医学院麻春杰教授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7月28日,学校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0月13日,“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道德模范”获得者——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党员谢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誉称号;11月27日,学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最美基层校友”寻访团荣获全国优秀团队;12月4日,学校副校长阿古拉教授入选2015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重要活动】 1月2日,蒙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月27日,学校举行蒙古文《大藏经》赠送仪式。蒙古文《大藏经》编委会总编金峰教授和内蒙古传统文化教育推广协会会长郭慧珍女士出席赠送仪式。
3月31日,学校与锡林郭勒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4月23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北疆讲坛”首个高校分讲坛在学校成立。
4月25日,学校入选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6月19日,学校在自治区高校中首次开展了“研究生网上论文答辩”。
8月24日,召开干部大会。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闫同义在会议上宣布了自治区党委的任免决定:任命白长明为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同日,香港浸会大学代表大会事学校访问。
12月17日,举行“国家医学电子书包试点共建院校”授牌仪式,学校正式成为全国60所共建院校中的一员。
12月24日,内蒙古医科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大会在交流中心国际报告厅召开。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杭栓柱等参加了会议。
(张锡民 张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