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卷
【概况】 陈巴尔虎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属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地处北纬48°48′~50°12′,东经118°22′~121°02′之间,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接壤,东南与海拉尔区毗邻,南接鄂温克族自治旗,西与新巴尔虎左旗交接,西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境线总长193.9公里(全系水界)。全旗东西宽约180.7公里,南北长约135.2公里,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水面积16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50万亩,森林面积965亩。国道301线、滨洲铁路横贯旗境,旗政府驻地巴彦库仁镇距呼伦贝尔市政府驻地海拉尔区34公里。
【畜牧业】 新增3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5个,3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2个,3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7处、5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1处、5000只以上肉羊养殖场5处、500头西门塔尔种牛扩繁场1个,专业合作社18家,储草库19座,流转草原面积231.3万亩。蒙草公司生产草产品200吨。
【林业】 矿区绿化1477亩,栽植苗木1.5万余株。
【工业】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0.9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亿元,增长4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5.9亿元,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亿元,增长8%;城镇、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597元和17185元,均增长8.3%。
【旅游业】 全年接待游客14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7亿元,呼伦贝尔草原国家公园项目已启动。
【水利】 新增机井150眼、集中供水3处,发放有动力水处理设备729套,解决了3331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修筑堤防1.5公里。
【生态建设】 全年完成草围栏40万亩,人工饲草地2.1万亩,补播曹迪5万亩,沙区综合治理25.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水土流失治理9万亩。关停3项污染物减排工程,治理2个废弃采坑矿山环境治理项目。
【城镇建设】 全年改造31栋老旧楼体排污和供水管道。全年硬化苏木镇街巷149.2公里。
【交通 电力】 硬化苏木镇街巷149.2公里,完成呼和诺尔镇至海拉尔、鄂温克苏木至那吉林场等6条公路建设项目。新增地面数字基站6处、通信信号塔3处、广播电视通信设备1000套。
【教育】 2015年,全旗小学6所、初级中学3所、职业高中1所。10所学校全部达到自治区标准化学校标准。新建幼儿园2所,孩子1450人、小学生2200名、初中生1200名、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教师490人、中学教师275人、职业高中教师58人。5所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塑胶跑道1个、体育活动场馆3座。
【科技】 全年科技支出156万元,比2014年减少4万元,下降2.5%。
【文化】 全旗文化馆1个。新建嘎查文化活动室4处、修缮25处。图书馆1个、藏书3万册、读者1万余人。乌兰牧骑1个、演员50名、演出110余次,观众达10万余人次。文化站5所、博物馆1所,民族博物馆接待游客15300人次。
【卫生】 全旗卫生机构45所。其中:旗级医院2所、企业医院4所、卫生院7个、疾病防疫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所1个、计划生育指导站1所、卫生监督所1个、个体诊所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全旗卫生技术人员412人,医疗床位210张。个体诊所医护人员40人、观察床位80个。
【社会保障】 2015年,城镇低保人数2424户、3458人,保障标准从2015年起由460元增加到480元,共计支出2016.56万元其中地方匹配180万元,城镇低保人数约占城镇总人口的7%左右;牧区低保544户、674人,共计支出:316万元,牧区低保人数占牧民总人口的6%。全旗社会福利机构1个、职工11人、床位120张,收养老人49人。(其中集中供养12人、分散供养37人),发放分散供养补助20.86万元;集中供养补助7.58万元。城镇医疗救助2213人,共发放救助金114.41万元。临时救助142人,共发放临时救助金65.7万元。60周岁以上老年人交通补贴8296人82.24万元。发放高龄补贴111.06万元,其中80周岁以上807人,每人每月100元。90周岁以上79人,每人每月150元。孤儿51人,每人每月救助1008元。城镇三无人员246人,其中分散供养219人,集中供养27人。分散供养560元,集中供养784元,全年发放172.5696万元。
(亚平)
【概况】 陈巴尔虎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属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地处北纬48°48′~50°12′,东经118°22′~121°02′之间,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接壤,东南与海拉尔区毗邻,南接鄂温克族自治旗,西与新巴尔虎左旗交接,西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境线总长193.9公里(全系水界)。全旗东西宽约180.7公里,南北长约135.2公里,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水面积16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50万亩,森林面积965亩。国道301线、滨洲铁路横贯旗境,旗政府驻地巴彦库仁镇距呼伦贝尔市政府驻地海拉尔区34公里。
【畜牧业】 新增3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5个,3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2个,3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7处、5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1处、5000只以上肉羊养殖场5处、500头西门塔尔种牛扩繁场1个,专业合作社18家,储草库19座,流转草原面积231.3万亩。蒙草公司生产草产品200吨。
【林业】 矿区绿化1477亩,栽植苗木1.5万余株。
【工业】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0.9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亿元,增长4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5.9亿元,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亿元,增长8%;城镇、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597元和17185元,均增长8.3%。
【旅游业】 全年接待游客14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7亿元,呼伦贝尔草原国家公园项目已启动。
【水利】 新增机井150眼、集中供水3处,发放有动力水处理设备729套,解决了3331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修筑堤防1.5公里。
【生态建设】 全年完成草围栏40万亩,人工饲草地2.1万亩,补播曹迪5万亩,沙区综合治理25.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水土流失治理9万亩。关停3项污染物减排工程,治理2个废弃采坑矿山环境治理项目。
【城镇建设】 全年改造31栋老旧楼体排污和供水管道。全年硬化苏木镇街巷149.2公里。
【交通 电力】 硬化苏木镇街巷149.2公里,完成呼和诺尔镇至海拉尔、鄂温克苏木至那吉林场等6条公路建设项目。新增地面数字基站6处、通信信号塔3处、广播电视通信设备1000套。
【教育】 2015年,全旗小学6所、初级中学3所、职业高中1所。10所学校全部达到自治区标准化学校标准。新建幼儿园2所,孩子1450人、小学生2200名、初中生1200名、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教师490人、中学教师275人、职业高中教师58人。5所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塑胶跑道1个、体育活动场馆3座。
【科技】 全年科技支出156万元,比2014年减少4万元,下降2.5%。
【文化】 全旗文化馆1个。新建嘎查文化活动室4处、修缮25处。图书馆1个、藏书3万册、读者1万余人。乌兰牧骑1个、演员50名、演出110余次,观众达10万余人次。文化站5所、博物馆1所,民族博物馆接待游客15300人次。
【卫生】 全旗卫生机构45所。其中:旗级医院2所、企业医院4所、卫生院7个、疾病防疫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所1个、计划生育指导站1所、卫生监督所1个、个体诊所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全旗卫生技术人员412人,医疗床位210张。个体诊所医护人员40人、观察床位80个。
【社会保障】 2015年,城镇低保人数2424户、3458人,保障标准从2015年起由460元增加到480元,共计支出2016.56万元其中地方匹配180万元,城镇低保人数约占城镇总人口的7%左右;牧区低保544户、674人,共计支出:316万元,牧区低保人数占牧民总人口的6%。全旗社会福利机构1个、职工11人、床位120张,收养老人49人。(其中集中供养12人、分散供养37人),发放分散供养补助20.86万元;集中供养补助7.58万元。城镇医疗救助2213人,共发放救助金114.41万元。临时救助142人,共发放临时救助金65.7万元。60周岁以上老年人交通补贴8296人82.24万元。发放高龄补贴111.06万元,其中80周岁以上807人,每人每月100元。90周岁以上79人,每人每月150元。孤儿51人,每人每月救助1008元。城镇三无人员246人,其中分散供养219人,集中供养27人。分散供养560元,集中供养784元,全年发放172.5696万元。
(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