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4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修志札记】加快网信建设 助力地方志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 发布时间:2025-03-28
  • 来源:《内蒙古印记》2024年第4期

  • 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资源开发处

     

    2024年10月,2024年全国地方志信息化业务培训班在浙江省衢州江山市举办,为内蒙古地方志网信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中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学要求各地重视此次培训,并提出五点工作要求。一要坚定正确方向,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二要坚持变革创新,推动地方志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三要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方志文化传播能力;四要坚持多措并举,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五要坚持底线思维,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作为内蒙古地方志网信业务的主要责任部门,肩负推进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使命,要立足高起点谋篇布局未来地方志网信工作的发力方向,集合全部战斗力,助力地方志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深化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地方志事业迈向新发展阶段的大势所趋。近年来,自治区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地方志部门在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地方志网站、史志鉴编纂云平台、史志数据库、新媒体建设等方面持续保障人员、资金投入,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持续提升。进入新发展阶段,地方志信息化工作还需乘势而上,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地方志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缩小与先进省区差距的必由之路。根据《全国地方志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报告》来看,一些省级地方志机构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强劲,地方业务依靠信息化建设从一个两个点的突破,到现在各项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信息化建设功不可没。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是全国地方志机构第一批信息化建设试点,现在还需依靠加强信息化建设赶超争先。

    二、准确把握信息化建设工作特点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信息化建设需要借助网络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这为地方志业务发展提质提效的同时,也会带来如保密、意识形态等风险隐患。自治区史志网站服务器部署有杀毒软件、防火墙、防篡改系统,也建立了保障网络安全的相关制度,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特别是全区各级地方志网络安全还存在制度不健全、发展不均衡问题,需加强指导。要通过培训让领导干部做到知网管网治网,熟练掌握网络技能,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防范化解能力。要全面摸排各盟市、旗县(市、区)地方志系统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及时提示预警,有效化解网络安全隐患。要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部门标准规范,完善审核机制,健全保密工作制度,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三、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

    本次培训有诸多好的经验做法不仅取得良好效果,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样板。比如,福建、湖南、广东等省区,探索出省级统建统用网站数据库,节约集约利用全省财政资金,各地市各自维护子网站,共建一个网站。江苏、湖南等省区,建立双层PDF文本扫描标准,推进志鉴资源数字化,不断更新扩充数据库内容,实现所有字节可搜索可复制,为建立数字方志馆积累基础。北京、浙江等省区,开发API接口对接调用数据库内容,打通了数据库与编纂系统应用壁垒,实现编纂过程直接调用数据库内容,减少了手动输入,提高了效率。安徽、浙江等省区,依托大量数据库志书资源,开发离线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志鉴编纂体系学习,提供志鉴语料“喂养”,服务研究查询,减轻了编纂负担。湖北、湖南等省区,联动省政府开放窗口,共享史志资源,在存史基础上增强资政作用。杭州、宜昌、南京、成都等地市,组织全体干部动手写网络推文,撰写形式活泼、紧跟时事的网络推文,利用“网言网语”吸引年轻受众,扩大了读者范围,提升了稿件质量;这些地市重要项目全体干部齐上阵,充分发挥青年干部力量,创新推出VR展览、“掌上史志馆”、专业讲座等展示形式。广东、云南、湖北、四川等省区,充分发挥短视频优势,推出类型丰富、长短不一的地方志短视频,调动青年干部出镜讲述,视频内容鲜活有内涵。浙江、四川等省区,出版方志读本,成立宣讲队伍,探索方志宣讲进学校,深化了“七进”内容,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区,不断扩展新媒体数量,保持地方志信息更新频率,联动学习强国总台、省台、市台,多渠道增加了地方志信息曝光率。

    四、结合实际吸收转化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级地方志网站和数据库建设还处于“单打独斗”阶段,还需要加强网站建设和运营,实现全区网站数据库省建市县用,提升工作效率、共享信息资源、节约投入成本。自治区史志数据库与编纂系统存在系统应用壁垒,还需要实现史志数据库与史志鉴编纂云平台互通,提高编纂效率。自治区史志鉴编纂云平台正处于数字化阶段,未来还需要向智慧化阶段迈进,探索建立智能问答大模型,提高智慧化水平。《内蒙古影像方志》微视频是活化利用志书资源有效途径,也是展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情的重要窗口,制作过程中要吸收先进地区制作经验,优化视频脚本,提升视频质量,打造出经得起检验的方志作品。自治区地方志“十四五”任务即将结束,要总结地方志“十四五”资源开发任务完成情况,征求省、市、县三级史志部门意见,提前规划部署史志“十五五”资源开发任务。


  • 【修志札记】加快网信建设 助力地方志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 发布时间:2025-03-28
  • 来源:《内蒙古印记》2024年第4期

  • 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资源开发处

     

    2024年10月,2024年全国地方志信息化业务培训班在浙江省衢州江山市举办,为内蒙古地方志网信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中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学要求各地重视此次培训,并提出五点工作要求。一要坚定正确方向,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二要坚持变革创新,推动地方志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三要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方志文化传播能力;四要坚持多措并举,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五要坚持底线思维,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作为内蒙古地方志网信业务的主要责任部门,肩负推进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使命,要立足高起点谋篇布局未来地方志网信工作的发力方向,集合全部战斗力,助力地方志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深化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地方志事业迈向新发展阶段的大势所趋。近年来,自治区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地方志部门在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地方志网站、史志鉴编纂云平台、史志数据库、新媒体建设等方面持续保障人员、资金投入,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持续提升。进入新发展阶段,地方志信息化工作还需乘势而上,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地方志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缩小与先进省区差距的必由之路。根据《全国地方志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报告》来看,一些省级地方志机构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强劲,地方业务依靠信息化建设从一个两个点的突破,到现在各项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信息化建设功不可没。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是全国地方志机构第一批信息化建设试点,现在还需依靠加强信息化建设赶超争先。

    二、准确把握信息化建设工作特点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信息化建设需要借助网络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这为地方志业务发展提质提效的同时,也会带来如保密、意识形态等风险隐患。自治区史志网站服务器部署有杀毒软件、防火墙、防篡改系统,也建立了保障网络安全的相关制度,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特别是全区各级地方志网络安全还存在制度不健全、发展不均衡问题,需加强指导。要通过培训让领导干部做到知网管网治网,熟练掌握网络技能,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防范化解能力。要全面摸排各盟市、旗县(市、区)地方志系统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及时提示预警,有效化解网络安全隐患。要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部门标准规范,完善审核机制,健全保密工作制度,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三、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

    本次培训有诸多好的经验做法不仅取得良好效果,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样板。比如,福建、湖南、广东等省区,探索出省级统建统用网站数据库,节约集约利用全省财政资金,各地市各自维护子网站,共建一个网站。江苏、湖南等省区,建立双层PDF文本扫描标准,推进志鉴资源数字化,不断更新扩充数据库内容,实现所有字节可搜索可复制,为建立数字方志馆积累基础。北京、浙江等省区,开发API接口对接调用数据库内容,打通了数据库与编纂系统应用壁垒,实现编纂过程直接调用数据库内容,减少了手动输入,提高了效率。安徽、浙江等省区,依托大量数据库志书资源,开发离线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志鉴编纂体系学习,提供志鉴语料“喂养”,服务研究查询,减轻了编纂负担。湖北、湖南等省区,联动省政府开放窗口,共享史志资源,在存史基础上增强资政作用。杭州、宜昌、南京、成都等地市,组织全体干部动手写网络推文,撰写形式活泼、紧跟时事的网络推文,利用“网言网语”吸引年轻受众,扩大了读者范围,提升了稿件质量;这些地市重要项目全体干部齐上阵,充分发挥青年干部力量,创新推出VR展览、“掌上史志馆”、专业讲座等展示形式。广东、云南、湖北、四川等省区,充分发挥短视频优势,推出类型丰富、长短不一的地方志短视频,调动青年干部出镜讲述,视频内容鲜活有内涵。浙江、四川等省区,出版方志读本,成立宣讲队伍,探索方志宣讲进学校,深化了“七进”内容,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区,不断扩展新媒体数量,保持地方志信息更新频率,联动学习强国总台、省台、市台,多渠道增加了地方志信息曝光率。

    四、结合实际吸收转化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级地方志网站和数据库建设还处于“单打独斗”阶段,还需要加强网站建设和运营,实现全区网站数据库省建市县用,提升工作效率、共享信息资源、节约投入成本。自治区史志数据库与编纂系统存在系统应用壁垒,还需要实现史志数据库与史志鉴编纂云平台互通,提高编纂效率。自治区史志鉴编纂云平台正处于数字化阶段,未来还需要向智慧化阶段迈进,探索建立智能问答大模型,提高智慧化水平。《内蒙古影像方志》微视频是活化利用志书资源有效途径,也是展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情的重要窗口,制作过程中要吸收先进地区制作经验,优化视频脚本,提升视频质量,打造出经得起检验的方志作品。自治区地方志“十四五”任务即将结束,要总结地方志“十四五”资源开发任务完成情况,征求省、市、县三级史志部门意见,提前规划部署史志“十五五”资源开发任务。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