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4年  /  第四期
  • (史海钩沉)《满都海斯琴》戏剧与历史
  • 由内蒙古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蒙古剧《满都海斯琴》,2003年1 0月7日在呼和浩特公演,连续8天场场爆满,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台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 0台初选剧目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目。该剧l 9 9 9年曾作为国庆5 0周年献礼剧目赴京演出,并荣获文化部文华奖

    《满都海斯琴》的主要情节是:美丽纯情的少女满都海斯琴与热恋中的科尔沁王乌嫩博罗特相会。正在这时,孛勒胡济农(济农,蒙古官职)给满都海斯琴带来了老可汗(满都鲁汗)赐给她的神箭,并宣她立刻进汗廷。几年后,满都海斯琴得到老可汗的信赖。她利用自己大汗王妃的特殊身份,努力使蒙古各部同明王朝保持着友好关系。老可汗驾崩,阴谋篡权的失拉觉得时机已到,企图谋害汗位的继承人巴图蒙克。满都海斯琴率众赶到。失拉挟持巴图蒙克之母希克日落荒逃去。为了不让失拉的阴谋得逞,为了草原的兴旺,满都海斯琴决定嫁给小可汗巴图蒙克,并辅佐他治理汗廷。十几年后,已长大成人的巴图蒙克可汗,见到了失散多年的母亲希克日,并惩治了失拉。

    作为艺术作品,《满都海斯琴》是对15世纪发生在蒙古高原上一段真实历史的概括和凝练。那么,历史上的满都海哈屯(哈屯,夫人之意),以及剧中的其他主要人物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云烟,回到这段血与火的年代。

    1、满都鲁汗、孛勒胡济农(巴延蒙克)与小可汗巴图蒙克

    朱元璋攻陷大都后,蒙古统治者退往漠北,各地的封建主互争雄长,草原又陷入了割据混乱状态。《元朝秘史》描写道:

    有星的天,

    旋转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

    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

    翻转着,

    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的被儿里,

    互相攻打。

    残酷的杀戮使成吉思汗———忽必烈的直系后裔,即黄金家族日渐凋零。1474年,满都鲁汗即位。他的夫人是太师锲加思兰的女儿伊克 哈巴尔图钟金,未曾生育。另一位夫人就是满都海,生有两个女儿,长女博罗克沁公主,后嫁给了锲加思兰太师(太师,蒙古官职),次女伊锡克公主,后嫁给了火筛。

    巴延蒙克是满都鲁汗的侄孙,娶了斡罗出少师(少师,蒙古官职)的女儿锡吉尔(剧中为希克日)为妻。生有一个男孩,取名巴图蒙克,就是后来著名的达延汗。满都鲁汗封巴延蒙克为济农,并给以孛勒胡之号。满都鲁汗无子,巴延蒙克成为黄金家族中仅存的一脉。

    1476年的一天,一个叫鸿郭赉的佞臣挑拨满都鲁汗:你的侄孙孛勒胡济农图谋不轨,打算加害于你,夺走伊克哈巴尔图钟金。满都鲁不信,说孛勒胡断不会出此恶言!下令把鸿郭赉的嘴唇割掉。

    不久,锲加思兰太师的族弟亦思马因又跑来对满都鲁说:“鸿郭赉乃大忠大信之人,却因说这实话而被惩处,实属可怜。”说完又跑 到孛勒胡济农那里说:“可汗已经相信了鸿郭赉的话,很快就要派人 来探听动静。”这时满都鲁因两次受人挑拨,终于对济农产生了怀疑,就派两个使者前来质问。孛勒胡济农一见果然如此,异常愤怒,转 身不睬使者。满都鲁听使者禀报,也愤怒起来,骂道:“我并无子嗣, 天下迟早归属孛勒胡,何必相煎太急?立即派遣亦思马因率兵去 捉拿。孛勒胡济农急忙逃走,途中被一伙强人杀害,他的妻子锡吉 尔则被亦思马因掳去作了妻子。

    孛勒胡济农死后,锲加思兰太师依恃属下数万士兵,专横跋扈,满都鲁对他无可奈何。亦思马因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将锲加思兰 谋杀,取而代之,当上了太师。这位新任太师比他的族兄还要专横,满都鲁汗在1479年忧愤而死。

    这时候,成吉思汗——忽必烈的直系后裔只剩下了一个人,这就是巴图蒙克。

    蒙古语巴图蒙克是“结实、永久”的意思。可是巴图蒙克自幼失  去双亲,无人照料,身体羸弱。他被寄养在巴该家里,时常遭到虐待。有个叫特穆尔哈达克的看不过去,对巴该说:把这个孩子交给我吧。巴该不肯给。特穆尔哈达克找来他的七个兄弟,硬将巴图蒙克抢了过来。特穆尔哈达克一家对巴图蒙克关怀备至,巴图蒙克患痞疾(腹内病),特穆尔哈达克的妻子赛海找来九匹初产驼羔的母驼之乳,放在银碗内,在巴图蒙克的肚子上不停地按摩,直到磨掉了如萍藻般的七块疮疤,才把病治好。

    巴图蒙克久病初愈,身体虚弱。一次,他去呼鲁胡儿河玩,岸边土石坍塌,一下子跌进急流。幸被一个叫安扎特穆尔的牧人相救,才死里逃生。也许是“天降大任于斯人”,巴图蒙克幼年所受的种种磨难,为他日后成长为后元时期蒙古最杰出的大汗做了铺垫。

    巴图蒙克于1480年继位,世称达延汗。逝世于1517年,时年四 十四岁。他在位的37年中,使割据混乱长达100多年的蒙古高原复归统一,并使黄金家族的统治得以巩固和延续。

    2、满都海哈屯

    满都海生于1448年,她的父亲——汪古部的绰罗斯拜特穆尔丞  相将她嫁给了满都鲁汗。汪古部人皮肤白皙,姑娘的容貌尤其娇丽。当初汪古部归附成吉思汗时,成吉思汗与之相约两家世代通婚,互称忽答(亲家)。长期以来这种亲家关系始终保持着。

    满都鲁汗逝世后,作为大汗的遗孀,满都海哈屯曾执掌汗廷大权。

    她打听到巴图蒙克在特穆尔哈达克家中,就派人前去说:“把孩子交给我吧。”从此,巴图蒙克的境遇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中兴可汗”的历程就此开始了。

    为了重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统治,满都海毅然做出了决定:嫁给巴图蒙克。这一年是1480年,满都海哈屯三十三岁,巴图蒙克七岁。隆重的婚礼开始了。家臣蒙肯伊喇古将马奶子洒向天地,祈祝 神灵佑护。随后,满都海让巴图蒙克穿上三层厚底高靴,拉着他的手跪拜在额锡哈屯(即忽必烈的生母唆鲁禾帖尼)的灵前。满都海虔诚地祷告:

    “在不分黑白的地方我嫁来作媳,

    荣幸地列为可汗的后裔,

    哈撒尔的嗣孙欲将我迎娶,

    我来到母后您的斡耳朵(宫帐)这里;

    还在不辨花马之时我嫁来作媳,

    哈撒尔的嗣孙却将您的嫡孙小觑,

    他恃强凭凌,

    我不顾一切地来到您的斡耳朵这里。

    倘若我屈从乌讷博罗特的强力,

    将您的宽阔的门楣看轻,

    高大的门槛看低,

    情愿让您伸出套杆将我贬作奴婢;

    倘若乌讷博罗特欺侮您的子孙,

    强行聘娶,

    恳请您广施缘法将他擒去。

    倘若母后您相信我的话语,

    相信我真诚地守护您的后裔巴图蒙克,

    做他的贤妻,       

    那么请保佑我,

    在内襟中赐给我七个男孩,

    在外襟中赐给我一个女孩。

    如蒙您慷慨赐予,

    就起名叫七个博罗特(钢铁之意),

    愿他们坚如钢铁,

        将您的香火延续。

    以上祷词见《蒙古源流》,译文根据薄音湖著《一代天骄和他的继承者》。

    满都海哈屯与达延汗后来果然生下七子一女。七子俱以钢铁(博罗特)命名:先是孪生兄弟图鲁博罗特、乌尔斯博罗特,随后是孪生姊弟图噜勒图公主、巴尔斯博罗特,第四子是阿尔苏博罗特,第五子和第六子是阿勒楚博罗特、斡齐尔博罗特孪生兄弟,第七子是阿尔博罗特。

    达延汗即位的第二年(1481年),满都海哈屯厉兵秣马,向宿敌卫拉特部(即瓦刺)兴问罪之师。她命人做了一只大皮箱,将皮箱缚在马背上,让达延汗坐在里面一起出征。队伍在塔斯博尔图(约在今蒙古国乌布萨湖一带)附近逼近了卫拉特的营寨。满都海哈屯列兵成阵,发出进攻命令,锐气方刚的骑士们呐喊着,漫山遍野地向卫拉特冲杀过去。卫拉特人拼死抵抗,双方绞杀在一起,草原上卷起无边的烟尘。满都海哈屯全神贯注地指挥作战,不知不觉间,头上的帽子竟被挣坏,跌落下来,由飘带连着悬挂在脖子上,散发不断遮住她的双眼。她无暇顾及这些,只是不断地激励将士更勇猛地冲锋。哈屯没有帽子怎么行?一个部下赶紧摘下自己的头盔递给她。满都海哈屯拢起散发,戴好头盔,指挥军队作最后的拼杀。终于,卫拉特人的防线崩溃了,丢下成片的尸体和器械,活着的赶紧乞求饶命。

    将士们簇拥着满都海哈屯,她向卫拉特人发布训令:

    “卫拉特人自古就是大汗的属众,怎敢僭越名分,随心所欲?今后,你们的房舍不许称作殿宇,你们的冠缨不得高过四指,平时在家许跪不许坐,吃肉只可用牙齿撕咬而不可用刀子切割,还有,今后要把乌苏克(酸奶)改名作扎格!

    据说直到很久以后,卫拉特人还在奉行着满都海哈屯的训令。

    3、失拉

    失拉是戏剧中的一个反面人物。他身上有太师锲加思兰和亦思马因的影子。亦思马因是乜克力部(乜音篾)的回教徒,跟随族兄锲加思兰来到蒙古草原,当上了永谢布部的首领。此后他谗言离间满都鲁汗和达延汗之父孛勒胡济农,使孛勒胡被逐杀;他又夺走了孛勒胡的妻子锡吉尔,使达延汗自幼失去母亲;他假借人们对锲加思兰专权的痛恨,将其诛杀,自己当上了太师;特别是在达延汗即位后,他从不把幼汗和满都海哈屯放在眼里,暴虐恣睢,唯我独尊。作出了种种恶行。

    也有一种说法是,锲加思兰是被满都海哈屯消灭的。

    在出征卫拉特胜利归来不久,满都海哈屯再接再厉,偕达延汗率领察哈尔和土默特两部军队又出征锲加思兰。这次,满都海哈屯先派遣一位名叫掌吉·帖木儿·阿克拉忽的大臣前往锲加思兰驻帐地进行侦查,自己率兵随其后。锲加思兰为人机警,阿克拉忽的突然到来,使他预感到将要大难临头,便急忙召集军队,以防不测。这时,满都海哈屯率领大队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而来。锲加思兰太师只身逃遁。满都海哈屯派军追击。在乞勒扯儿洼地,锲加思兰太师被满都海哈屯派出的两位将军击毙。

    满都海哈屯除掉锲加思兰太师及其势力后,把下一个目标对准了亦思马因太师。

    1482年,亦思马因又去侵掠兀良哈三卫。但他没有料到,三卫人马却在严阵以待,满都海和达延汗正在他的身后蹑行。这是满都海哈屯的计谋,她已派人与三卫相约,趁亦思马因兴兵之机,联合起来诛灭他。在三卫的地界,亦思马因立营扎寨,准备进攻。突然东边一阵烟尘随着惊天动地的呐喊声滚滚而来。

    亦思马因发觉陷入包围,他不敢恋战,慌乱中带着妻子且战且退,向西落荒而逃。他的部下都成了俘虏,几个孩子被三卫掠去。他马不停蹄地一直向西奔逃,最后来到哈密北部乜克力地方。这里是他的老家,十几年前他从这里发迹,跑到蒙古草原,现在却丢盔弃甲地跑了回来。

    1486年,满都海派遣以郭尔罗斯部的托郭齐少师为首的二十员大将,率兵追杀亦思马因。军队来到乜克力地面。迎面遇见亦思马因。托郭齐少师拈弓搭箭,嗖的一声射去,正中亦思马因的咽喉。这位强横一时的太师,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托郭齐少师来到亦思马因家里,亦思马因的妻子,也就是达延汗的生母锡吉尔太后,正坐着哭泣。呜呜咽咽的抽泣声,使托郭齐少师十分不快,但他仍然谦恭地对锡吉尔太后说:“请上马吧,我送你去与亲生儿子团聚。”锡吉尔太后不肯动身,托郭齐少师忍无可忍,愤怒地说:“你的丈夫孛勒胡济农不好吗?你竟甘心做别人的妻子!你的儿子达延汗不好吗?你却不肯前去相见!你的国家察哈尔(达延汗直辖察哈尔部)不好吗?你怎能留恋别人的土地!锡吉尔太后只好跟着托郭齐少师上了马。

    托郭齐少师将锡吉尔太后交给达延汗,对他说:“我杀死了你的敌人,降服了你的仇人。现在,你们母子团聚吧!十三岁的达延汗第一次拜见了自己的生身母亲,将她安顿在西拉木伦河畔的一个营地上。后来太后死在那里。

    4、乌讷博罗特(剧中之乌嫩博罗特)

    乌讷博罗特是成吉思汗长弟哈撒尔的后代,他的父亲是科尔沁著名的英雄巴图尔锡古苏特。巴图尔锡古苏特曾在脱脱不花汗麾下舍命作战,乌讷博罗特本人不久以前也为满都鲁汗立过赫赫战功。

    在满都鲁汗去世,满都海决定嫁给巴图蒙克前,乌讷博罗特来到满都海哈屯的营帐,对她说:“尊敬的哈屯,请允许我点燃你的灶火,指示你的牧地吧。哈撒尔的后裔,与圣主成吉思汗本来就是一家。”

    满都海哈屯答道:“有推不开的门扉,有跨不过的门槛。成吉思汗的遗产,哈撒尔不能继承。吾汗的后裔尚在,我不能去你那里。”

    关于满都海哈屯拒绝乌讷博罗特的过程,《蒙古源流》描写道:时,科尔沁之乌讷博罗特王欲娶满都海·彻辰夫人,则满都海·彻辰夫人曰:

    若夫主上之嗣已尽绝,

    因此王亦主上之族,姑似可,

    但闻共主亲孙巴图蒙克者,

    见在帖木尔·哈达克之手云,

    若不绝望于彼,则吾不适也。

    阿剌克出特之桑海乌尔鲁克深然其说。

    满都海·彻辰夫人又问郭尔罗斯之萨岱曰:“先是科尔沁之乌讷博罗特王曾有建言,而今此子至矣,若此二人,当适谁乎?萨岱对曰:与其候幼子,莫若适乌讷博罗特则有益于大众。又如前问于桑海乌尔鲁之妻扎罕·阿噶时,扎罕·阿噶对曰:

    若适哈撒尔之裔,

    将引入黑暗之途,

    离逖汝举国之众,

    将失后妃之名乎!

    若守合罕之后裔,

    将获上天之佑护,   

    得主汝举国之众,

    扬汝后妃之名乎!

    彻辰夫人以扎罕·阿噶之言为然,怒于萨岱而责之曰:

    汝岂以合罕之裔幼冲,

    而以哈撒尔之裔年富,

    以我后妃之身为孤孀,

    戏侮而谰言如是者乎!

    遂倾热茶于其顶矣。

    据说这些话传到乌讷博罗特耳朵里,使这位勇士大受感动。他痛责自己的卤莽,越发敬重满都海哈屯的品德,打消了求婚的念头。

    (作者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档案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满都海斯琴》戏剧与历史
  • 由内蒙古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蒙古剧《满都海斯琴》,2003年1 0月7日在呼和浩特公演,连续8天场场爆满,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台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 0台初选剧目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目。该剧l 9 9 9年曾作为国庆5 0周年献礼剧目赴京演出,并荣获文化部文华奖

    《满都海斯琴》的主要情节是:美丽纯情的少女满都海斯琴与热恋中的科尔沁王乌嫩博罗特相会。正在这时,孛勒胡济农(济农,蒙古官职)给满都海斯琴带来了老可汗(满都鲁汗)赐给她的神箭,并宣她立刻进汗廷。几年后,满都海斯琴得到老可汗的信赖。她利用自己大汗王妃的特殊身份,努力使蒙古各部同明王朝保持着友好关系。老可汗驾崩,阴谋篡权的失拉觉得时机已到,企图谋害汗位的继承人巴图蒙克。满都海斯琴率众赶到。失拉挟持巴图蒙克之母希克日落荒逃去。为了不让失拉的阴谋得逞,为了草原的兴旺,满都海斯琴决定嫁给小可汗巴图蒙克,并辅佐他治理汗廷。十几年后,已长大成人的巴图蒙克可汗,见到了失散多年的母亲希克日,并惩治了失拉。

    作为艺术作品,《满都海斯琴》是对15世纪发生在蒙古高原上一段真实历史的概括和凝练。那么,历史上的满都海哈屯(哈屯,夫人之意),以及剧中的其他主要人物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云烟,回到这段血与火的年代。

    1、满都鲁汗、孛勒胡济农(巴延蒙克)与小可汗巴图蒙克

    朱元璋攻陷大都后,蒙古统治者退往漠北,各地的封建主互争雄长,草原又陷入了割据混乱状态。《元朝秘史》描写道:

    有星的天,

    旋转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

    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

    翻转着,

    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的被儿里,

    互相攻打。

    残酷的杀戮使成吉思汗———忽必烈的直系后裔,即黄金家族日渐凋零。1474年,满都鲁汗即位。他的夫人是太师锲加思兰的女儿伊克 哈巴尔图钟金,未曾生育。另一位夫人就是满都海,生有两个女儿,长女博罗克沁公主,后嫁给了锲加思兰太师(太师,蒙古官职),次女伊锡克公主,后嫁给了火筛。

    巴延蒙克是满都鲁汗的侄孙,娶了斡罗出少师(少师,蒙古官职)的女儿锡吉尔(剧中为希克日)为妻。生有一个男孩,取名巴图蒙克,就是后来著名的达延汗。满都鲁汗封巴延蒙克为济农,并给以孛勒胡之号。满都鲁汗无子,巴延蒙克成为黄金家族中仅存的一脉。

    1476年的一天,一个叫鸿郭赉的佞臣挑拨满都鲁汗:你的侄孙孛勒胡济农图谋不轨,打算加害于你,夺走伊克哈巴尔图钟金。满都鲁不信,说孛勒胡断不会出此恶言!下令把鸿郭赉的嘴唇割掉。

    不久,锲加思兰太师的族弟亦思马因又跑来对满都鲁说:“鸿郭赉乃大忠大信之人,却因说这实话而被惩处,实属可怜。”说完又跑 到孛勒胡济农那里说:“可汗已经相信了鸿郭赉的话,很快就要派人 来探听动静。”这时满都鲁因两次受人挑拨,终于对济农产生了怀疑,就派两个使者前来质问。孛勒胡济农一见果然如此,异常愤怒,转 身不睬使者。满都鲁听使者禀报,也愤怒起来,骂道:“我并无子嗣, 天下迟早归属孛勒胡,何必相煎太急?立即派遣亦思马因率兵去 捉拿。孛勒胡济农急忙逃走,途中被一伙强人杀害,他的妻子锡吉 尔则被亦思马因掳去作了妻子。

    孛勒胡济农死后,锲加思兰太师依恃属下数万士兵,专横跋扈,满都鲁对他无可奈何。亦思马因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将锲加思兰 谋杀,取而代之,当上了太师。这位新任太师比他的族兄还要专横,满都鲁汗在1479年忧愤而死。

    这时候,成吉思汗——忽必烈的直系后裔只剩下了一个人,这就是巴图蒙克。

    蒙古语巴图蒙克是“结实、永久”的意思。可是巴图蒙克自幼失  去双亲,无人照料,身体羸弱。他被寄养在巴该家里,时常遭到虐待。有个叫特穆尔哈达克的看不过去,对巴该说:把这个孩子交给我吧。巴该不肯给。特穆尔哈达克找来他的七个兄弟,硬将巴图蒙克抢了过来。特穆尔哈达克一家对巴图蒙克关怀备至,巴图蒙克患痞疾(腹内病),特穆尔哈达克的妻子赛海找来九匹初产驼羔的母驼之乳,放在银碗内,在巴图蒙克的肚子上不停地按摩,直到磨掉了如萍藻般的七块疮疤,才把病治好。

    巴图蒙克久病初愈,身体虚弱。一次,他去呼鲁胡儿河玩,岸边土石坍塌,一下子跌进急流。幸被一个叫安扎特穆尔的牧人相救,才死里逃生。也许是“天降大任于斯人”,巴图蒙克幼年所受的种种磨难,为他日后成长为后元时期蒙古最杰出的大汗做了铺垫。

    巴图蒙克于1480年继位,世称达延汗。逝世于1517年,时年四 十四岁。他在位的37年中,使割据混乱长达100多年的蒙古高原复归统一,并使黄金家族的统治得以巩固和延续。

    2、满都海哈屯

    满都海生于1448年,她的父亲——汪古部的绰罗斯拜特穆尔丞  相将她嫁给了满都鲁汗。汪古部人皮肤白皙,姑娘的容貌尤其娇丽。当初汪古部归附成吉思汗时,成吉思汗与之相约两家世代通婚,互称忽答(亲家)。长期以来这种亲家关系始终保持着。

    满都鲁汗逝世后,作为大汗的遗孀,满都海哈屯曾执掌汗廷大权。

    她打听到巴图蒙克在特穆尔哈达克家中,就派人前去说:“把孩子交给我吧。”从此,巴图蒙克的境遇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中兴可汗”的历程就此开始了。

    为了重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统治,满都海毅然做出了决定:嫁给巴图蒙克。这一年是1480年,满都海哈屯三十三岁,巴图蒙克七岁。隆重的婚礼开始了。家臣蒙肯伊喇古将马奶子洒向天地,祈祝 神灵佑护。随后,满都海让巴图蒙克穿上三层厚底高靴,拉着他的手跪拜在额锡哈屯(即忽必烈的生母唆鲁禾帖尼)的灵前。满都海虔诚地祷告:

    “在不分黑白的地方我嫁来作媳,

    荣幸地列为可汗的后裔,

    哈撒尔的嗣孙欲将我迎娶,

    我来到母后您的斡耳朵(宫帐)这里;

    还在不辨花马之时我嫁来作媳,

    哈撒尔的嗣孙却将您的嫡孙小觑,

    他恃强凭凌,

    我不顾一切地来到您的斡耳朵这里。

    倘若我屈从乌讷博罗特的强力,

    将您的宽阔的门楣看轻,

    高大的门槛看低,

    情愿让您伸出套杆将我贬作奴婢;

    倘若乌讷博罗特欺侮您的子孙,

    强行聘娶,

    恳请您广施缘法将他擒去。

    倘若母后您相信我的话语,

    相信我真诚地守护您的后裔巴图蒙克,

    做他的贤妻,       

    那么请保佑我,

    在内襟中赐给我七个男孩,

    在外襟中赐给我一个女孩。

    如蒙您慷慨赐予,

    就起名叫七个博罗特(钢铁之意),

    愿他们坚如钢铁,

        将您的香火延续。

    以上祷词见《蒙古源流》,译文根据薄音湖著《一代天骄和他的继承者》。

    满都海哈屯与达延汗后来果然生下七子一女。七子俱以钢铁(博罗特)命名:先是孪生兄弟图鲁博罗特、乌尔斯博罗特,随后是孪生姊弟图噜勒图公主、巴尔斯博罗特,第四子是阿尔苏博罗特,第五子和第六子是阿勒楚博罗特、斡齐尔博罗特孪生兄弟,第七子是阿尔博罗特。

    达延汗即位的第二年(1481年),满都海哈屯厉兵秣马,向宿敌卫拉特部(即瓦刺)兴问罪之师。她命人做了一只大皮箱,将皮箱缚在马背上,让达延汗坐在里面一起出征。队伍在塔斯博尔图(约在今蒙古国乌布萨湖一带)附近逼近了卫拉特的营寨。满都海哈屯列兵成阵,发出进攻命令,锐气方刚的骑士们呐喊着,漫山遍野地向卫拉特冲杀过去。卫拉特人拼死抵抗,双方绞杀在一起,草原上卷起无边的烟尘。满都海哈屯全神贯注地指挥作战,不知不觉间,头上的帽子竟被挣坏,跌落下来,由飘带连着悬挂在脖子上,散发不断遮住她的双眼。她无暇顾及这些,只是不断地激励将士更勇猛地冲锋。哈屯没有帽子怎么行?一个部下赶紧摘下自己的头盔递给她。满都海哈屯拢起散发,戴好头盔,指挥军队作最后的拼杀。终于,卫拉特人的防线崩溃了,丢下成片的尸体和器械,活着的赶紧乞求饶命。

    将士们簇拥着满都海哈屯,她向卫拉特人发布训令:

    “卫拉特人自古就是大汗的属众,怎敢僭越名分,随心所欲?今后,你们的房舍不许称作殿宇,你们的冠缨不得高过四指,平时在家许跪不许坐,吃肉只可用牙齿撕咬而不可用刀子切割,还有,今后要把乌苏克(酸奶)改名作扎格!

    据说直到很久以后,卫拉特人还在奉行着满都海哈屯的训令。

    3、失拉

    失拉是戏剧中的一个反面人物。他身上有太师锲加思兰和亦思马因的影子。亦思马因是乜克力部(乜音篾)的回教徒,跟随族兄锲加思兰来到蒙古草原,当上了永谢布部的首领。此后他谗言离间满都鲁汗和达延汗之父孛勒胡济农,使孛勒胡被逐杀;他又夺走了孛勒胡的妻子锡吉尔,使达延汗自幼失去母亲;他假借人们对锲加思兰专权的痛恨,将其诛杀,自己当上了太师;特别是在达延汗即位后,他从不把幼汗和满都海哈屯放在眼里,暴虐恣睢,唯我独尊。作出了种种恶行。

    也有一种说法是,锲加思兰是被满都海哈屯消灭的。

    在出征卫拉特胜利归来不久,满都海哈屯再接再厉,偕达延汗率领察哈尔和土默特两部军队又出征锲加思兰。这次,满都海哈屯先派遣一位名叫掌吉·帖木儿·阿克拉忽的大臣前往锲加思兰驻帐地进行侦查,自己率兵随其后。锲加思兰为人机警,阿克拉忽的突然到来,使他预感到将要大难临头,便急忙召集军队,以防不测。这时,满都海哈屯率领大队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而来。锲加思兰太师只身逃遁。满都海哈屯派军追击。在乞勒扯儿洼地,锲加思兰太师被满都海哈屯派出的两位将军击毙。

    满都海哈屯除掉锲加思兰太师及其势力后,把下一个目标对准了亦思马因太师。

    1482年,亦思马因又去侵掠兀良哈三卫。但他没有料到,三卫人马却在严阵以待,满都海和达延汗正在他的身后蹑行。这是满都海哈屯的计谋,她已派人与三卫相约,趁亦思马因兴兵之机,联合起来诛灭他。在三卫的地界,亦思马因立营扎寨,准备进攻。突然东边一阵烟尘随着惊天动地的呐喊声滚滚而来。

    亦思马因发觉陷入包围,他不敢恋战,慌乱中带着妻子且战且退,向西落荒而逃。他的部下都成了俘虏,几个孩子被三卫掠去。他马不停蹄地一直向西奔逃,最后来到哈密北部乜克力地方。这里是他的老家,十几年前他从这里发迹,跑到蒙古草原,现在却丢盔弃甲地跑了回来。

    1486年,满都海派遣以郭尔罗斯部的托郭齐少师为首的二十员大将,率兵追杀亦思马因。军队来到乜克力地面。迎面遇见亦思马因。托郭齐少师拈弓搭箭,嗖的一声射去,正中亦思马因的咽喉。这位强横一时的太师,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托郭齐少师来到亦思马因家里,亦思马因的妻子,也就是达延汗的生母锡吉尔太后,正坐着哭泣。呜呜咽咽的抽泣声,使托郭齐少师十分不快,但他仍然谦恭地对锡吉尔太后说:“请上马吧,我送你去与亲生儿子团聚。”锡吉尔太后不肯动身,托郭齐少师忍无可忍,愤怒地说:“你的丈夫孛勒胡济农不好吗?你竟甘心做别人的妻子!你的儿子达延汗不好吗?你却不肯前去相见!你的国家察哈尔(达延汗直辖察哈尔部)不好吗?你怎能留恋别人的土地!锡吉尔太后只好跟着托郭齐少师上了马。

    托郭齐少师将锡吉尔太后交给达延汗,对他说:“我杀死了你的敌人,降服了你的仇人。现在,你们母子团聚吧!十三岁的达延汗第一次拜见了自己的生身母亲,将她安顿在西拉木伦河畔的一个营地上。后来太后死在那里。

    4、乌讷博罗特(剧中之乌嫩博罗特)

    乌讷博罗特是成吉思汗长弟哈撒尔的后代,他的父亲是科尔沁著名的英雄巴图尔锡古苏特。巴图尔锡古苏特曾在脱脱不花汗麾下舍命作战,乌讷博罗特本人不久以前也为满都鲁汗立过赫赫战功。

    在满都鲁汗去世,满都海决定嫁给巴图蒙克前,乌讷博罗特来到满都海哈屯的营帐,对她说:“尊敬的哈屯,请允许我点燃你的灶火,指示你的牧地吧。哈撒尔的后裔,与圣主成吉思汗本来就是一家。”

    满都海哈屯答道:“有推不开的门扉,有跨不过的门槛。成吉思汗的遗产,哈撒尔不能继承。吾汗的后裔尚在,我不能去你那里。”

    关于满都海哈屯拒绝乌讷博罗特的过程,《蒙古源流》描写道:时,科尔沁之乌讷博罗特王欲娶满都海·彻辰夫人,则满都海·彻辰夫人曰:

    若夫主上之嗣已尽绝,

    因此王亦主上之族,姑似可,

    但闻共主亲孙巴图蒙克者,

    见在帖木尔·哈达克之手云,

    若不绝望于彼,则吾不适也。

    阿剌克出特之桑海乌尔鲁克深然其说。

    满都海·彻辰夫人又问郭尔罗斯之萨岱曰:“先是科尔沁之乌讷博罗特王曾有建言,而今此子至矣,若此二人,当适谁乎?萨岱对曰:与其候幼子,莫若适乌讷博罗特则有益于大众。又如前问于桑海乌尔鲁之妻扎罕·阿噶时,扎罕·阿噶对曰:

    若适哈撒尔之裔,

    将引入黑暗之途,

    离逖汝举国之众,

    将失后妃之名乎!

    若守合罕之后裔,

    将获上天之佑护,   

    得主汝举国之众,

    扬汝后妃之名乎!

    彻辰夫人以扎罕·阿噶之言为然,怒于萨岱而责之曰:

    汝岂以合罕之裔幼冲,

    而以哈撒尔之裔年富,

    以我后妃之身为孤孀,

    戏侮而谰言如是者乎!

    遂倾热茶于其顶矣。

    据说这些话传到乌讷博罗特耳朵里,使这位勇士大受感动。他痛责自己的卤莽,越发敬重满都海哈屯的品德,打消了求婚的念头。

    (作者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档案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