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5年  /  第五期
  • (珍珠滩)草原大漠告诉我
  • 不见蓝天如洗,

    不见山河万里,

    不见骏马驰骋,

    不见雄鹰搏击,

    那样的日子,

    叫人怎么呼吸?

     

    没有风雪、大漠经历,

    哪有傲视苍穹浩气?

    没有紫外线、沙尘暴洗礼,

    哪里去找集灵感、正义、智慧于一身的动力?

     

    造物主孕育了我,

    大自然成就了你。

    与英雄的环境、骑士的追求在一起,

    才能感到天高、地阔、山青、水绿。

     

    马蹄踏出了旋律,

    牧歌洋溢着活力;

    因牧而兴,逐水而居;

    载情而舞,随缘而聚;

    无拘无束,我是天之骄子;

    无边无际,我是大地儿女。

    力量是日月赐予,

    灵魂是劲草染绿。

    人和自然和谐共存,

    蒙古包里画着天圆地方,月明星稀,

    万物万象,相存相依……

    “一岁一枯荣”的大草原,

    “大漠孤烟直”的黑戈壁,

    给我们海一般的胸襟,山一般的志趣,

    湖一般的智慧,花一般的美丽。

     

    看啊,

    “五里一敖包,十里一边墙”,

    金戈铁马和歌舞升平曾在这里交替。

    炊烟里闪过弓弩飞镝,

    奶茶里飘着温馨静谧。

    那竖写的文字,象倾泻的银河;

    那动人的长调,象飞天的虹霓;

    给我多少灵感,

    给我多少启迪!

     

    听吧,

    从兴安岭的松涛到古居延的牧笛,

    从鄂尔多斯婚礼歌到呼伦贝尔爬犁曲;

    那额尔古纳河飞艇的国旗猎猎,

    那草原丝路的驼铃叮咚、琵琶如雨;

    世纪的经幡在对流星诉说,

    远古的胡扬在向绿洲私语……

     

    让记忆的浪拍打我们的心:

    车辚辚,

    马萧萧,

    颦鼓不息,

    悲剧喜剧;

     

    让联想的潮鼓起我们的翼:

    天苍苍,

    野茫茫,

    雪落雪消,

    风吹草低……

     

    科尔沁之夜,

    如火的“安代”燃激情,

    “查玛”的古戏足自娱;

    百诵不厌的甘珠尔经,

    伴着古老召庙的酥油灯摇曳。

    卡拉OK的摇滚乐,

    冲击着深沉的马头琴;

    悠扬美妙的“雅都格”,

    激荡着马背民族令人骄傲的神圣和神秘。

     

    大青山脚下,

    王昭君的佳话传万里,

    敕勒人的歌谣伴风雨;

    那鲜卑王朝的古都遗迹,

    那“元宝交钞”的稀世纸历;

    还有那沙漠高速路上的“奔驰”、“奥迪”,

    国际航线上的超音速飞机,

    都像五彩乐谱、如椽大笔,

    书写着当代东方人的商贸文化、诚信哲理。

     

    循着先人的足迹,

    我在找文明的演绎:

    那史诗特征、原创本色,

    那开放传统、英雄主义,

    在图腾柱和岩画的峭壁上,

    我解读着中华创世的箴言警句;

    在《蒙汉调》激越欢快的锣鼓中,

    我聆听着民族融合的北韵南律。

     

    我终于明白,

    绿色文明的重新崛起,

    昭示着人类认识了规律,

    皈依了科技。

    时代的潮起潮落,

    绝不是来如春梦无多时,

    去似朝云无轨迹。

     

    长城和阴山并肩,

    太阳和月亮相依,

    记载着文化的亲和与撞击,

    叙述着中华的多样和统一。

     

    扎赉诺尔曾有猛犸栖息,

    多伦诺尔曾有商贾云集;

    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

    都有大英雄风云际会的故居;

    红山文化和黄河文化,

    都是大中华举世瞩目的圣地。

     

    历史的花开花谢,

    验证了

    壮烈干戈伤往事,

    交欢玉帛启后裔。

     

    这就是草原揭示的秘密,

    这就是大漠印证的真理;

    不读懂这本西部的文明《史记》,

    怎能领悟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与厚重,

    中华多姿和美丽……

     

    (作者单位: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草原大漠告诉我
  • 不见蓝天如洗,

    不见山河万里,

    不见骏马驰骋,

    不见雄鹰搏击,

    那样的日子,

    叫人怎么呼吸?

     

    没有风雪、大漠经历,

    哪有傲视苍穹浩气?

    没有紫外线、沙尘暴洗礼,

    哪里去找集灵感、正义、智慧于一身的动力?

     

    造物主孕育了我,

    大自然成就了你。

    与英雄的环境、骑士的追求在一起,

    才能感到天高、地阔、山青、水绿。

     

    马蹄踏出了旋律,

    牧歌洋溢着活力;

    因牧而兴,逐水而居;

    载情而舞,随缘而聚;

    无拘无束,我是天之骄子;

    无边无际,我是大地儿女。

    力量是日月赐予,

    灵魂是劲草染绿。

    人和自然和谐共存,

    蒙古包里画着天圆地方,月明星稀,

    万物万象,相存相依……

    “一岁一枯荣”的大草原,

    “大漠孤烟直”的黑戈壁,

    给我们海一般的胸襟,山一般的志趣,

    湖一般的智慧,花一般的美丽。

     

    看啊,

    “五里一敖包,十里一边墙”,

    金戈铁马和歌舞升平曾在这里交替。

    炊烟里闪过弓弩飞镝,

    奶茶里飘着温馨静谧。

    那竖写的文字,象倾泻的银河;

    那动人的长调,象飞天的虹霓;

    给我多少灵感,

    给我多少启迪!

     

    听吧,

    从兴安岭的松涛到古居延的牧笛,

    从鄂尔多斯婚礼歌到呼伦贝尔爬犁曲;

    那额尔古纳河飞艇的国旗猎猎,

    那草原丝路的驼铃叮咚、琵琶如雨;

    世纪的经幡在对流星诉说,

    远古的胡扬在向绿洲私语……

     

    让记忆的浪拍打我们的心:

    车辚辚,

    马萧萧,

    颦鼓不息,

    悲剧喜剧;

     

    让联想的潮鼓起我们的翼:

    天苍苍,

    野茫茫,

    雪落雪消,

    风吹草低……

     

    科尔沁之夜,

    如火的“安代”燃激情,

    “查玛”的古戏足自娱;

    百诵不厌的甘珠尔经,

    伴着古老召庙的酥油灯摇曳。

    卡拉OK的摇滚乐,

    冲击着深沉的马头琴;

    悠扬美妙的“雅都格”,

    激荡着马背民族令人骄傲的神圣和神秘。

     

    大青山脚下,

    王昭君的佳话传万里,

    敕勒人的歌谣伴风雨;

    那鲜卑王朝的古都遗迹,

    那“元宝交钞”的稀世纸历;

    还有那沙漠高速路上的“奔驰”、“奥迪”,

    国际航线上的超音速飞机,

    都像五彩乐谱、如椽大笔,

    书写着当代东方人的商贸文化、诚信哲理。

     

    循着先人的足迹,

    我在找文明的演绎:

    那史诗特征、原创本色,

    那开放传统、英雄主义,

    在图腾柱和岩画的峭壁上,

    我解读着中华创世的箴言警句;

    在《蒙汉调》激越欢快的锣鼓中,

    我聆听着民族融合的北韵南律。

     

    我终于明白,

    绿色文明的重新崛起,

    昭示着人类认识了规律,

    皈依了科技。

    时代的潮起潮落,

    绝不是来如春梦无多时,

    去似朝云无轨迹。

     

    长城和阴山并肩,

    太阳和月亮相依,

    记载着文化的亲和与撞击,

    叙述着中华的多样和统一。

     

    扎赉诺尔曾有猛犸栖息,

    多伦诺尔曾有商贾云集;

    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

    都有大英雄风云际会的故居;

    红山文化和黄河文化,

    都是大中华举世瞩目的圣地。

     

    历史的花开花谢,

    验证了

    壮烈干戈伤往事,

    交欢玉帛启后裔。

     

    这就是草原揭示的秘密,

    这就是大漠印证的真理;

    不读懂这本西部的文明《史记》,

    怎能领悟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与厚重,

    中华多姿和美丽……

     

    (作者单位: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