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5年  /  第五期
  • (修志人物)把荒园耕耘成沃土──记编史修志专家赵振方
  • 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电管局按照自治区政府和电力部的部署启动电力志的编写工作,赵振方自此开始了内蒙古电力工业的史志鉴工作。

    他从零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实践,从搜集研究内蒙古电力工业百年资料开始,从起草编写大纲开始,既要学习方志学和专业技术知识及经营管理知识,还要搜集、整理、研究大量的与电力相关的历史资料。经过辛勤的耕耘与呕心沥血的编研,18年过去了,他不仅成为内蒙古电力工业发展历史研究的权威,而且成为我区史志鉴权威学者。他先后主编和参加编撰了60部志书、年鉴及经济资源要鉴、概况等,并亲自承担撰写这些书的篇章;他在史志鉴的理论研究和创新方面也有造诣,先后撰写发表专题论文50余篇。理论性研究文章《新编地方志要与经济建设接轨》在“WTO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学术研讨会”上获一等奖,在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院西南分院举办的“理论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上获奖。他的《在专业志中要把概述作为一种新体裁──兼论概述体》这一论文的问世,解决了全国各地方志研究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这个行当的工作中,他甘于淡泊,这18年正是中国大地走入市场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他面对诱惑而不为所动,潜心编史修志。正是他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他完成了上限从1903年内蒙古有电开始,下限断至2000年为止的《内蒙古电力工业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史·内蒙古分卷》的鸿篇巨制;内蒙古电力工业志系列丛书在他的组织指导和参加编写下,先后编辑出版了电力建设、勘察设计、发电、供电、多经、科技、教育、卫生等门类齐全的史、志、年鉴,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电力工业史实记载的书籍,为电力工业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留下了极为宝贵、丰富的史料记载和经验总结。由此,赵振方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内蒙古地方志、志业史学科领头人之一,他也荣获“中国当代方志学者”、“专业史学家”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赵振方读书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结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但因家庭政治株连而改入职业学校学习园林专业。毕业后,他当过技术员,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但他都能正确对待。工作以后,他先后毕业或结业于内蒙古大学政中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医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工作与学习、读书与工作紧紧地与他的人生交织在一起。他干一行爱一行,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37年开始搞史志工作,竟然搞出名堂,且著作等身。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就是认真。

    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就连节假日他都在工作,他的每一部成果都付出艰辛的劳动,也因此史志战线的同行称他是史志战线的“拼命三郎”。他曾说过:“艰辛、劳作我不在乎,工作是一种享受”。尽管耕耘之后,每出一部书或在学术上取得一项成果时,他就要遭受一次磨难,但他乐此不疲,非常热爱书写“春秋”的工作。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虽然年过半百,但依然把工作目标定得很高。他仍然像一头奋力负荷的耕牛,铆足了全身的劲儿一步一步地把荒园耕耘成沃土。

     

    (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修志人物)把荒园耕耘成沃土──记编史修志专家赵振方
  • 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电管局按照自治区政府和电力部的部署启动电力志的编写工作,赵振方自此开始了内蒙古电力工业的史志鉴工作。

    他从零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实践,从搜集研究内蒙古电力工业百年资料开始,从起草编写大纲开始,既要学习方志学和专业技术知识及经营管理知识,还要搜集、整理、研究大量的与电力相关的历史资料。经过辛勤的耕耘与呕心沥血的编研,18年过去了,他不仅成为内蒙古电力工业发展历史研究的权威,而且成为我区史志鉴权威学者。他先后主编和参加编撰了60部志书、年鉴及经济资源要鉴、概况等,并亲自承担撰写这些书的篇章;他在史志鉴的理论研究和创新方面也有造诣,先后撰写发表专题论文50余篇。理论性研究文章《新编地方志要与经济建设接轨》在“WTO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学术研讨会”上获一等奖,在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院西南分院举办的“理论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上获奖。他的《在专业志中要把概述作为一种新体裁──兼论概述体》这一论文的问世,解决了全国各地方志研究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这个行当的工作中,他甘于淡泊,这18年正是中国大地走入市场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他面对诱惑而不为所动,潜心编史修志。正是他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他完成了上限从1903年内蒙古有电开始,下限断至2000年为止的《内蒙古电力工业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史·内蒙古分卷》的鸿篇巨制;内蒙古电力工业志系列丛书在他的组织指导和参加编写下,先后编辑出版了电力建设、勘察设计、发电、供电、多经、科技、教育、卫生等门类齐全的史、志、年鉴,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电力工业史实记载的书籍,为电力工业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留下了极为宝贵、丰富的史料记载和经验总结。由此,赵振方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内蒙古地方志、志业史学科领头人之一,他也荣获“中国当代方志学者”、“专业史学家”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赵振方读书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结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但因家庭政治株连而改入职业学校学习园林专业。毕业后,他当过技术员,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但他都能正确对待。工作以后,他先后毕业或结业于内蒙古大学政中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医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工作与学习、读书与工作紧紧地与他的人生交织在一起。他干一行爱一行,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37年开始搞史志工作,竟然搞出名堂,且著作等身。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就是认真。

    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就连节假日他都在工作,他的每一部成果都付出艰辛的劳动,也因此史志战线的同行称他是史志战线的“拼命三郎”。他曾说过:“艰辛、劳作我不在乎,工作是一种享受”。尽管耕耘之后,每出一部书或在学术上取得一项成果时,他就要遭受一次磨难,但他乐此不疲,非常热爱书写“春秋”的工作。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虽然年过半百,但依然把工作目标定得很高。他仍然像一头奋力负荷的耕牛,铆足了全身的劲儿一步一步地把荒园耕耘成沃土。

     

    (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