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内容提要 有的放矢开展社会调查,将最鲜活、具有存史价值的信息融入志书,是志体的创新,决不能将大量调查报告录入志书,更不能无视档案的作用,将档案资料视之为是无意义的资料转存,削弱志书的权威和资料性。
关键词: 社会调查 创新 档案 存史 有的放矢
一
历经30余年的修志历程,经过实践不断的探索和经验的总结,利用社会调查资料入志,已为志界所重视,并列入各级志界的议事日程。已经出版的各级志书中,社会调查资料被利用,选入志书比比皆是,这是志体改革的一大创新。然而当今,却有大量的调查报告被选入志书,当成是一种志体革新的创举,有甚嚣尘上之态势,这种偏离传统志书的创举,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不能曲解社会调查,不能将传统的志书演化为调查报告汇集,更不能认为利用档案资料不是“存史”,而是“转存”。
开展社会调查是有的放矢的调查,不是覆盖,凡事凡物门类繁多,不仅方志部门抽不出力量,就是动员全社会之力,也力难完成,只能对特定事物开展必要的调查,这才是可取的。不是调查资料概而论之都洋洋洒洒写成调查报告入志。许多调查资料是必须融入事物记述,无须另立篇章,更何况有些社会调查不是某类事物的典型,不能以偏概全。笔者出任首轮福建清流县志主编,第二轮福州市台江区志主编都将诸多的社会调查资料融入志书编写全过程,如清流置县时间,曾查寻全国许多图书馆,各类史料记载时间都不一致,甚至同一版本志书,前后记述时间都有矛盾,便将各类史料记述时间一一列出,置于“建置”之后。又如清流解放时间,只是30余年之事,无论档案、市民、亲历者说法都不一致,直至召开各界座谈会,列出各类史料,方最后论定。这是社会调查,却没有写出调查报告。再如福州市台江区民国间发生两起特大事件—台江事件和黄案事件,前志仅是点出事件。二轮修志中,经查阅各种史料,将其完整详尽地写成专记,列入“补遗”,这同样属于调查,只是有别于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不是方志部门所独创,毛泽东在艰难的战争年代就进行社会调查,写就《才溪乡调查》和《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我们党历来重视社会调查,将社会调查作为重要的工作方法。凡要作出一项重大决策,总是在广泛调查基础上,付诸实践,并经典型试验可行之后,才作出决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不明实情如同盲人骑瞎马,弄巧成拙,把好事办成坏事。调查是党的传统,绝不能丢弃这个传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胜不殆”,尤其世界进入信息化的当今,信息瞬息万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事象中,不进行调查,不在调查中解剖麻雀,就会导致事件在决策过程的失误,乃至招致恶果。如今的调查形式多样,如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入户调查等,举不胜举,其目的是为对一种事物作出全面深入调查之后,获得比较正确的结论。
1988年3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第八次全体会议首次提出:“重视社会调查,以利提高志书质量。”之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连续强调必须重视社会调查,鲜活志书的资料,以贴近社会实际。这个调查,各地在编纂实践中都已开展,只是不显山露水而已,如福建浦城县方志办人员行程万余里,调查摸清全县的山水、地情、人文资料;再如清流县志办为调查一个“女儿村”,组织10余名社会人员以及之后中国社科院还特地派出人员到实地调查,解剖其女儿村的成因,揭开其难解之谜。诚然,这些资料是任何档案所没有的,且是富有特色的资料。其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列入首轮志书,而是在二轮志书中被选入,这是最鲜活的资料。选用这样的调查资料入志,无疑可以提高志书的质量和品味。鉴于此,笔者认为,入志的调查资料必须选准,不能拣到篮子都是菜,更不能选用过多的调查报告,任调查报告在志书中泛滥。这是因为志书的特点所决定,不是调查报告的汇集。不能认为调查报告越多越好,信息量越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演绎为凡事都以调查报告为宜,忽视对档案资料的运用,更不能认为档案资料入志不是“存史”,那是对档案资料的曲解,切忌这股思潮的泛滥。
档案是国家至为珍贵的财富,承载着各个历史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历史最真实的记录。如果修志没有档案资料的基础,倚凭什么可以编修出洋洋百万言一个地域的资料文献!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个时期历史的断档,使有些历史事件扑朔迷离,成为历史无法探究的疑案,千百年都无法解破之谜,正因为缺乏其时的档案,没有文字记载。志书的重大使命是传承历史,不能无视历史的传承,不能倚凭调查报告替代志书。
社会调查是联系群众、倾听民声、密切党群关系最有效的方法,能获取许多最有价值的信息,尤其在调查中需多听逆耳之言,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逆耳忠言是治过之最好的良方妙药,但不能无视档案的存在和作用。尽管有些档案数据有水分,或有不实之词,则可通过调查予以论证。这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证。可见,社会调查不能脱离档案,也不能拒绝档案,没有档案作为资料依据,就会导致史实的失误,以讹传讹,贻误子孙。如明清时期迭出的地方志资料诸如产品、人物、赋税等,无不取材于档案,明正德间的《建昌府志》,其中的田赋、武备和恤典等,大多是录载官府的文书档案。清康熙《内乡县志》称:该县田赋“错浮多”,后查明崇祯年间的档案,因而豁除了田赋。可见,档案在修志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充分利用档案资料绝不是“存史”中的“转存”。我们必须认真地审核和把握从多方面、多角度征集的资料,以丰富志书信息,实现时代和地方特色,两者不可偏废或抵牾。
二
由社会调查撰写成的调查报告同样是织成志书资料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何选择最精粹的调查报告入志,笔者认为需从如下方面着手:
1.突出地方特色。志书记述的涵盖面非常之广阔,又是政府的官书,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因此,入志资料必须凸显地方特色,努力挖掘地方特色资料,以增强志书的生命之力。如浙江《义乌市志》在有关篇章中设“小商品市场渊源”,是义乌至为鲜明的特色,如此的调查资料入志就令人感奋,可从中探究该市小商品市场繁荣的特点,给人以垂鉴、启迪和探究其发展规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变化。
2.突出时代特色。二轮志书的编修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改革虽在中国早已有之,甚而有些有识之士为改革付出血的沉重代价,如戊戌变法,是以先烈们的生命之躯推动当时社会的变革,但都以失败告终,缘于没有一个正确的政党领导。而当今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亘古未有,最令人瞩目,虽也在改革进程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这是续志记述的主旋律,无论每类事项的资料都具有存史价值,如同是《义乌市志》所设置的“电话村”、“专业村”,是别有韵味,反映了由于改革大潮的推动,义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刻揭示改革给人们带来的实惠。
3.选择典型事件,加强志书记述深度,融汇更全面、系统的信息。如《长汀县志》设“客家记略”专记,通过社会调查,深刻揭示客家人艰辛创业的历程和开展客家研究,有着特殊的意蕴。
三
笔者认为,调查报告在志书中的设置应适可而止,不宜太多太滥,失去其意义,导致喧宾夺主,增大志书篇幅。除此,还须注意:
1.开展田野调查,是社会调查最好的方式。深入民间将最原始质朴的资料挖掘出来,不能将街谈巷议渔樵闲话的故事当作调查资料,而且所有调查资料都必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严加审核,必须是绝对的真实。
2.必须具备记述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而不是一鳞半爪、信手拈来。
3.文字严谨、简洁,不允许虚构,更不允许捕风捉影。
4.调查资料经审核后,还必须经有关部门认可。
(作者:福建清流县地方志办公室)
内容提要 有的放矢开展社会调查,将最鲜活、具有存史价值的信息融入志书,是志体的创新,决不能将大量调查报告录入志书,更不能无视档案的作用,将档案资料视之为是无意义的资料转存,削弱志书的权威和资料性。
关键词: 社会调查 创新 档案 存史 有的放矢
一
历经30余年的修志历程,经过实践不断的探索和经验的总结,利用社会调查资料入志,已为志界所重视,并列入各级志界的议事日程。已经出版的各级志书中,社会调查资料被利用,选入志书比比皆是,这是志体改革的一大创新。然而当今,却有大量的调查报告被选入志书,当成是一种志体革新的创举,有甚嚣尘上之态势,这种偏离传统志书的创举,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不能曲解社会调查,不能将传统的志书演化为调查报告汇集,更不能认为利用档案资料不是“存史”,而是“转存”。
开展社会调查是有的放矢的调查,不是覆盖,凡事凡物门类繁多,不仅方志部门抽不出力量,就是动员全社会之力,也力难完成,只能对特定事物开展必要的调查,这才是可取的。不是调查资料概而论之都洋洋洒洒写成调查报告入志。许多调查资料是必须融入事物记述,无须另立篇章,更何况有些社会调查不是某类事物的典型,不能以偏概全。笔者出任首轮福建清流县志主编,第二轮福州市台江区志主编都将诸多的社会调查资料融入志书编写全过程,如清流置县时间,曾查寻全国许多图书馆,各类史料记载时间都不一致,甚至同一版本志书,前后记述时间都有矛盾,便将各类史料记述时间一一列出,置于“建置”之后。又如清流解放时间,只是30余年之事,无论档案、市民、亲历者说法都不一致,直至召开各界座谈会,列出各类史料,方最后论定。这是社会调查,却没有写出调查报告。再如福州市台江区民国间发生两起特大事件—台江事件和黄案事件,前志仅是点出事件。二轮修志中,经查阅各种史料,将其完整详尽地写成专记,列入“补遗”,这同样属于调查,只是有别于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不是方志部门所独创,毛泽东在艰难的战争年代就进行社会调查,写就《才溪乡调查》和《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我们党历来重视社会调查,将社会调查作为重要的工作方法。凡要作出一项重大决策,总是在广泛调查基础上,付诸实践,并经典型试验可行之后,才作出决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不明实情如同盲人骑瞎马,弄巧成拙,把好事办成坏事。调查是党的传统,绝不能丢弃这个传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胜不殆”,尤其世界进入信息化的当今,信息瞬息万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事象中,不进行调查,不在调查中解剖麻雀,就会导致事件在决策过程的失误,乃至招致恶果。如今的调查形式多样,如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入户调查等,举不胜举,其目的是为对一种事物作出全面深入调查之后,获得比较正确的结论。
1988年3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第八次全体会议首次提出:“重视社会调查,以利提高志书质量。”之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连续强调必须重视社会调查,鲜活志书的资料,以贴近社会实际。这个调查,各地在编纂实践中都已开展,只是不显山露水而已,如福建浦城县方志办人员行程万余里,调查摸清全县的山水、地情、人文资料;再如清流县志办为调查一个“女儿村”,组织10余名社会人员以及之后中国社科院还特地派出人员到实地调查,解剖其女儿村的成因,揭开其难解之谜。诚然,这些资料是任何档案所没有的,且是富有特色的资料。其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列入首轮志书,而是在二轮志书中被选入,这是最鲜活的资料。选用这样的调查资料入志,无疑可以提高志书的质量和品味。鉴于此,笔者认为,入志的调查资料必须选准,不能拣到篮子都是菜,更不能选用过多的调查报告,任调查报告在志书中泛滥。这是因为志书的特点所决定,不是调查报告的汇集。不能认为调查报告越多越好,信息量越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演绎为凡事都以调查报告为宜,忽视对档案资料的运用,更不能认为档案资料入志不是“存史”,那是对档案资料的曲解,切忌这股思潮的泛滥。
档案是国家至为珍贵的财富,承载着各个历史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历史最真实的记录。如果修志没有档案资料的基础,倚凭什么可以编修出洋洋百万言一个地域的资料文献!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个时期历史的断档,使有些历史事件扑朔迷离,成为历史无法探究的疑案,千百年都无法解破之谜,正因为缺乏其时的档案,没有文字记载。志书的重大使命是传承历史,不能无视历史的传承,不能倚凭调查报告替代志书。
社会调查是联系群众、倾听民声、密切党群关系最有效的方法,能获取许多最有价值的信息,尤其在调查中需多听逆耳之言,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逆耳忠言是治过之最好的良方妙药,但不能无视档案的存在和作用。尽管有些档案数据有水分,或有不实之词,则可通过调查予以论证。这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证。可见,社会调查不能脱离档案,也不能拒绝档案,没有档案作为资料依据,就会导致史实的失误,以讹传讹,贻误子孙。如明清时期迭出的地方志资料诸如产品、人物、赋税等,无不取材于档案,明正德间的《建昌府志》,其中的田赋、武备和恤典等,大多是录载官府的文书档案。清康熙《内乡县志》称:该县田赋“错浮多”,后查明崇祯年间的档案,因而豁除了田赋。可见,档案在修志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充分利用档案资料绝不是“存史”中的“转存”。我们必须认真地审核和把握从多方面、多角度征集的资料,以丰富志书信息,实现时代和地方特色,两者不可偏废或抵牾。
二
由社会调查撰写成的调查报告同样是织成志书资料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何选择最精粹的调查报告入志,笔者认为需从如下方面着手:
1.突出地方特色。志书记述的涵盖面非常之广阔,又是政府的官书,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因此,入志资料必须凸显地方特色,努力挖掘地方特色资料,以增强志书的生命之力。如浙江《义乌市志》在有关篇章中设“小商品市场渊源”,是义乌至为鲜明的特色,如此的调查资料入志就令人感奋,可从中探究该市小商品市场繁荣的特点,给人以垂鉴、启迪和探究其发展规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变化。
2.突出时代特色。二轮志书的编修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改革虽在中国早已有之,甚而有些有识之士为改革付出血的沉重代价,如戊戌变法,是以先烈们的生命之躯推动当时社会的变革,但都以失败告终,缘于没有一个正确的政党领导。而当今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亘古未有,最令人瞩目,虽也在改革进程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这是续志记述的主旋律,无论每类事项的资料都具有存史价值,如同是《义乌市志》所设置的“电话村”、“专业村”,是别有韵味,反映了由于改革大潮的推动,义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刻揭示改革给人们带来的实惠。
3.选择典型事件,加强志书记述深度,融汇更全面、系统的信息。如《长汀县志》设“客家记略”专记,通过社会调查,深刻揭示客家人艰辛创业的历程和开展客家研究,有着特殊的意蕴。
三
笔者认为,调查报告在志书中的设置应适可而止,不宜太多太滥,失去其意义,导致喧宾夺主,增大志书篇幅。除此,还须注意:
1.开展田野调查,是社会调查最好的方式。深入民间将最原始质朴的资料挖掘出来,不能将街谈巷议渔樵闲话的故事当作调查资料,而且所有调查资料都必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严加审核,必须是绝对的真实。
2.必须具备记述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而不是一鳞半爪、信手拈来。
3.文字严谨、简洁,不允许虚构,更不允许捕风捉影。
4.调查资料经审核后,还必须经有关部门认可。
(作者:福建清流县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