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2年  /  第二期

第二期

  • (年鉴编写)对武警总队编辑《年鉴》工作的几点思考
  •     武警部队编辑出版《中国武警年鉴》是武警部队的一项重大、长期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是加强部队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采取的重要举措。但如何编好武警总队一级《年鉴》,充分发挥其在部队各项建设中的作用,为总队首长、机关和部队提供服务,是武警部队年鉴工作者首先解决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 笔者结合编辑《新疆武警年鉴》的粗略体会,就武警总队一级编辑《年鉴》的几个问题,谈几点想法,共同讨论。
      一、《新疆武警年鉴》的定位
      《新疆武警年鉴》是集科学性、知识性、专业性、政策性于一体的信息资料工具书。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地方年鉴,又与《中国武警年鉴》及其他军事年鉴在编辑范围和记述级别、内容上有明显区别。给《新疆武警年鉴》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 这既是《新疆武警年鉴》编辑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武警总队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与地方年鉴相比,专业不同。地方年鉴是记载特定区域一年内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资料性著述,年鉴内容都是地方史实资料,它的功能是全面反映某一特定区域的基本情况,它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服务的。武警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军事和法律手段执行国家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集团。所以, 《新疆武警年鉴》主要记载驻新疆区域内的武警部队变化、发展的,具有军事性、公安性特点的资料性著述,其所载内容都是武警总队的史实资料,它的功能是全面反映武警总队的基本情况,为总队军事、政治、后勤等方面的建设、发展服务的。
      (二)与军事年鉴相比,记述内容、对象不同。军事年鉴主要是记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及各大(省)军区所属单位当年以国防建设为中心,开展的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建设等发展变化的情况,军队的职能是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领海、领空的完整统一,使之不受外敌侵犯,和平时期积极支援和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其记述对象主要是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及各大(省)军区官兵的社会活动情况。《新疆武警年鉴》则记载武警新疆总队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任务开展的军事活动、政治工作、后勤建设的发展变化情况,这是由武警部队的性质、任务、职能及管理体制决定的。武警总队主要以军事和法律手段打击犯罪,维护驻地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圆满完成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总队接受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及武警总部的双重领导,业务上接受同级公安部门的领导,其记述对象主要是武警总队官兵的社会活动情况。
      (三)与《中国武警年鉴》相比,记述的范围和级别不同。《中国武警年鉴》记述的主要单位有武警总部机关及武警总队,武警师,武警交通、水电、黄金、森林部队,武警兵团指挥部以及武警指挥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等院校。其警种及所辖单位多,记述范围大,内容丰富,级别高。而《新疆武警年鉴》只记述总队一级机关及所辖单位当年各项工作的变化、发展情况,无其他警种,所辖单位有限,级别低,其记述范围,记载内容单一。
      (四)与兄弟总队相比,地情特色不同。虽然武警总队一级的职能是相同的,担负的总的任务是相同的,但受当地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相对较大的制约,使各总队在长期社会实践以及部队建设过程中,形成并确立了各自的鲜明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所编的《新疆武警年鉴》应是一部以驻地武警官兵社会活动情况为记述对象,客观反映总队建设、发展、变化规律和特点的并为部队建设、发展服务,具有行业特点突出,军事性和公安性特征显著的资料性工具书。应是实现专业年鉴中“小而精、小而全”、“小社会,大市场”、“小机构,大服务”的典范。
      二、明确《新疆武警年鉴》的特色
      《新疆武警年鉴》要明确自身的特色,即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内容特色。
      专业特色是指本专业所具有的特征、特点。武警部队是以军事和法律手段执行国家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集团,执勤战备和处置突发事件是部队的中心工作,是部队的专业。就武警新疆总队而言,除完成正常的固定目标执勤、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生产保障外,处置突发事件、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暴力恐怖活动,维护新疆稳定,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是这支部队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人民赋予的又一项重大任务。新疆面积大,边境线长,周边形势复杂;总队管辖单位多,高度分散,机动部队多,执勤目标多,作战跨度大,保障任务重是武警新疆总队的主要特征;常年备战,任务频繁,危险性大,作战经验丰富是部队的主要特点;党中央高度重视,是部队最大的政治优势。对此,编辑人员要有认识上的高度。要在《新疆武警年鉴》上作充分的反映,重点突出武警新疆总队是倍受党中央、国务院、党中央军委高度重视的一支维护新疆稳定,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尖刀”和“拳头”,这个中心思想要明确。突出上述特点,武警新疆总队的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及战斗业绩才能得到充分、客观的体现。
      地域特色是指年鉴所应记叙的地区、地域中的自然环境特色,驻地政治的、经济的、民族的、文化的特点,这是本年鉴所特有的,无法剥离的特色之一。一般地说,《新疆武警年鉴》反映的是驻疆武警官兵社会活动的情况,所录资料应是新疆的地情范围内的资料,自然应该具有本地的地方特点。但是,《新疆武警年鉴》如果仅仅只是一般性反映地方资料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同时注意突出地方特点。只有“一般”反映,没有“突出”反映,则缺乏深度;只有“突出”反映,而无“一般”反映,则不可能全面、丰满。“一般”反映与“突出”反映有机、灵活相结合,才能使新疆武警官兵全面、更清楚地了解新疆,了解这支部队,使兄弟总队更好地认识新疆,了解新疆总队。
      内容特色是指本年鉴应反映的内容要点和重点。《新疆武警年鉴》是由武警总队编纂机构编纂的,应该站在武警新疆总队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做“忠诚卫士”的政治高度,宏观地反映上一年部队建设全貌,重点记叙总队各项工作的开展脉络和建设进程;重点突出部队在以执勤战备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的经验教训、成败得失,知往鉴来。
      明确了《新疆武警年鉴》的自身特色,那么在总体设计、条目选题、内容的深浅上就有了质的(总体)要求,考虑需要突出什么,反映什么,然后才能拟定一个量的(局部)比例,从而去解决编纂工作的宏观控制问题。
      三、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年鉴质量
      年鉴质量包括政治质量、编辑质量、信息质量、印制装帧质量,就是力求充实准确的内容与尽可能完善的形式相结合,年鉴的效益才会越来越好,史册地位与工具书之作用才会得到人们的共识。对于政治质量,年鉴编委会和编辑组全体成员有充分地把握,因军队是最讲政治、讲纪律的;装帧质量上可以和印刷出版单位密切合作,只要编辑人员严格监督作业程序,严把工艺质量和出厂审验关是不会有问题的。关键是编辑质量和信息质量,笔者通过目前已出版的年鉴来看,这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都是影响年鉴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个中原因,主要还是与编辑人员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技能有着直接的关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年鉴组织机构的建设,积极宣传编纂年鉴的重大意义,争取领导的大力支持。编委会是年鉴的决策机构,它制定编辑方针,确定框架和发稿重点,决定编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于武警部队年鉴编纂工作开始伊始,各级领导对年鉴的认识较为生疏,难免发生重视程度上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各单位应及时成立年鉴编审机构,让本单位军政主官挂帅,提高年鉴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向领导汇报年鉴工作的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征求领导对年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年鉴工作能始终得到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要根据本单位领导的变化情况及时对年鉴编委会成员进行调整,使年鉴组织机构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不断提高年鉴编辑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年鉴属于严肃的精神产品,它既对今人负责,又对后人负责;既对现实负责,又对历史负责。同时,编辑部是年鉴组织中最重要的部分,具体负责年鉴的编辑、出版、发行。因此,编辑、撰稿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年鉴的质量,这对年鉴编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编辑,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优良的思想品德,而且必须有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编辑艺术。还要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引导编辑人员刻苦钻研年鉴编纂的学问,力求使每个编辑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人参加中国年鉴研究会、地方年鉴学会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及武警年鉴培训班,或请地方专家学者到部队讲课。同时,在出版社、印刷厂的工作联系中学习出版、印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基层撰稿人则是年鉴工作的基础组织细胞,年鉴工作离开他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在年鉴编写工作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由于各基层撰稿人普遍具有业余性、非隶属关系、流动性大的特点,造成新手因不熟悉业务,上交的稿件质量不是过不了关,就是不能按时完成撰稿任务,不仅使年鉴质量受到了影响,还延长了年鉴编辑出版计划。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定期召开年鉴编纂工作研讨会,举办学习班,开展稿件质量评比,或下发《年鉴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理论和业务的培训,以此提高基层撰稿人的政治业务素质。
      (三)严格按照程序,有条不紊地从事年鉴编辑、校对业务工作。年鉴的内容量大,审稿、校对、编辑任务繁重,需要制定科学而严格的操作程序,并按照既定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不准许轻易地无原则地进行改动。在编辑工作中应实行四审制。初审要重点解决材料取舍、文字修改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等。二审要在继续解决初审初校重点问题的基础上,对稿件进行深加工,使之升华、完善。三审要重点解决重复、交叉问题,并对一些材料从政治上进行把关,同时对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如保密、政治、民族、宗教等问题要细心研究,掂定分量。对一些至关重大的问题,要请示有关领导,共同研究。四审是主动邀请地方年鉴专家进行审稿,重点对本年鉴的版式、篇目内容、语言表述、字体字号的使用及装帧图片的设计等提出技术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年鉴的校对是一项要求细密而又费时的事情,是保证年鉴质量的重要环节,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为确实保证年鉴不从文字上出现纰漏,力争万无一失,笔者建议在前期校对的基础上,可聘请高级校对、地方年鉴专家,或请武警指挥学校的文化教员和老学员进行交叉校对,作最后的校对和把关。不管是何种方式,只要能杜绝年鉴中错(漏)段、字和别字等硬伤的出现,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新疆武警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才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我们虚心学习,勤奋工作,集思广益,科学论证,长远规划,精编细研,就一定会把《新疆武警年鉴》办成内在质量高、外观精美、品位较高的,深受广大读者赞誉的文化精品。

    (作者单位:武警新疆总队史志办)

  • (年鉴编写)对武警总队编辑《年鉴》工作的几点思考
  •     武警部队编辑出版《中国武警年鉴》是武警部队的一项重大、长期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是加强部队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采取的重要举措。但如何编好武警总队一级《年鉴》,充分发挥其在部队各项建设中的作用,为总队首长、机关和部队提供服务,是武警部队年鉴工作者首先解决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 笔者结合编辑《新疆武警年鉴》的粗略体会,就武警总队一级编辑《年鉴》的几个问题,谈几点想法,共同讨论。
      一、《新疆武警年鉴》的定位
      《新疆武警年鉴》是集科学性、知识性、专业性、政策性于一体的信息资料工具书。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地方年鉴,又与《中国武警年鉴》及其他军事年鉴在编辑范围和记述级别、内容上有明显区别。给《新疆武警年鉴》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 这既是《新疆武警年鉴》编辑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武警总队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与地方年鉴相比,专业不同。地方年鉴是记载特定区域一年内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资料性著述,年鉴内容都是地方史实资料,它的功能是全面反映某一特定区域的基本情况,它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服务的。武警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军事和法律手段执行国家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集团。所以, 《新疆武警年鉴》主要记载驻新疆区域内的武警部队变化、发展的,具有军事性、公安性特点的资料性著述,其所载内容都是武警总队的史实资料,它的功能是全面反映武警总队的基本情况,为总队军事、政治、后勤等方面的建设、发展服务的。
      (二)与军事年鉴相比,记述内容、对象不同。军事年鉴主要是记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及各大(省)军区所属单位当年以国防建设为中心,开展的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建设等发展变化的情况,军队的职能是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领海、领空的完整统一,使之不受外敌侵犯,和平时期积极支援和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其记述对象主要是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及各大(省)军区官兵的社会活动情况。《新疆武警年鉴》则记载武警新疆总队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任务开展的军事活动、政治工作、后勤建设的发展变化情况,这是由武警部队的性质、任务、职能及管理体制决定的。武警总队主要以军事和法律手段打击犯罪,维护驻地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圆满完成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总队接受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及武警总部的双重领导,业务上接受同级公安部门的领导,其记述对象主要是武警总队官兵的社会活动情况。
      (三)与《中国武警年鉴》相比,记述的范围和级别不同。《中国武警年鉴》记述的主要单位有武警总部机关及武警总队,武警师,武警交通、水电、黄金、森林部队,武警兵团指挥部以及武警指挥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等院校。其警种及所辖单位多,记述范围大,内容丰富,级别高。而《新疆武警年鉴》只记述总队一级机关及所辖单位当年各项工作的变化、发展情况,无其他警种,所辖单位有限,级别低,其记述范围,记载内容单一。
      (四)与兄弟总队相比,地情特色不同。虽然武警总队一级的职能是相同的,担负的总的任务是相同的,但受当地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相对较大的制约,使各总队在长期社会实践以及部队建设过程中,形成并确立了各自的鲜明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所编的《新疆武警年鉴》应是一部以驻地武警官兵社会活动情况为记述对象,客观反映总队建设、发展、变化规律和特点的并为部队建设、发展服务,具有行业特点突出,军事性和公安性特征显著的资料性工具书。应是实现专业年鉴中“小而精、小而全”、“小社会,大市场”、“小机构,大服务”的典范。
      二、明确《新疆武警年鉴》的特色
      《新疆武警年鉴》要明确自身的特色,即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内容特色。
      专业特色是指本专业所具有的特征、特点。武警部队是以军事和法律手段执行国家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集团,执勤战备和处置突发事件是部队的中心工作,是部队的专业。就武警新疆总队而言,除完成正常的固定目标执勤、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生产保障外,处置突发事件、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暴力恐怖活动,维护新疆稳定,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是这支部队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人民赋予的又一项重大任务。新疆面积大,边境线长,周边形势复杂;总队管辖单位多,高度分散,机动部队多,执勤目标多,作战跨度大,保障任务重是武警新疆总队的主要特征;常年备战,任务频繁,危险性大,作战经验丰富是部队的主要特点;党中央高度重视,是部队最大的政治优势。对此,编辑人员要有认识上的高度。要在《新疆武警年鉴》上作充分的反映,重点突出武警新疆总队是倍受党中央、国务院、党中央军委高度重视的一支维护新疆稳定,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尖刀”和“拳头”,这个中心思想要明确。突出上述特点,武警新疆总队的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及战斗业绩才能得到充分、客观的体现。
      地域特色是指年鉴所应记叙的地区、地域中的自然环境特色,驻地政治的、经济的、民族的、文化的特点,这是本年鉴所特有的,无法剥离的特色之一。一般地说,《新疆武警年鉴》反映的是驻疆武警官兵社会活动的情况,所录资料应是新疆的地情范围内的资料,自然应该具有本地的地方特点。但是,《新疆武警年鉴》如果仅仅只是一般性反映地方资料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同时注意突出地方特点。只有“一般”反映,没有“突出”反映,则缺乏深度;只有“突出”反映,而无“一般”反映,则不可能全面、丰满。“一般”反映与“突出”反映有机、灵活相结合,才能使新疆武警官兵全面、更清楚地了解新疆,了解这支部队,使兄弟总队更好地认识新疆,了解新疆总队。
      内容特色是指本年鉴应反映的内容要点和重点。《新疆武警年鉴》是由武警总队编纂机构编纂的,应该站在武警新疆总队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做“忠诚卫士”的政治高度,宏观地反映上一年部队建设全貌,重点记叙总队各项工作的开展脉络和建设进程;重点突出部队在以执勤战备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的经验教训、成败得失,知往鉴来。
      明确了《新疆武警年鉴》的自身特色,那么在总体设计、条目选题、内容的深浅上就有了质的(总体)要求,考虑需要突出什么,反映什么,然后才能拟定一个量的(局部)比例,从而去解决编纂工作的宏观控制问题。
      三、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年鉴质量
      年鉴质量包括政治质量、编辑质量、信息质量、印制装帧质量,就是力求充实准确的内容与尽可能完善的形式相结合,年鉴的效益才会越来越好,史册地位与工具书之作用才会得到人们的共识。对于政治质量,年鉴编委会和编辑组全体成员有充分地把握,因军队是最讲政治、讲纪律的;装帧质量上可以和印刷出版单位密切合作,只要编辑人员严格监督作业程序,严把工艺质量和出厂审验关是不会有问题的。关键是编辑质量和信息质量,笔者通过目前已出版的年鉴来看,这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都是影响年鉴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个中原因,主要还是与编辑人员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技能有着直接的关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年鉴组织机构的建设,积极宣传编纂年鉴的重大意义,争取领导的大力支持。编委会是年鉴的决策机构,它制定编辑方针,确定框架和发稿重点,决定编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于武警部队年鉴编纂工作开始伊始,各级领导对年鉴的认识较为生疏,难免发生重视程度上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各单位应及时成立年鉴编审机构,让本单位军政主官挂帅,提高年鉴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向领导汇报年鉴工作的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征求领导对年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年鉴工作能始终得到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要根据本单位领导的变化情况及时对年鉴编委会成员进行调整,使年鉴组织机构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不断提高年鉴编辑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年鉴属于严肃的精神产品,它既对今人负责,又对后人负责;既对现实负责,又对历史负责。同时,编辑部是年鉴组织中最重要的部分,具体负责年鉴的编辑、出版、发行。因此,编辑、撰稿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年鉴的质量,这对年鉴编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编辑,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优良的思想品德,而且必须有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编辑艺术。还要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引导编辑人员刻苦钻研年鉴编纂的学问,力求使每个编辑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人参加中国年鉴研究会、地方年鉴学会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及武警年鉴培训班,或请地方专家学者到部队讲课。同时,在出版社、印刷厂的工作联系中学习出版、印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基层撰稿人则是年鉴工作的基础组织细胞,年鉴工作离开他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在年鉴编写工作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由于各基层撰稿人普遍具有业余性、非隶属关系、流动性大的特点,造成新手因不熟悉业务,上交的稿件质量不是过不了关,就是不能按时完成撰稿任务,不仅使年鉴质量受到了影响,还延长了年鉴编辑出版计划。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定期召开年鉴编纂工作研讨会,举办学习班,开展稿件质量评比,或下发《年鉴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理论和业务的培训,以此提高基层撰稿人的政治业务素质。
      (三)严格按照程序,有条不紊地从事年鉴编辑、校对业务工作。年鉴的内容量大,审稿、校对、编辑任务繁重,需要制定科学而严格的操作程序,并按照既定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不准许轻易地无原则地进行改动。在编辑工作中应实行四审制。初审要重点解决材料取舍、文字修改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等。二审要在继续解决初审初校重点问题的基础上,对稿件进行深加工,使之升华、完善。三审要重点解决重复、交叉问题,并对一些材料从政治上进行把关,同时对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如保密、政治、民族、宗教等问题要细心研究,掂定分量。对一些至关重大的问题,要请示有关领导,共同研究。四审是主动邀请地方年鉴专家进行审稿,重点对本年鉴的版式、篇目内容、语言表述、字体字号的使用及装帧图片的设计等提出技术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年鉴的校对是一项要求细密而又费时的事情,是保证年鉴质量的重要环节,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为确实保证年鉴不从文字上出现纰漏,力争万无一失,笔者建议在前期校对的基础上,可聘请高级校对、地方年鉴专家,或请武警指挥学校的文化教员和老学员进行交叉校对,作最后的校对和把关。不管是何种方式,只要能杜绝年鉴中错(漏)段、字和别字等硬伤的出现,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新疆武警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才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我们虚心学习,勤奋工作,集思广益,科学论证,长远规划,精编细研,就一定会把《新疆武警年鉴》办成内在质量高、外观精美、品位较高的,深受广大读者赞誉的文化精品。

    (作者单位:武警新疆总队史志办)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