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2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特载)宝音德力格尔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武警志》(稿)评审会议上得讲话
  • 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宝音德力格尔

    (二OO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同志们:

        今天,《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武警志》(稿)评审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这不仅是全区广大武警官兵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区编史修志工作的一件大事,是落实江总书记关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实际行动,是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又一新的成果。借此机会,我代表自治区政府和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向应邀参加这次评审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参加《武警志》编纂工作的同志们致以亲切地问候!

        武警部队是国家的武装力量之一,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担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这支部队执行任务经常、斗争形式多样,联系群众广泛,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是一支天天战斗的部队。五十多年来,武警内蒙古总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针,牢记部队的性质和任务,自觉地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前仆后继、英勇奋战,为保卫内蒙古新生的红色政权、保卫自治区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加强各民族团结,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无论是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还是轰轰烈烈的和平建设时期,他们始终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对敌人嫉恶如仇,英勇斗争;对人民俯首如牛,甘于奉献。他们是党的优秀儿女,是人民的忠诚卫士,历史记着他们,人民记着他们。他们用鲜血和汗水,装点了北疆的草原和山川,在华夏的历史丰碑上,刻下了永恒的英雄业绩。他们不愧为人民心目中的“北疆长城”、社会主义的“守护神”。将武警内蒙古总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的光辉历史及其前进的足迹,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下来,让其功勋彪炳史册,千古垂范,这是我们修志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崇高职责。

        《武警志》是在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武警内蒙古总队史志编审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总队编史办公室全体人员近7年的艰辛努力编纂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家共同劳动的成果。这是我区第一部全面记述武警部队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的军事专业志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她全面记述了从1947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到2000年年底这54年,部队官兵在剿匪肃特、抗美援朝、警卫目标、守卫守护、看押看守、城市武装巡逻、处置突发事件、边防保卫、抢险救灾等各项内卫勤务中的重大贡献和辉煌战绩。同时,也全面记述了部队自身建设方面诸如军事训练、管理教育、通信机要、政治思想、拥政爱民、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光辉成绩。展示了内蒙古总队广大官兵半个多世纪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英雄本色。我们的修志工作者通过自己的笔墨把他们的奋斗足迹展示给广大读者,留给后人,这是对部队建设的一大贡献,也是对内蒙古史志建设的一大贡献。《武警志》(稿)是一部史料丰富、基础较好的志稿,体现了民族特点、地区特点、时代特点、勤务特点,是一部可供部队各级领导机关研究总结武警总队历史经验,进一步在新形势下沿着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总要求,加强部队建设、进行科学决策的资政之书;是一部可对广大人民群众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全面认识、了解、研究武警部队建设情况、树立武警部队高大形象的重要窗口。可以说,《武警志》的编纂成功又将填补我区修志建设史上的一项空白。

        现在《武警志》(稿)正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借此机会,我想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和希望:

        1.对志书的评审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志书成为精品佳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是志书的生命,而志稿评审是确保志书质量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也是志书成功的最后一关,成败在此一举。殷切希望与会各位评委、专家、学者和同志们开动脑筋,群策群力,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从体例、结构、观点、内容、文风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总队史志编审委员会以及编史办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听取专家评审意见,谦虚谨慎、博采众长,按照评委、专家提出的意见,精心组织修改,力争使志稿更加完善,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史料性、时代性、地方性的完美统一,为《武警志》高质量地出版发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武警志》是真实记述武警部队成长发展历史的军事专业志书,一定要突出武警部队特点。武警部队主要的任务和职能是通过经常性的执勤活动进行国家的内部保卫工作,这使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部队内部分工是军事、政治、后勤三大块,具有明显的军事性,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些具体情况,既要使《武警志》符合一般志书所遵循的普遍规律,又要从实际出发,符合武警部队自身的特点。军事工作保密性很强,尤其是把好保密这一重要关口,千万不能有失密泄密现象出现,给党和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编纂社会主义地方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特别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实际行动;是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所以,部队各级党委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修志工作当作一件促进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并切实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程搞好。特别是未完成志书初稿编纂任务的各直属支队、各盟、市支队,一定要奋起直追、奋笔疾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抓实干,尽快保质保量地完成本级志书的编修任务,为全面完成自治区第一届志书编纂任务贡献力量。

        同志们,跨人新世纪的第一年,自治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样,武警内蒙古总队的广大官兵也做出了新的贡献。希望全区武警部队广大修志工作者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牢记江总书记“五句话”总要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再接再厉、团结协作,努力开创新世纪地方志工作新局面,编写出更多更好的史志系列丛书,为自治区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祝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武警志》(稿)评审会议圆满成功!

  • (特载)宝音德力格尔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武警志》(稿)评审会议上得讲话
  • 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宝音德力格尔

    (二OO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同志们:

        今天,《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武警志》(稿)评审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这不仅是全区广大武警官兵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区编史修志工作的一件大事,是落实江总书记关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实际行动,是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又一新的成果。借此机会,我代表自治区政府和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向应邀参加这次评审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参加《武警志》编纂工作的同志们致以亲切地问候!

        武警部队是国家的武装力量之一,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担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这支部队执行任务经常、斗争形式多样,联系群众广泛,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是一支天天战斗的部队。五十多年来,武警内蒙古总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针,牢记部队的性质和任务,自觉地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前仆后继、英勇奋战,为保卫内蒙古新生的红色政权、保卫自治区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加强各民族团结,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无论是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还是轰轰烈烈的和平建设时期,他们始终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对敌人嫉恶如仇,英勇斗争;对人民俯首如牛,甘于奉献。他们是党的优秀儿女,是人民的忠诚卫士,历史记着他们,人民记着他们。他们用鲜血和汗水,装点了北疆的草原和山川,在华夏的历史丰碑上,刻下了永恒的英雄业绩。他们不愧为人民心目中的“北疆长城”、社会主义的“守护神”。将武警内蒙古总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的光辉历史及其前进的足迹,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下来,让其功勋彪炳史册,千古垂范,这是我们修志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崇高职责。

        《武警志》是在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武警内蒙古总队史志编审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总队编史办公室全体人员近7年的艰辛努力编纂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家共同劳动的成果。这是我区第一部全面记述武警部队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的军事专业志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她全面记述了从1947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到2000年年底这54年,部队官兵在剿匪肃特、抗美援朝、警卫目标、守卫守护、看押看守、城市武装巡逻、处置突发事件、边防保卫、抢险救灾等各项内卫勤务中的重大贡献和辉煌战绩。同时,也全面记述了部队自身建设方面诸如军事训练、管理教育、通信机要、政治思想、拥政爱民、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光辉成绩。展示了内蒙古总队广大官兵半个多世纪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英雄本色。我们的修志工作者通过自己的笔墨把他们的奋斗足迹展示给广大读者,留给后人,这是对部队建设的一大贡献,也是对内蒙古史志建设的一大贡献。《武警志》(稿)是一部史料丰富、基础较好的志稿,体现了民族特点、地区特点、时代特点、勤务特点,是一部可供部队各级领导机关研究总结武警总队历史经验,进一步在新形势下沿着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总要求,加强部队建设、进行科学决策的资政之书;是一部可对广大人民群众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全面认识、了解、研究武警部队建设情况、树立武警部队高大形象的重要窗口。可以说,《武警志》的编纂成功又将填补我区修志建设史上的一项空白。

        现在《武警志》(稿)正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借此机会,我想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和希望:

        1.对志书的评审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志书成为精品佳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是志书的生命,而志稿评审是确保志书质量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也是志书成功的最后一关,成败在此一举。殷切希望与会各位评委、专家、学者和同志们开动脑筋,群策群力,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从体例、结构、观点、内容、文风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总队史志编审委员会以及编史办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听取专家评审意见,谦虚谨慎、博采众长,按照评委、专家提出的意见,精心组织修改,力争使志稿更加完善,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史料性、时代性、地方性的完美统一,为《武警志》高质量地出版发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武警志》是真实记述武警部队成长发展历史的军事专业志书,一定要突出武警部队特点。武警部队主要的任务和职能是通过经常性的执勤活动进行国家的内部保卫工作,这使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部队内部分工是军事、政治、后勤三大块,具有明显的军事性,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些具体情况,既要使《武警志》符合一般志书所遵循的普遍规律,又要从实际出发,符合武警部队自身的特点。军事工作保密性很强,尤其是把好保密这一重要关口,千万不能有失密泄密现象出现,给党和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编纂社会主义地方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特别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实际行动;是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所以,部队各级党委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修志工作当作一件促进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并切实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程搞好。特别是未完成志书初稿编纂任务的各直属支队、各盟、市支队,一定要奋起直追、奋笔疾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抓实干,尽快保质保量地完成本级志书的编修任务,为全面完成自治区第一届志书编纂任务贡献力量。

        同志们,跨人新世纪的第一年,自治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样,武警内蒙古总队的广大官兵也做出了新的贡献。希望全区武警部队广大修志工作者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牢记江总书记“五句话”总要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再接再厉、团结协作,努力开创新世纪地方志工作新局面,编写出更多更好的史志系列丛书,为自治区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祝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武警志》(稿)评审会议圆满成功!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